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那些成功的人都有点“不走寻常路”

历时3年,总共615位咨询者,113份现状反馈。

当我试图整理出成功者成功背后的规律,我发现在目前分析的范围内并没有一些所谓的范式和标准,相反,每个人的经历就像万花筒里的世界那般千奇百怪,当然,这里面也能提炼出一些经验和方法。

写下此篇,是希望有缘看到此篇文章的你,不论自省还是审视他人,都能收获一些别样的启发。

一、最刺激的职业规划:找到发力点,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传统职业规划的套路,一般是先定两个点:一是你的职业起点,二是你的职业目标;然后再探寻到达的方式和路径。

然而不论是职业起点还是职业目标的寻找,并非想象的那样简单。

例如在职业起点方面,理论和现实总是存在尴尬的差距。

很多职业规划师喜欢运用职业测评的结果,这样做是很省事,也不需要和咨询者做长时间的沟通,但这样的效果又如何呢?

比如,当一个人通过测评发现自己适合从事心理学方面的工作,问题在于,如果这个人没有意愿或者没有相关证书学历或者能力不足根本找不到这样的工作,那么又到底去向何方呢?

从我这里接触的咨询者来看,有一部分就是二次迷茫者:即咨询者在其他机构做过职业测评,咨询师往往根据测评结果提供职业建议,结果落地时由于各种偏差无法实现,只会加剧迷茫,更糟糕的是,调整这些咨询者的认知需要大量的时间,整个咨询过程较首次咨询者更难推进。

要知道,即便情况看似相同的两个人,也会因为境遇、个人特质等各种因素呈现出不同的职业曲线,如何找到这个人的核心发力点,才是规划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然,找到个人核心发力点这件事在操作层面上对咨询者本人的个性和特质有一定的要求,通常说来,一个人独立性越强、个性越鲜明,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往往越容易找到这个发力点,从而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咨询者小婧(化名)系某985高校哲学系的毕业生,兴趣广泛精力充沛,家人给她的职业规划是考研深造走学术道路。

大四那一年,小婧决定瞒着家人前来咨询,为了凑足咨询费,她做了一次尝试:她开始在一些网站上发表连载小说,果然吸引来很多人的注意和追捧,于是她一不做二不休,更新到第五章的时候,后面开始尝试做付费阅读,小说总章节15章,剩下的10章打包阅读价20元/人。

她的运作模式是,让有付费意愿的读者加自己的QQ,告诉对方付费方式,收款后将这些人拉进一个群里,将更新的小说章节发群里供大家阅读。

小婧刚开始定的目标并不高,能收20人就很开心了,没想到后来的结果超过她的预期,最终付费人数高达50人,不仅解决了咨询费的问题,而且给她增加了极大的自信。

事实上,具备小婧这种特质的年轻人,未来的能量不可估量。

因为在她的身上,我发现了几个难能可贵的思维特质:

1、从未想过逃避。

遇到困难(例如没有收入的她需要解决咨询费用的问题)不去抱怨,而是积极想办法应对(付费阅读方式),最终超乎预期解决了困难;

2、对人或事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好奇心。

例如她之所以报考哲学系,就是因为对人很感兴趣,她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驱使人们面对同样的境遇会做出截然不同的决定的;

3、敢于尝试且具有成功体验。

例如写小说这件事情,就是小婧利用自己所琢磨出来的规律进行探索,没想到结果出奇的好。

因此,对于这类人的职业规划,实际上是要找到核心发力点。

在小婧积极的配合下,我们终于发现,原来,不论是小婧学哲学还是写小说,抑或是她提及的销售领域,其实都离不开一样东西,人性。

有了这个重大发现之后,小婧豁然开朗,她终于重新认识了自己,原来,自己对人性一种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和渴望,例如,她非常想搞清楚促使人们做决定的心理机制是什么,等等。

因此,对小婧而言,不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只要能把握住修炼自己对人性的把握能力这个大方向就可以了,再结合具体的机遇,而不是上来就锁死一个所谓的‌‌“职业方向‌‌”。

