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模式的挑战

德国企业越发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充满艰辛的销售市场

面对中国令人担忧的崛起,德国以及欧洲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来应对?中国当局在新疆地区的维稳政策,是否在南辕北辙?这些是周五的德语报刊所关注的话题。

德国《商报》刊发了一篇由德国联邦工业协会主席Joachim Lang撰写的客席评论。这篇题为“旗手德国”的文章指出,欧洲必须对中国的新战略保持警惕;中国不只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最艰难的市场。

作者担忧地注意到,中国政府如今重新开始加强对经济与社会的全面掌控,原先的对外开放,现在仅限于少数几个中国人需要引进外国高科技的领域。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更是提高了所谓中国模式的效率,北京现在越发认为他们的治理模式优于西方。而在“中国制造2025”框架下,中资企业正依靠国家的支持在许多关键产业中成为科技领先者,这对西方企业构成了巨大挑战。

“这一切都应该让德国政府、欧洲各国警醒。柏林以及布鲁塞尔方面都亟需一份自信且一致的对华战略。我们欧洲人,现在正身处一场我们并不习惯的体制竞赛之中。面对这种不对称的局面,欧洲必须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层面找到自己的道路,才能不在这场竞争中落败。”

“面对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以及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双重紧逼,欧洲的开放市场经济应当尽快认识到自己的长处:社会福利市场经济以及依法治国。”

“德国与欧洲也必须大幅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这包括加强对教育以及研发的投资。欧洲内部市场的数字化也必须尽快实现。数字化商业模式,至少需要全欧洲这样大规模的市场。”

“而贸易摩擦,则必须在世贸组织的多边框架下予以解决。单边、不符合世贸组织规范的措施,只会引发竞相贸易保护的恶性循环。对于出口导向型的德国经济而言,如果中美这两大经济体发生冲突,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中国与美国现在都是德国最重要的外贸伙伴。因此,欧洲以及德国必须坚守自己的开发、竞争、多边主义旗手角色。不论在当下还是将来,这都是我们的最佳道路。”

4年前,伊力哈木被捕。后来他被判终身监禁。

整整4年前,维族学者伊力哈木被中国当局拘捕。瑞士《新苏黎世报》日前以“北京的第一个警察国家”为题,刊发了由人权组织“大赦国际”东亚区域办公室研究主任阮柔安(Roseann Rife)撰写的客席评论。这篇文章关注了新疆的维吾尔人近年来遭到的越发严厉、全面的压制,而中国当局给出的理由则一直是“维护国家统一”、“反恐”、“打击极端势力”,新通过的国家安全法案更是用模糊不清的条款为公权力滥用大开方便之门。

“诚然,每一个国家都有权利、也有义务去保护其民众不受到袭击、保护公共秩序。但是,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在程度合适的范围内,其矛头也必须是特定的威胁。而中国的这种举措则是反应过度。北京诋毁的是整个民族以及宗教群体,而非具体追究犯罪的个人。”

“伊力哈木以前也在其着作中批评过这种一刀切式的诋毁。他曾担忧地表示,他的家乡新疆有可能因此陷入'动乱和分裂',并就此呼吁各民族'和谐共存'。伊力哈木认为,让理性而富有建设性的声音战胜极端主义论调'是我们最重要的使命'。他的这些观点,与中国当局所指控他的'分裂国家'罪名恰恰相反。”

文章在末尾指出,用蔑视人权的手段将民众圈禁在一个警察国家中,这在长期层面上并不能促进稳定。“要实现中国政府所追求的稳定,就必须让民众能够在免于被追究的前提下拥有宗教自由、文化自由。伊力哈木很明白这一道理。然而,中国当局却把他投入监狱、让一个温和的声音沉默,而这种温和的声音,本可以为中国当局所追求的目标作出贡献。”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