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进入一个“没有反对”的时代

中共十九大闭幕那天(10月24日),在表决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大会上,两千多名所谓十九大代表(可以说这些代表没有一个是真正选出来的,因为中共直到今天也没有实行党内民主),竟然没有一个反对的,没有一个弃权的,真个是太“高度一致”了,一致得透顶,一致得让人不可相信,一致得让人感到恐怖。

这种国家又能有多大活力?而没有活力的国家又能有什么希望!不论是人类文明史还是西方文明发达国家都告诉我们:人不是动物,一个人的活力,就在于自由度的高低多少。

新华社记者赵超、陈炜伟在10月28日发表题为《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光辉指引——〈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诞生记》报道时,对中共新党章“诞生记”是这么说的:“‘通过!’10月24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以铿锵有力的声音,庄严宣布大会表决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根本不提那让人感到沉闷的场面。

我不知道什么叫“庄严宣布”!在中国大陆,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还有“庄严宣布”吗?专制独裁下,何来“庄严宣布”!

说来也巧了,很少看央视新闻的我,10月24日晚上鬼使神差地竟在电视上看到了这丑陋的一幕。当晚央视新闻重播上午表决时,自己就站在离电视机不远的地方,看到那种场面,感觉有点喘不过来气:那坐在下面的两千多名代表,此时此刻还算人吗?如果算,为什么全都没有了人的思想,没有了人的尊严,或者说全都成了机器人,不,木头人!

当大会主持人说“赞成的请举手”后,过了不到半分钟,又问:“有没有反对的?”在沉默了三两秒钟后,在座有两千多名党代表的大会会场,六个所谓“监票人”依次报告:——“没有”。“没有”。“没有”。“没有”。“没有”。“没有”。

本人相信,每一个看过这段视频的观众都一定听得很清。会场座位虽有很多排,但显然只有六个分栏,也就设了六个监票人,因此也就一共说了六个“没有”,而且从第四个“没有”开始,一声比一声高。紧接着又问道:“有没有弃权的?”还是在两三秒钟后,又是六个“没有”,而且还是像前面一样,后面几个“没有”,一声比一声高。

听得出来,后面几个喊“没有”的所谓监票者恨不能高兴得笑出声来,只是也不知道是这种“高度一致”“完全一致”让他们高兴,还是这种出奇的“一致”让他们忍不住觉得好笑。人是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的,同样,也会有“情不自禁”的时候——当然,那些监票人,特别是后面几个监票人当时到底是什么心情又是如何想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可在电视机前作为观众,感到深深的悲哀。此时此刻,这两千多人的大脑,等于自动定格:他们已经不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甚至连智能机器人都算不上,只能说是木头人。两千多人的思想,在那一刻居然是那么“高度统一”,这在民主国家任何一个党派包括执政党的大会上都是不可能出现的。

此时此刻,本人又联想到了台湾的蔡英文,想到国民党主席朱立伦。2012年1月14日,民进党蔡英文发表竞选失败感言:“台湾不能没有反对的声音,台湾不能没有制衡的力量。”四年过去,2016年,轮到败选的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说这种意思的话了,他在败选演讲中说在未来“要扮演好监督反对党的角色”,其潜台词也还是说“台湾不能没有反对的声音”。其实,任何社会,任何国家,任何大会,都不能没有反对的声音!这才是自由民主的象征!

当然,如果上帝告诉我们,那两千多名代表骨子里或叫打心眼里就是全都“赞成”,倒也罢了。然而可能吗?没有一个反对或弃权者,这真实吗?估计连最后被新华社记者称作所谓“庄严宣布”“通过!”的习近平自己也未必相信,自己内心也感到好笑。只是他非常明白,在中共独裁尤其是在他的淫威下,那些即使想反对抑或想弃权者也都不可能在那种场合表现出来。他觉得这样也就够了。

他不会不明白,台下坐的是两千几百个和他一样的人,而不是两千几百只山羊,怎么可能没有不同意见!怎么可能在内心没有一丝反对的想法!尽管那些党代表都是经过十分严格且审了又审才得以通过能坐在大会会场的,可人就是人,只要这些代表中有人多少知道一点真相,思维又还算正常,他或她就不可能没有不同意见,不可能完全同意中国社会凭空就进入什么所谓习近平“新时代”,不可能承认习近平这种人也有什么能进入党章的“思想”。

他们全都明白:这一切都是早就安排好的,他们来开会,就是带两只耳朵来听一听。当然,看起来在听,“充耳不闻”也行,但至少表面上要装着认真听的样子。然后习近平说什么就是什么,大会怎么安排就怎么好。这些所谓被选上的代表最懂中共“那一套”,而不懂或不太懂的也就绝不会被允许来参加这样的大会。

这种背后有着黑幕式的中共“党史”,总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

中共十九大闭幕几天后的10月30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和中方企业家委员时表示:“培养人才,根本要依靠教育。教育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由此可想而知,在习近平时代,中国大陆休想再听到公开反对的声音。

早在十九大召开前,在海外网站就看到有高人发表文章预测,说中共十九大之后,实际上就是习近平一人领导中国。现在看来,这作者的预测是准确的,“伟大领袖”正在很好地印证乃至“配合”着:一点没有说错。

习近平上台这五年,特别是近一年来,种种迹象,给人的感觉,习时代对人民的管控已超过了毛时代,在中共大陆所有公共空间,几乎达到了“没有反对”的声音。如果不是有了电脑有了互联网有了QQ、微信,今天的中国一定比毛时代还要保守,还要封闭。这都是“新时代”“伟大领袖”的“丰功伟绩”,中华民族史也一定不会忘记!一定会记下这一笔!