距离小婧的咨询过去两年多了,近期我们收到了小婧的近况反馈,原来,在咨询过后,小婧做了很多尝试,最终结合自己喜欢时尚的特点,成功应聘到了一家时尚品牌公司,从编辑文案做到了今天的运营主管,业余时间小婧正在积极备考心理学的在职研究生。

‌‌“晓璃老师,一开始我觉得自己对很多不同的东西都会感兴趣,但始终没找到主线,所以无比迷茫。和你咨询后终于明确了主线,我一直在尝试将自己的兴趣以一种积极的方式融合到工作中去,把不同的点串联起来,未来再考虑如何将这些碎片完美地组合在一起。‌‌”小婧说。

二、强大的终极秘笈:喜欢挑战,不舒服才是舒适区

Alisa是一家企业的高管,之前我约她做过一次职业访谈。

Alisa给人的感觉永远活力四射、不知疲倦,从一名青涩的毕业生做到一家公司的高管,Alisa用了八年时间,在访谈中,当被问及是什么成就了她的职业生涯时,Alisa沉思了一会儿说:‌‌“如果非要说出一个最重要的东西,我觉得大概就是两个字,挑战。‌‌”

Alisa是客服出身,由于好评一片回购率高很快被领导发现提拔为销售;在销售期间又擅长分析,对公司回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建设性的方案;后又被调至财务中心做相关数据分析,获得公司下至车间上到财务总监的一致好评,写得出的一手漂亮的工作报告也能挽起袖子下仓库盘存。

Alisa这几年的业余时间排的满满当当,她喜欢挑战,对商业运作很感兴趣,总想办法搞明白里面的规律。

她业余时间报班学财务,经常抱着一本厚厚的管理学书籍就能度过一个周末;她爱好广泛,喜欢击剑和冥想。

‌‌“我这人有个特点,就喜欢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我感觉这很刺激;同时我从来不认为自己的职业选择会出错。因为即便一条在外人眼里看起来错误的道路,我也会想办法汲取里面的经验教训。‌”

‌‌“我喜欢折腾,‌‌”Alisa说:‌‌“我允许自己折腾,如果有更好的主意或机会,也不排除未来自己创业当老板。‌‌”

我问Alisa:‌‌“我很好奇你有没有经历过低谷期,你难道就没有想过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吗?‌‌”

Alisa笑着回答说:‌‌“比起想要得到的工作,我更关心正在从事的工作。‌‌”

‌‌“会不会被其他人认为没有理想或斗志呢?‌‌”我问。

‌‌“我理解的雄心壮志‌”Alisa回答道:‌‌“就是不断去刷新自己的成功记录,这样别人才能看好你、器重你。‌‌”

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在和Alisa挥手告别的时刻,我突然想到了这句话。

三、我听到的最好的职业建议,就是‌‌“不论做什么,都要专心致志并引以为豪‌‌”

我想起了自己那一段职业迷茫期。

那是在我32岁那一年,我在一家制造企业做财务经理正好满五年,如父母所期盼的那样,我终于过上了外人眼里所谓‌‌“美好的生活‌‌”。

可是我并不快乐。

我每天早晨赖在被窝里不想起床,一睁眼就知道今天要做什么,上班等下班,下了班之后回家根本不想说话,赖在沙发里懒得动。

年幼的儿子过来找我陪他玩,可我总是因为心情不好朝他发火,发完火后又特别后悔。

我突然意识到,尽管我的收入和地位很光鲜,可感受不到意义。

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曾几何时,我和多数人的观点一样主张‌‌“生活工作要平衡‌‌”,然而到头来,我却为此倍感心力交瘁:每天上班戴着面具,穿梭于各部门的格子间,斡旋于各个利益集团之间,下了班回家一点力气也没有。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这种‌‌“身心割裂‌‌”的状态实际上是在消耗自我,工作与生活无法相互滋养,更像是一种功利性的‌‌“相互利用‌‌”关系。

我利用这份工作获取想要的物质回报,原打算让生活变得更好,可终究我发现,它似乎让我的心情越来越差,我把工作和生活界定的如此清晰,压根就是因为,这份工作对我而言更像是‌‌“理论上的好工作‌‌”,却不是‌‌“发自内心认可的好工作‌‌”。

