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藏区发展旅游业模式

云南的香格里拉是当地政府为了发展旅游,用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1933年出版的《消失的地平线》中的虚构地名取代了几百年的传统地名。从这个动作看得出,为了获得眼前利益,政府对当地历史和文化弃之如敝履。

改名搞旅游后,原本荒废的建塘老城在政府主持下按丽江模式重修,很多老房子被改作酒吧客栈,人气旺起来,成为和丽江同样模式的旅游热点,也与丽江落入同样的毛病——几乎完全排挤了本地人和本地的生活。形形色色的外来人在古城买或租下大部分建筑。经营活动基本被外来人主导。本地人只是把房产当作收房租的来源。带着优越感的外来人完全不融入当地文化和传统,与当地人几乎不来往,看不起当地文化,不喜欢当地饮食,自成封闭的小圈子。这使得旅游者完全感受不到当地民族的真实文化,整个古城如同一个大超市,几乎每条街的所有门面都在卖东西或做生意。传统样式的装饰虽然布满视野,但因为割断了与本地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血脉联系,就像布景那样不真实。

藏区发展旅游的另一种模式是参观景点。所谓景点是把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封闭起来,向旅游者收门票,同时在景点开发各种商业。这种模式投资小、见效快。景点周围的老百姓也能得到好处。但是不可避免地造成景点与非景点地区的收入相差巨大。在差距刺激下,各地政府纷纷开发“旅游资源”,制造新景点。例如从拉萨去林芝的一路,到处是新开发的景点,其中最奇葩的是尼洋河中间一块大礁石,被刻上“中流砥柱”四个汉字,也算一个景点,完全没有意识到,或者是意识到了也不在乎,按照内地方式在西藏河流的礁石上刻汉字,既是破坏自然景观,也显示出殖民心态的恣意妄为。

“藏民家访”是另一种人造景点,跟真正的藏民人家其实并无关系,只是一种旅游投资,有的甚至是公司行为,老板常常是汉人,扮演藏人家庭的是受雇佣的当地人在演戏,实质相当于披着藏家外衣的酒吧或夜总会。然而旅游者却往往受到迷惑,认为所有藏民生活都是这样,家家有那么大的房子,豪华摆设,每天快乐地唱歌跳舞。

目前到西藏旅游的内地游客对西藏的了解还很肤浅,加上游客人数众多,假冒伪劣的旅游模式一时还有存身之地。但从国外旅游者的反应已经看得出如此下去,未来必定没有前途。就像四川藏区和甘肃藏区交界的郎木寺,曾经是国外游客最喜爱的地方之一,自从当地政府开始搞旅游开发,便日趋冷清,游客寥寥。

旅游的发展和保护传统文化之间有一种悖论关系,旅游开展的前提是因为有传统文化吸引,而“到此一游”的商业旅游模式却会破坏传统文化。甚至是哪里开发了旅游,哪里就失去文化品味。对于藏民族,传统文化是最宝贵的资源,如果现在为了一时获利不负责任地挥霍这种资源,便等于是毁坏自身和子孙后代的长远未来,相当于自杀行为。如何形成发展旅游和保护传统文化之间的平衡,需要寻找新的模式。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