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大萧条来临的前奏?

最近半年来,国内国际舆论都有几分反常,焦点集中在“唱多中国,唱衰西方”。国内一片唱多完全可以理解——为某次大会造势。国际上的唱多唱空就颇堪玩味了,尤其是大量的西方媒体加入其中。依我之见,国际媒体心态复杂。美国川普上台以来,一系列不合常规之举,迎来西方世界大片反弹,于是拿中国做文章成了一种手段。虽说有“捧杀”中国之嫌,但其真意在警告美国及西方,照川普这种错误主张走下去,对西方的民主自由社会的巨大危害。当然,中共这么多年来对西方媒体的刻意渗透,花大钱买舆论支持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现在国际社会的华语媒体很少有不被渗透的,英文媒体恐怕也是“灾区”难免。谁让你们没有政府资金支持呢?人家俄罗斯那么糟糕的媒体,谎话连篇,由于该国政府的金钱支撑,一样活的滋润有余。至于大中国主流媒体就更不用说了,一切皆在股掌之中。有人养着多好啊!西方独立媒体只有眼红的份了。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其最根本的合法性的来源在于其所在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能够得到持续提升。民主国家眼下遭遇的困境正是这种合法性遇到了民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提升的困扰。美国川普的当选就是社会中下层成员对这种状况长期不满的一种应激反应,美国的民主遇到了挫败。美国社会下层百分之五十的民众从1980年至2015年的35年间,收入增长-0.1%。这是对“川普现象”的最有力的解释。

反观中国。最近几十年来,经济繁荣且高速增长,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或多或少普遍得到提高。中共统治的合法性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是得到提升的,这一点无庸讳言。全球化造就了中国的繁荣,同时带来了西方国家工人阶级的普遍失落,这就是当今世界的矛盾所在,也是西方国家遭到合法性危机挑战的根源所在。

回到现实。如今全世界都已经明白曾经的全球化格局必须调整,尤其是西方社会的精英,他们绝不会眼看着民主社会的制度和价值观被颠覆,这是他们祖先浴血奋战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合乎人性、最可持续发展、最不坏的社会制度。虽然西方社会利益多元,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博弈激烈,但是它们是一个相对透明的系统,以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所形成的基本理性,最后达成妥协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根本没必要看空西方。

中国才是大麻烦!中国版的全球化——改革开放在给国民经济带来空前繁荣的同时,由于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及时应对措施,它今天的副产品——两极分化、收入不平等,可以说远超西方国家。美国是西方国家中两极差异最厉害的,基尼系数达到0.48。中国这个数据是保密的,但据各种来源,恐怕在0.60以上。多年来内需迟迟没有大的起色,根源就在这里。内部的各种矛盾日益尖锐突出,地区之间、上下之间、党内党外之间、官方民间之间……照理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共理应越来越自信。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相反,显得越来越不自信。其背后的原因或许我们不都是很清楚,但中共的那种紧张本身已经告诉我们,他们遇到了重大挑战,面临重大危机。一个国家,哪怕某个个人,借助铺天盖地的宣传乃至谎言,通常都是不自信的表现。

最近以来,越来越有某种强烈预感: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萧条可能不期而至,大萧条正在稳步前来的路上……大的依据有二:

一、人口形势非常不乐观

据著名人口学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易富贤的最新研究结论,中国2016年底的人口数量仅为12.8亿,低于官方数据13.8亿达一亿之巨。这是一个很惊人的发现!它意味着中国的人口红利早就结束了,接下来更多的是负利——老龄化时代的快速来到。人口是国民经济预测和规划的基础,准确的数据才有可能准确地把握未来。据说中国政府如今将人口生育率也归为国家机密,如同基尼系数、土地污染状况等,一律不予公布。后面的隐藏的东西非常耐人寻味。

中国的很多人口学者有一个研究误区,错误地认为人口越多越好,越利于经济增长。其实从长期趋势来看,有节制的增长才是健康合理的。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美国是特例),最近一百年来的人口数量增加也就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哪像中国,一口气增加了百分之二百五。这才是国家贫困的根源。人口规模必须与国家资源状况匹配,盲目追求人口数量增加,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难以过上好日子。中国是不能跟美国比的,美国的资源状况可以养好十三亿人,中国能养好三亿人就不错了。所以先别忙着吹嘘中国经济超越美国,从长期来看,这就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中国梦”。世界第一不重要,人民过上好日子才重要。