我把工作与生活对立开来:工作仿佛是为了他人,是不喜欢的事情;生活是为了自己,是乐意做的事情。

这种对立必然造成内心的割裂,最终的结果就是‌‌“工作也不开心,生活也不快乐‌‌”。

那段迷茫的日子里,我喜欢跑到朋友Judy家聊天散心。

Judy做的点心特别好吃。

Judy的父亲经营一家甜品店,上学的时候,Judy总是利用假期去父亲的店里打工帮忙,而Judy毕业后找的第一份工作也非常令人羡慕,在海量的面试者中脱颖而出,去了一家知名外企。

‌‌“Judy‌‌”,有一天我忍不住问道:‌‌“我很好奇当时面试官问了你哪些问题?你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Judy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他们问我有没有什么工作经历,我就说在父亲甜品店打工,基本上每个周末都会去,然后周一返校上课。‌‌”

‌‌“哦?这听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啊。‌‌”我说。

‌‌“嗯,是啊,我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直到有一天,我的主管和我闲聊说起这事儿,他说Judy你知道吗?你当时谈及在父亲店里打工的自豪神情打动了我们。‌‌”Judy说:‌‌“后来主管和我说起我才知道,原来,他们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比起能力,应聘者的心态更重要。人们往往对工作抱持两种心态,一是受害者心态,二是赢家心态。‌‌”

Judy告诉我,面对同样的工作,有人认为自己承受了莫大的委屈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个人就是‌‌“受害者心态‌‌”;有人则认为这是正确的事情,所以即便遭受了委屈做出了牺牲,也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两者具有本质差别。‌‌”Judy说:‌‌“越是不错的公司,就越希望招到关注当下的后者,而不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觉得整个世界都欠自己的前者。‌‌”

我细细揣摩Judy的话,反思到我自己身上,渐渐发现了我的问题恰恰就出在这种‌‌“受害者心态‌‌”上。

曾几何时,我和父母的关系很对立,我一度认为,是他们让我选择了一个我不喜欢的会计专业,从此,我的道路就似乎充满了坎坷与艰辛。

可事实却是,没有人逼着我学这个专业做这个职业,甚至我的父母也一再强调,他们从来都是建议,并没有替我做主的意思。

原来我一直是有选择的权利呀:我可以选择换一份职业,我也可以选择继续做下去;我可以选择心怀怨气地做下去,我也可以选择轻松释然地做下去。

如果我行使了人生选择权,根本就轮不到由其他人来决定我的人生,不是吗?

当我认识到选择权的时候,我头一次感受到原来我是自由的。

于是,32岁那一年,我结合我想要追寻的意义、我渴望的生活方式、我喜欢的行为模式等,做了第一次职业转型,慢慢地走到了今天。

这就是我听到的最好的职业建议,没错,这个建议听起来是那样平淡无奇,那就是‌‌“不管你的选择是什么,请记得专心致志做好它并引以为豪。‌‌”

四、人生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请保持开放和警觉

正如普雷里维尤农工大学的校长Ruth Simmons 给学生提的一条建议那样:‌‌“永远都不应该认为谁可以预测什么样的经历能教会你最有价值的东西,或者教会你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你必须在每一个转折点上都能够对机会保持足够的开放和警觉,这样你才有可能学到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让我们再次回顾下这篇文章的四个重要观点吧:

1、对于个性鲜明、够独立够果敢的个体而言,不要早早地给自己锁定职业方向,而是找到核心发力点,再结合具体的机遇和环境,将这个发力点无限拓展,连点成线,最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2、对舒适区的界定是区分高手和普通人的本质差异:普通人将舒适区等同于舒服区,被‌‌“拥有‌‌”的错觉牵制,不敢有所改变,所以越过越不如意;高手喜欢挑战,对他们而言,不舒服才是真正的‌‌“舒适区‌‌”,反而能出奇制胜;

3、一旦你开始行使自己的人生选择权,很多怨念和干扰自然就会渐渐消失,你的生活会渐渐呈现出本来的安详与美好;

4、永远不要试图预测未来,不论怎样的选择,记得全力以赴做好它并引以为豪。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