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印度争取东盟抗衡中国

1月26日,印度将迎来其第69个“共和日”(Republic Day,相当于国庆节)。今年,莫迪总理史无前例地邀请了东盟十国的政府首脑作为观礼嘉宾,标志着印度“东进”(Act East)政策的又一个里程碑。

观察人士认为,印度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关系,无疑是为了抗衡中国在这一地区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力。不过,也有人认为,印度在东南亚的影响远远落后于中国,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印度要想真的在东南亚地区取得抗衡中国的影响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史无前例的嘉宾阵容

1950年1月26日,印度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生效,标志着印度共和国的成立,印度遂将这一天定为共和日。此后,印度政府在每年的共和日都要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游行等庆祝活动,并邀请一位其他国家的首脑作为主要嘉宾,而这位主宾所来自的国家往往代表着印度在政治、经济或战略方面的倾向。

莫迪总理上台后,2014年邀请了日本首相安倍,2015年邀请了美国总统奥巴马,这与他随后逐步联合日美的外交政策相吻合。印度的周边国家一直是印度发展外交的重点,尼泊尔、斯里兰卡、不丹等国的领导人都多次受邀。而中国只是在1958年获得过邀请,当时前往新德里作为嘉宾的是叶剑英。此后的60年中,印度再也没有邀请过中国领导人。

2018年的共和日,印度破天荒邀请了东盟十国的领导人。据《印度斯坦时报》(Hindustan Times)报道,越南总理阮春福已于24日上午率先抵达新德里,随后,柬埔寨首相洪森、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缅甸政府国务资政昂山素季、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泰国总理巴育、文莱苏丹哈桑纳尔、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老挝总理通伦、印尼总统佐科相继抵达。

报道称,除了参加共和日的阅兵典礼以外,十国领导人还将参加庆祝东盟与印度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的一系列纪念活动,与印度领导人讨论有关贸易、投资、互联、农业、旅游、科技和气候变化等多方面的合作协议,并以“海上合作与安全”为主题进行一次闭门会议。此外,印度总理莫迪还将与各国领导人分别进行单独会谈,预计,领导人们会于峰会之后发布一个《德里宣言》。

联合东盟遏制中国

几乎所有的印度媒体在报道今年的嘉宾阵容时,都提到了中国。观察家们也纷纷撰文分析,印度加强与东盟关系的用意,无疑是要“遏制中国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扩张的野心”。

《印度时报》指出,这次印度与东盟国家领导人的峰会将是印度展示自己作为一个有吸引力的、“中国替代者”的有利时机,“印度将强调,它与所谓的‘东盟的经营方式’相一致,并遵守‘以东盟为中心’的原则。”

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博拉(Rupakjyoti Borah)在《外交家》杂志发表文章称:“随着‘印太’一词在世界范围内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学术界和官员们所使用,新德里的外交政策和举措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他表示,尽管东盟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密切,但他们中的一些国家也与中国存在着领土争端,所以,“他们在考虑外交政策时,希望有其他的选项,而印度的崛起为许多东盟国家提供了一个不可忽略的选择。”

印度前国家安全顾问古普塔(Arvind Gupta)也对媒体表示:“过去几年来,中国在南中国海显著的霸权行径,及其不断增长的自信心,使得东盟国家将印度视为均势的合作伙伴。”

印度南亚问题学者巴帕伊(Chietigj Bajpaee)在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的学报上撰文指出,莫迪政府上台后,将“东向”政策(Look East)升级为“东进”政策,之后积极强化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其原因正是在于中国。印度紧随中国加入东盟地区论坛和东亚峰会,旨在稀释中国的存在感。他表示,“印度在与东南亚国家的交往过程中,显示出仿效中国、追赶中国的强烈愿望,并以此来阻止中国在该地区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区域性秩序的出现。”

印度与东盟的经贸关系

尽管印度与东盟国家在文化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领土问题上也不存在任何争议,但是,双方之间的经贸关系却远远落后于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印度与东盟双边关系的政治性远大于经济性。

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印度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为710亿美元,不足中国与东盟4700亿美元贸易额的六分之一。同年,印度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为100亿美元,而中国是1000亿美元,相差10倍。

巴帕伊在文章中指出,印度与东盟国家的民间联系也同其政府间的往来不相匹配,印度的出境游人数中,只有3%前往了东盟国家,而东盟国家前来印度旅游的人数更是微不足道。

此外,由东盟十国发起的、囊括了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协议,因印度迟迟不愿签字而一直未能实现,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印度与东盟经贸关系中的障碍。

印度面临的挑战

耶鲁—新加坡国大学院(Yale-NUS College)政治学助理教授穆克杰(Rohan Mukherjee)在印度媒体《商业标准》(Business Standard)上撰文指出,莫迪总理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固然有其积极的意义,但也要小心处理双边关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陷阱。

他在文章中表示,印度抵制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而东盟国家则大多对一带一路做出了积极的响应。对于印度来说,将自己排斥在一个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项目之外,不仅从经济的角度来说缺乏远见,从政治的角度来说,也会使东盟国家产生困惑。长远来看,印度对于经济还是政治的优先性考虑,可能会导致自相矛盾之举。

另外,穆克杰指出,通过深化与南中国海周边国家的防务合作,新德里有可能卷入未来北京与一个或多个东盟国家之间的海上冲突。在潜在的危机到来时,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印度对东盟国家的支持只不过是口头上的言辞而已。而且,尽管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对待印度的声音可能是一致的,但是,作为个别成员国自身来说,他们对印度的态度很可能被北京所操纵。

总之,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东盟本身的经济性大于政治性,而印度与东盟的关系则呈现出政治性大于经济性的态势。如何把握双边关系中的这层矛盾,是印度政府未来需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