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全怪一个老太婆?

二〇一八年明治维新一百五十年,也是“戊戌维新”失败一百二十周年。一个成功,另一个失败。

戊戌维新之败因,不是国民党说的“满清保守势力太庞大”,更绝不是共产党说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之路走不通,马列主义革命才是正确的选择”。当时的保守势力完全可以克服,只是发动戊戌政变的文人集团没有足够的智商;中国的“资产阶级”也没有在康梁身上投放注码,只有英国和日本等帝国主义有此眼光,但问题出在老大才疏、狂妄自私的康有为身上,如果不是这个三流文人做领袖,中国人的命运以后全不相同。

康梁是广东人,中国有地域观念,北方官场看不起南粤省籍,而且论学问,广东的岭南派一直被视为末流,康梁在北京从事变法,以为通定了光绪即可,万事大吉,有如香港的电影人北上拍片,以为跟广电局长很活络,他的电影就可以路路通。

但是康梁有优胜的时势,就是甲午战争后,北京官场中人也觉得应该“变”,包括洋务运动之父李鸿章。李鸿章不是所谓保守派的代表,袁世凯和荣禄也不是,甚至慈禧太后也不是,只要康梁有一点江湖经验,懂得人性心理学,维新完全走得通,君主立宪可以成功。

然而康梁毕竟是文人。文人的陋病是太多理论,明明从政却由理论和学术开始卖弄。康有为没有什么学问,偏偏写了几本反孔反儒家的书。满洲人对孔子的兴趣不大,但科举取仕翰林的其他文官,在康雍文字狱之后,经历了乾嘉的朴学考据时代,都对儒家极有研究,文人相轻,认为康有为一派胡言。

戊戌维新集团中人,论中国学问,不及俞樾;论西方学问,不及严复,却花了太多时间攻击中国的孔儒传统。如同利马窦来中国,不会先取缔中国人拜祖先的习俗,声称只准拜上帝,而可以上帝与祖先并敬。

而太后不是一个坏女人。她有人情味,她不会为难对她好而有恩的人。同光中兴靠曾国藩,她一直都心存感激,连同其学生李鸿章,也一直信任,让李鸿章统领全北洋水师,太后没有坚持做“军委主席”,让李鸿章全权,概不过问。

但中国文人若学术做得通,必不懂得政治,或不敢摇撼制度,因为他自己是这个制度供奉的得益者;若在政治上有大志者,学问必半桶水。半桶水的文人,若可上位贴得近光绪,就要有点心理学知识:光绪绝对不是明治,李鸿章也不是伊藤博文,康梁必须得到慈禧的欢心,做韦小宝,优先摆平太后。

康有为伪造密诏,唆摆光绪授权给他发动兵变,却又找谭嗣同做替死鬼,夜访袁世凯。慈禧太后不是反对变法,而是认为维新集团要取她性命。一个三流文人害死了一个民族。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