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他们剥光了我的衣服”:一名女人权律师在中国被秘密关押的遭遇

(博谈网记者郑皓然编译报道)据《石英》(Quartz)11月15日报道,大约两年半以前,中国当局对维权律师和维权人士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镇压,单单是2015年7月9日那个周末,全国各地就有150多人被传唤,盘问或逮捕。

臭名昭着的‌‌‌‌“709‌‌‌‌”(7月9日)镇压是中国人权最黑暗的时刻之一。根据驻香港的‌‌‌‌“中国人权律师关注组织‌‌‌‌”数据,截至今年10月,至少有321名律师、维权人士及其亲属成为这次全国性打压的受害者,目前许多人仍在服刑、或被软禁、或监视居住。

北京律师王宇是中国维权活动的领军人物,她捍卫中国的女权主义者和弱势群体的权利,在709镇压中被捕。被控‌‌‌‌“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关押了一年,并于2016年8月保释,随后被迫在多家官媒公开忏悔--这是中共经常使用的一个抹黑对其批评者的伎俩。同月,‌‌‌‌“美国律师协会‌‌‌‌”(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向其颁发了该协会史上首个‌‌‌‌“国际人权奖‌‌‌‌”,王宇不能前往领奖。之后,王宇一直被软禁在内蒙古,直到今年八月才与丈夫和儿子回到北京。

本周,王宇被关押头几个月(从2015年7月到9月)的消息,在一本名为‌‌‌‌“被消失人民共和国:中国强制失踪制度的故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the DisappearedStories From Inside Chinas System for Enforced Disappearances‌}的书中被披露了出来。该书是由中国‌‌‌‌“黑监狱‌‌‌‌”各种受害者所撰写的文集,包括律师和异见人士。‌‌‌‌“中国变革‌‌‌‌”网站(China Change website)上发表了王宇故事的摘录,讲述了她所遭受的酷刑和虐待的故事。

根据王宇的丈夫在社交媒体的发帖,就在她的故事出版的几乎同时,王的18岁的儿子再次被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离开中国。

破门而入和绑架

在2015年7月9日凌晨4点左右,十几个警察破门而入,闯进了王宇在北京的公寓,她被戴上手铐,被迫戴上黑头罩,然后被拖进一辆面包车。王被转移到一个秘密拘留中心,后来她才知道是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军事基地内:

‌‌‌‌“后来,我感到我的头罩更紧了。我喊道:‌“我要窒息了。给我点空气!‌‌‌‌”身边的一个女人调整了一下头罩,我可以从(头罩)边上看到一小片天空,天正在放亮。‌‌‌‌”

被剥光衣服

在被关押的第一个月,王宇被关在有10个单人床的牢房里,白天被迫呆在一个40厘米见方的方框里。头几天,她被戴上了铁铐和脚镣,晚上则被绑在审讯椅子上不让睡觉。不过,王宇写道,她受到的‌‌‌‌“最残忍的折磨‌‌‌‌”,则是在进牢房的第一天,在监视摄像头面前被女警强迫剥光衣服:

‌‌‌‌“我给告知脱下所有衣服,站在屋子中间检查,并让我转动身体三次。我没有服从这个侮辱性的命令。但是那些年轻女警们根本不管。

她们冲过来,把我推倒在地,并剥光了我的衣服。我哭着,请求她们(不要这样)。他们为什么要这么侮辱我?他们为什么没有同情心?他们为什么要对像我一样的弱女子这么暴力?‌‌‌‌”

用儿子做要挟

她写道,审讯人员经常用王宇的儿子做威胁,让她开口。王宇对这种伎俩感到愤怒和沮丧,她写道:

‌‌‌‌“大概因为他是我至亲的人,我无法掩饰对他的担忧。这泄漏给了他们一个可以利用的弱点。从第五天晚上那一刻开始,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他们经常提到我的儿子(相要挟)。在一年之后终于回到家的时候,我才知道他被软禁了,被禁止出国留学,每天都有十几个人监视他。

他年纪还那么小。只有16岁,也成了这个政权的受害者。我的心碎了。一个用儿子来要挟其母亲的政权无耻到了极点。‌‌‌‌”

后记

王宇很多次都想把她受到的关押和折磨写出来,但是她感到那段经历不堪回首。最终,她强迫自己去做,她写道,否则‌‌‌‌”最终会渐渐淡忘。‌‌‌‌“她说,但是在将这些往事诉诸文字的过程中,她几乎崩溃了:

‌‌‌‌“重温这些经历的时候比真正经历那些事的时候还要艰难。我不知道为什么。当我遭遇这些事情当时,我并不感到害怕。为了面对那一切,有时候甚至采取了‌‌‌‌“玩‌‌‌‌”的心态。在与劫持者和审讯者‌‌‌‌“斗智斗勇‌‌‌‌”的过程几近有趣。但是,当我现在回想这些经历时,我无法想象如何应对。有时候,假如想象一下如果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一次,我问自己:我还能应对吗?或许,这就是‌‌‌‌“继发性创伤‌‌‌‌”的含义吧。‌‌‌”

阅读原文:‌‌”They stripped me‌”A human rights lawyer on her year of secret detention in China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