你在这里

红色春晚是如何炼成的

岁末的除夕是万家灯火时,也是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之夜。从1983年开播以来,春晚被认为是世界上观众人数最多的国内节目,也是亿万国民的跨年仪式。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承担“文治教化”重任的“大国盛会”自然也不例外。过去关于春晚节目推陈出新的讨论已然趋于无形,取而代之的是近年来主办者对主政者的政治献礼。

歌舞升平的政宣大餐

2月15号上午,《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推送了2018狗年春晚节目单。节目单上色彩鲜红的背景中排列的是思想同样鲜红的节目。诸如《丝路绽放》、《我们的新时代》、《赞赞新时代》、《我和2035有个约》在歌名化用“十九大”报告词汇的曲目赫然在列。

在“春晚一年不如一年”的公众印像中,十余年前的春晚至少着眼民风民俗,内容、形式上相对质朴、亲民,尚能做到雅俗共赏、寓教于乐。以小品为例,如赵本山、宋丹丹、赵丽蓉的春晚小品《小崔说事》《打工奇遇》《如此包装》等已成为“春晚史”上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典与难以复现的范本。反观近年来的小品:呈献给领导的正能量对白、强颜欢笑的烂俗“老梗”、套路化的小品剧情、大红大绿的歌舞服饰已难让观众提起兴趣。4个多小时的晚会直播更像是一场视觉马拉松,台上演得累,台下看得也累。

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90后与00后青睐趣味化与短平快的网络视频,而春晚这种大操大办的“盛会”对他(她)们更加没有吸引力。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与阅读习惯让他(她)们对春晚无感乃至抵触,更愿意躲进手机成一统,做一枚安静而独立的低头族。

如此一来,在信息爆炸、科技革命的时代,春晚的雅俗好坏已无足轻重,民众与其说看的是一场晚会,不如说只是藉助电视机中播放的晚会,感受阖家团圆、其乐融融的氛围。央视精心准备的自觉能替中共教化民众,同时替民众感谢中共的政宣大餐恐怕将付之阙如。

斗转星移,用歌舞升平掩饰政弊的柔性政宣方式也已成为过去式,取而代之的是2016年以来直接响应时政的红色文化阵地。

从歌功颂德到政治说教

聚集了文艺界名流的春晚,既是闹轰轰的娱乐秀,也是有着政治指标意义的宣传阵地。以2016年猴年春晚为分界,春晚从节目台词到主持人串词,多处直接套用时下党政语汇,强行点题,春晚俨然成为有着节目表演的两会。

原本应当具有趣味性与艺术性的晚会完全党化,直截了当、不加遮掩地高举、紧跟政治形势。

例如,在2016年,主持人开宗明义,在当年春晚伊始就亮出“四个全面”的中心思想,并在四个小时中分拆解说,在小品结束后还不忘总结、点题,唯恐观众注意不到。铺天盖地的主旋律贯穿晚会始终,这让原本就不太亲近春晚的民众更加疏离。

央视春晚用政治化的词句将民众推开,却还言之凿凿代表最广大的群众与先进文化,这种南辕北辙的矛盾言行更为晚会增添了几分荒诞色彩。

在对公众事件的批评被压制的中国,接触范围广、评论门槛低的春晚成为众人品评公共事件的契机与对象。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又为公众扫清了技术上的障碍,于是,“四不像”的春晚开始成为众矢之地。

在春晚成为一种毫无想象力的“样板戏”的2016年,在“两微一端”与门户网站刮起了一边倒的舆论风暴。而面对如潮的恶评,总导演吕逸涛依旧强硬,扬言春晚可以打100分,“文化自信”可见一斑。

严防公论唯箝口

受到2016年春晚负评如潮的影响,2017年宣传审查机构“以史为鉴”,加大互联网上对春晚负面言论的审查力度。2017鸡年春节,有关部门如临大敌,微博、微信、门户网站下关于春晚的负面评论“秒删”;中国知名影评网站豆瓣网上“2017央视春晚”无法打分,评论功能也遭关闭,后乾脆“2017央视春晚”的词条也关闭。

强中自有强中手,中国知名问答网站上,搜索结果直接屏蔽了“春晚”一词,各媒体也接到上级主管部门通知,禁止擅自报导、评论春晚。

当然,即便真理部如何禁言,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上的言论仍存在“时间差”,分秒之间,阅览人数也已成千上万。于是,2018年,春晚未播,屏蔽先行。诸如“吐嘈春晚”、“春晚烂”的关键词已无法搜索,网民的年度春晚吐槽运动还未开始就已结束。

笙箫许奏千秋岁,严禁刁民说癞疮。讳疾忌医改变不了人心向背,舆论场的上的撕裂与分化现像只会因为防民之口更加严重,官方说官方的,民间看民间的,互不理睬,由此形成官民两套话语体系。

公器私用与春晚预审

春晚的主办单位央视是全体国民的公共事业单位,国家拨款制作播出的节目,来自纳税人的税款;商家支付的广告费,来自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用社会公器实现执政党一时之需是典型的公器私用与“党天下”的思维。

类似于影视作品的送审,进入春晚的节目也要接受反复的政治审核。春晚总导演在竞标的标书里就会写明自己的春晚主题,同时会配合具体的方案,央视台领导会对方案进行补充与修改。负责审核的人员在春晚的节目面前持有“生杀大权”,在领导审查时,总导演也只有听的权力与改的权力。

一些符合官方的宣传政治理念的节目也因此能够过审并被安排成重头戏。正如央视前台长杨伟光2013年接受《中国周刊》采访时坦言,“春晚是一场讲政治的文艺盛宴”。

因为被视作重大政治任务,春晚也演化出了一套延续至今的审核与彩排流程。1989年,春晚审查的规格上升到由政治局委员出面。1992年,审查流程复杂到节目要通过五审才能上春晚,被称为“过五关”。

“中央电视台的审查制度永远是这样,观众都笑翻了,就审核的人员的脸是青的”,赵本山2012年接受《论道》节目采访的视频中如此批评道。

公器私用、好大喜功、对上负责、私相授受,从节目内容到筹备策略,春晚也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外化与缩影。当然,任凭千夫所指,我自岿然不动,岁岁年年人不同,春晚依旧笑春风。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