如若不信,大家可以到手机微信上看看,由于今年以来言论管控格外严厉,想有一点真实自由的表达而又十分顽强倔强的网友们把汉语的词汇已经“折腾”得让人心疼,很多话都无法好好说出来。好好的一个词汇,由于管控不能正常表达——正常表达出来就是“破坏稳定”,就是“寻衅滋事”,因此正常地表达出来,你那个帖子你那篇文章,也就上不了“公众号”,甚至上不了手机微信,而上不了公众号上不了手机微信包括上不了博客、微博,也就等于剥夺了你的表达。可对于一个想要表达思想,想发出声音的人而言,不让表达,几乎无异于要了他的命。“不自由,勿宁死!”是早期美国弗吉尼亚州一议员在1775年一次演讲要结束时表达的。而更早的中国北宋,那位写过散文名篇《岳阳楼记》的士大夫范仲淹,在属于他的那个时代也发出了“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伟大声音,这都是在告诉世人,包括告诉帝王,为了能自由地表达,他们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对抗专制独裁。

也因此,自己每每读着那些顽强倔强甚至不惜把汉语词汇折腾得让人心疼也要自由表达思想的文字,常常会为这些勇敢而智慧的勇士们点赞、献花。想想,这些网友连他们人身的自由都有可能遭到限制而不顾,为了在这个独裁的时代表达点思想发出点声音,折腾几个汉语词汇又算得了什么啊!既然在习近平这个“新时代”逼迫他们只能这么表达,又有什么办法!一些勇士一般的网民们这样做,虽然折腾了一些汉语词汇,但传播了自由思想,让凡浏览者都能明白他们那些文字那些句子要表达什么,这样,就可以或多或少地冲破独裁统治者的“铁板一块”,甚至让独裁者感到头痛——还要什么?这就够了!当然,这多少也会让我们觉得有些悲哀,然而,是谁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人,难道不是中华民族的罪人吗!有位网友就在手机微信中开玩笑地这么说道:“小时候,写错别字会被老师罚;现如今,不写错别字会被网信办罚;谁能说这不是时代的进步?刚才有朋友说:终于知道通假字是怎么来的了。我是该哭呢,还是该笑呢,还是该哭笑不得、啼笑皆非呢?”

前不久在手机微信中看到有网友讲,在北京某个地摊上,买到一本《齐奥塞斯库选集1974-1980》,翻阅后有所“发现”:书的作者,也就是齐奥塞斯库,统治前罗马尼亚长达24年,拥有罗共总书记兼罗马尼亚总统、国务委员会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武装部队总司令兼爱国卫队总司令等一长串复杂又显赫的头衔。正因有了这么多头衔,而又实行的是独裁统治,这本书,在它的每篇文章,也就是齐奥塞斯库在历次会议上发表的讲话正文中,附有与会者的每一次鼓掌和欢呼记录:“全书的第一页以鼓掌始,末页以鼓掌终,586页的篇幅中,95%以上的页码是有鼓掌记录的,而且基本是多次鼓掌或热烈鼓掌。根据本人统计,全书共记录鼓掌800次。仅用于记录鼓掌和欢呼的字数,已经达到上万字,占全书篇幅的近3%。鼓掌频率集中者,一页之中可以有五次以上的鼓掌记录,几乎讲话的每个自然段都要鼓掌,有的是一个自然段几次鼓掌。在一个论述人道主义问题的自然段里,听众六次热烈鼓掌。”

这大概也要算“前无古人”了吧。

如果单从齐奥塞斯库每次讲话时那么多鼓掌和欢呼来看,谁都不会想到,后来仅仅在一次集会上,有人喊出“打倒齐奥塞斯库”后,这个一讲话台下就要鼓掌的人竟然成了“人民公敌”,并在受到人民通缉后很快被抓捕,被处决。这个时候你就会明白,先前那些鼓掌和欢呼者都并非发自内心,而是因害怕因恐惧而被迫做出的举动。然而,有多大的恐惧,就有多大仇恨,难怪这位“伟大领袖”在被处决时,据说身体被子弹打成了“筛子”。

我不知道这种情形会不会在其他国家出现。只是在想,有一天,如果另一个国家也出现罗马尼亚那种情形,甚至出了“齐奥塞斯库第二”,还会有人感到惊奇吗?看看眼下,有的国家,包括北韩的金家,与罗马尼亚是多么相似哦。

正要推进键盘关闭电脑之际,从手机微信中看到最新报道:在位于南非北部的津巴布韦已经做了30年的“伟大领袖”现已93岁的穆加贝总统,被军方扣留。

等待他的是什么,自有时间来回答。

2017年11月15日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