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80后的中年人:无望获得成功,无力面对失败

最近,全球的各种80后人士登上媒体舞台,西方的不少国家政府都选出了新的政治家,其中有不少是80后人士,例如最近很火的新西兰80后美女总理。而在商业领域,80后的企业家大量接班上一辈的财富,各种80后投资人士、资本大佬也在媒体亮相。

然而,80后真的是成功的一代吗?事实恐怕恰恰相反。现在,绝大多数的80后逐渐步入了人生平庸无望的中年。当代80后的真实生活并不是多么光鲜亮丽,而是普通人见面时的一句问候:“今晚回家陪娃写作业吗?”

80后在写自己的作业中度过了青少年,现在又在写孩子的作业中度过自己的中年。真是悲催的一代人。当这一批人集体进入中年后,他们面对的未来实际上已经变得更加的严峻。

一、80后注定是被时代牺牲的一代人

网上流传一个段子,“50后,基本穷逼,晃悠着;60后,政治年代,多数当官了;70后,赶上改革开放吹满地,发了;80后,多数50后穷逼的子女,苦逼了;90后和00后,60后和70后的子女,除了富二代就是官二代。环环相扣的,这下明白了吧?苦逼80后的出现不是无缘无故的。”

这个段子据说出自作家王朔,不过没有人考证过真伪,因此大可存疑。但这段话说的道理却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最深有感触的,当然是被描述为“苦逼”的80后。如果我们梳理一下80后面临的诸多困顿,会发现其实80后纠结的问题都被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

首先,80后是在道德上不被社会同情的一群人。80后接受教育、成长主要在90年代,中国的经济起飞也在这一时期。1991年中国GDP增长9.2%,之后的五年,GDP都保持了超过10%的增长率。在国民收入明显增加,生活条件改善的情况下,80后被当成了批评的对象。自私、低能、懦弱等等词汇被上一辈人莫名其妙的扣在了一群孩子身上。

殊不知在十多年后,当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迎面撞上社会的80后在公众舆论领域早已“爹不疼娘不爱”,不得不肚独自承受他们的前辈所不曾遇到过的社会压力。而那些当初谴责80后的老人家呢?他们根本不需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

其次,80后是最先体会到消费文化魅力的一代人,这让他们很难在商品市场和消费型经济中表示“淡定”。

中国的改革开放虽说自1978年就开始,但中国真正拥抱商品经济,接纳消费文化,是在1992年以后。当时,外国的品牌涌进入中国,电视广告的泛滥,很多有代表性的中国企业家和消费品牌的浮沉故事,大部分都是发生在90年代。

80后在整个90年代都处于懵懂少年的状态,他们不可能是财富的创造者,但亲眼目睹商品极大丰盛的他们却充当了很好的消费者。

当然,为被消费主义“洗脑”过的80后买单的人主要是他们的父辈,50、60后们。而当80后今天不得不独自承担经济压力,面对社会之时,微薄的收入和高企的CPI令他们的消费水平却大不如前。过去被无良媒体称作“小皇帝”“小公主”的一代人,今天的真实身份恐怕是中年屌丝。

再者,80后的成长时间表刚好让他们赶上了各个领域的改革步骤,充当了改革的牺牲品。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引爆点》一书中特别强调了出生的时代对于人的发展会起到决定性影响。比如比尔盖茨、乔布斯等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出生的时期让他们在最富创造力的年轻岁月刚好赶上了PC电脑技术博兴的时代。

如果我们也从出生代际的角度观察80后,不难发现:80后很不幸地赶上了几乎所有领域的改革,并且没有从任何一项改革中受益。尤其是教育改革。

众所周知,80后当年的选择并不如今天的学生丰富,高考在当时几乎是唯一的出路,这让他们的中学生涯异常难熬,念书念得非常辛苦。当80后好不容易进入大学,又刚好赶上2000年后的“教改”,大学疯狂扩招,因此大学学位急速贬值。