中国人口的合理规模。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的国务委员宋健代表国家表达了一个观点,那就是七亿左右。这是中国政府基于资源状况以及当时的人口规模得出的一个合理结论。依我看,中国人口若没有一半以上的减量,就不可能有一个真正的现代化社会转型,在现有人口基础上谈“崛起”大都是一种意淫和忽悠。

虽说从长远来看人口规模的控制有利于中华民族的长期利益,但眼下的人口剧减和老龄化的加速来到,肯定不利于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增长。这是无庸置疑的,也是我在一个相当长时间内,少则几十年多至上百年,不看好中国经济前景的根据。但这种萧条是为将来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是对中华民族子孙后代未来真正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的一种前瞻安排。

很多人寄希望于智能化时代的来临,其实智能化时代并不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基本面。人口的长时期有效缩减,才是真正决定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和走向,如同今天的日本。

二、国家货币政策的改变

越南最近举办了APEC会议,中国去了一批学者调查。发现越南经济增长也就百分之五六之间,这是不符合中国学者认知的。后来他们发现越南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介入程度很低,可以说完全不同于中国政府。这么做的结果固然没有带来令人眼花缭乱高速增长,但却是健康有序合理的。反观中国,这三十年来,中国政府跟搞运动似的发展经济,不顾一切的发展经济。其中蕴含的长期风险同样不言而喻。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多次坦承,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GDP的高增长都是以超量的货币供给来推动的,这意味着没有货币持续超发,中国经济数据不可能如此光鲜亮丽。中国对货币超发带来的繁荣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每次应对经济减速,祭出的法宝都是货币刺激政策,30年来货币总量膨胀了80多倍!2009年以来,中国央行的货币供应量先后超过日本、美国、欧元区,成为全球最大的“印钞机”。

凡事都要到头的那一天,中国政府持续超量增发货币结束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若说以前中国政府增发货币还以大量美元进入做为依据,那么这一依据从前年起就已经失灵,相应的人民币M2的增量也快速从两位数下降至一位数。大水漫灌的时代正在离我们远去。回想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中期,恶性的通货膨胀是怎样令世人恐慌的吧!在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全球化调整之时,中国的以美元为基础的货币大量投入寿终正寝了,除非中国政府想重走当年国民党政府的败亡之路。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执掌中国央行十余年即将下台的央行行长周小川,最近提醒“明斯基时刻”。相信他不是空口胡来,他也断不敢“妖言惑众”。以今天中国的资产价格,再大量放水,恐怕就只能是大祸临头了。

中国的这一套经济发展模式源于日本,所谓“东亚模式”。日本当年靠这一套组合拳玩了约四十年左右,屈指算来,中国的黄金时代迄今也已四十年。日本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急剧衰退其后面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形势的变化,中国今天也到了这个节骨眼上。是不是同样的结局,且让我们拭目以待。中国模式的不幸还在于,它并没有如同日本那样合理地把握了社会的分配公平,以致今日积聚的风险远超当年的日本。

如果问我怎么理解中共的19大?以上就是我的初步认识。他们今日的集权是统治阶级内部的集体共识,虽然也有领导人的个人色彩,但后者不是根本原因。他们这么做是一种“前奏”,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长期萧条可能带来的社会发展的巨大不确定性,避免可能的巨幅社会动荡。一个政治专制的国家在它的经济上行时期,可以显得很从容、很放松,给社会成员以一定的自由,包括在思想教育等意识形态诸多领域。一旦经济下行时期来临,所有曾经拥有的自信和宽松都将烟消云散,冷静地看待未来时局的变化,比盲目地咒骂也许更能从容应对未来。

乌云过后终究还是太阳。我对中国的未来转型给予极大的期待,二十一世纪世界最大的地缘政治变化一定包括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成功。

2017年11月13日于纽约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