从1999年至2005年大学扩招人数每年递增25%左右,这使得80后几乎人人都名义上成了大学生,但也意味着他们一毕业,就要面临就业者众多,而岗位稀少的困境。

当80后好不容易找到工作、立足未稳,国家却又搞起了社会保障改革和退休制度改革,80后又成为了首批必须缴纳社保到65岁的职场新人。

当80后开始成家立业、一咬牙考虑买房时,房产限购政策的改革让他们连房奴都当不成,沦为城市里“无根”的一族。前后这么一折腾,大部分80给弄得没了心气儿。

我们经常在媒体聚光灯下看到光鲜亮丽的所谓80后成功者形象,被他们的励志故事所感染,但这种成功的背后,其实是数量庞大的跌落至收入底层的竞争淘汰者。

经济学家罗伯特•法兰克称之为“赢家通吃”的规则。虽然这种高报酬的规则将市场上的财富分给了最有才能和最富生产力的人,但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得更多的却是那些“出局者”,他们是深夜不得不陪孩子写作业的80后,也是时代竞争中的牺牲品。

二、80后为何成功无望,失败无疑?

《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曾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烂大街的——“如何获得成功”。不过,文没有为读者打鸡血、灌鸡汤,而是客观分析了美国人对所谓“成功”的理解。首先,文章认为,成功需要物质上的“硬指标”,第二,这些“硬指标”得符合人们内心对成功的期待。如果两个条件都吻合,那么一个人会感到自己的人生算是成功的。

换言之,评价成功需要从两方面着眼。有钱并不一定会让人感到成功。

例如,一个一生立志于做大法官的企业CEO,无论他在CEO的岗位上做得多么出色,但他在内心深处,也很难大方而自信地对自己说:我是成功的。另外,如果一个人追求了自己理想的职业身份,却发现“硬指标”依然保证不了最基本的体面生活,那么他的成功感也会大大折扣,无法认为自己成功。

以上两种情况,恰恰是80后们普遍面临的情况。80后中年人当中,年龄最大的已逐渐接近四十岁。在公司谋职的,有的做到了管理层;自主创业的,也正在通往财富自由的路上苦苦摸石头。

然而,如果从前文所说的“硬指标”和“软指标”两方面考察,80后却感到集体远离“成功”,但又无力面对失败。这反映出的,是一个代际人口的整体挫败。

《哈佛商业评论》做过一份调查问卷,采访了欧美等国逾四千名企业高管,询问他们对成功的定义。普遍的答案与财富无关,而更多是关于受社会尊重的程度,工作团队创造的价值,个人对于社会的馈赠感等等。应该说答案十分多元。但几乎同样的问题,到中国,就完全变了一个样。

有一份财经媒体采访过中国80后人群中的成功创业者。无论何种行业,其中大部分人对于自己“成功”的定位被浓缩为了以下关键词:有想法,有魄力,金钱意识强……总之,他们对于“成功”二字的理解十分接近于火车站飞机场书店里兜售的成功学书籍,千篇一律,令人无感。但这还算是80后当中混得较好,财富地位较高的人群。

更多的80后中年人恐怕还将长期处于打工一族的地位。他们最常念叨的话语除了车站机场里的成功学“行话”以外,是那句著名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想法很多,办法没有,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原因为何?这是因为财富和阶层的板结化趋势,恰恰会在人的中年时期大规模的表现出来。对此,中年80后群体无疑是感受最深。

有个段子说:二十多岁,拿起吉他,四处游唱,这叫流浪。多么浪漫。三四十岁,还在拿一把吉他,四处游唱,这叫流浪汉。多么可悲。可以说,度过了先前十年浪漫岁月的80后中年人,今天普遍走到了“流浪汉”的人生境界。

流浪汉的心态是什么呢?一是目标混乱,二是短视。他们早年按照自己理想的方法生活,最后却被证明为基本行不通,这种挫败感会让“流浪歌手们”在观念上更认同于与他们同样是80后的成功者的价值观。而这种挫败感的背后,则是对于自己的财富和社会地位的深深不安。

根据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80后调查,前几年大部分80后扎堆结婚,原因不是普遍都找着爱情了,而是以现在的个人收入与物价之差,再不结婚的代价将是更难组建家庭。这份调查还显示,80后中三成人仍是单身,四成人无房,七成人无车,六成人恐惧家庭责任,生存状态的确与流浪汉无异。

一边是大量年过而立的80后“流浪汉”,一边是“金钱意识强”的80后成功者。两者的“成功”之梦愈加趋同,愈加单一。最后被总结为这么一条:赚钱、消费、满足欲望,然后再赚更多钱、消费更多、满足更大的欲望……这样的生活才是王道。所谓“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殊不知最后被复制的不是成功,而是成功学。但如果依照成功学的路子走人生,必败无疑。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