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曹长青:中印边境对恃,习近平认输

中印两国军队在边境对恃两个多月,最近双方宣称问题得到解决,冲突得以避免。北京的说法是,印度军队同意撤出中国领土“洞朗地区”,印度方面则称中方同意停止在那里筑路,所以撤军。

哪一方说辞是真的?谁是真正的赢家?显然是印度方面。因为新德里派军队进入洞朗地区,主要是阻止中国在那里修筑军事公路,这条路将扼守印度通往自己东部领土和藏南地区的狭长地段,对印度的战略安全非常不利。

中国一向声称拥有“洞朗地区”;但不丹和印度都不认同,他们称之“克兰高原”,在地名上也不认同中方说法。

印度军队进入洞朗地区后,中共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外交部发言人强硬讲话,都是要求印度军队立即撤出,不然就怎么样。但印度不仅拒绝撤军,还调兵遣将,在那里部署几个山地师。印度认为,中国在那里筑路,破坏了中国与不丹之前达成的“不能改变现状”的共识,所以要求中方停止在那里筑路,“恢复原状”。

现在印度撤军了,是因为中国方面同意停止筑路,把推土机等设备运走。中国利用政府控制的媒体,高调宣传印度撤军了,中国士兵继续在那里(洞朗)巡逻,好像中方获得重大胜利。这其实是自欺不能欺人。印度的报纸,西方的媒体,都在报道:“中国同意洞朗不再有筑路活动”。

印度和西方媒体的报道,可以得到卫星照片的证实。今天是网络高科技时代,地面的行动,天上各国的卫星都拍摄得清清楚楚。例如最近台湾自己开发研制的“福尔摩挲五号卫星”在美国加州范登堡基地发射升空,报道说,它每99分钟绕地球一圈,每两天飞越台湾一次,对地面拍摄的照片,清晰度等于在台北101大厦顶部看清楚下面爬的蚂蚁。中方的推土机等筑路设备是不是停摆和运走,卫星照片拍得清清楚楚。

所以,中国同意洞朗不再有筑路活动,等于达到了印度的要求(恢复原状)。此次中印冲突之前,中国就有士兵在洞朗地区巡逻等,不丹也没有制止(这个小国只有76万人口,跟中国比是蚊子与大象)。所以这次中方同意停止筑路,就等于是印度赢了。印度媒体说,我们不高调宣扬这一点,给北京面子;意思是印度要的是“里子”。没有了那条军事公路,印度的安全(及不丹)就更得到保障。

其实这场对恃早应是这样结局。一个月前在台湾《政经看民视》节目上我就分析预测,中国方面只是假使横,不敢动手(军事攻击印度),因为习近平是“输不起”,也“赢不起”。如果军事冲突,中共军队输了,那习近平的19大恐怕都没法开了,他的皇帝登基梦还怎么做?印度国防部长说了,现在的印度不是1962年的印度。这不是话里有话,而是明说了,印度已做好了准备。1962年的中印战争,印度承认被打败,但他们认为中国是“突然袭击”,当时中印边境兵力比例是八比一,印度没有做好准备。这次则不同,印度调到边境18万军队,且是精锐的山地师,配备从美国采购射程三万米的榴弹炮,美制重型运输直升机,还有从以色列购买的八千枚“长钉”反坦克制导导弹,这种导弹只需一名士兵就能完成转运和操作,射程八百到八千米,适应高原作战环境,它对中印边境的中国轻型坦克构成极大的威胁。

其实在保守派人民党领袖莫迪执政之前,印度就已开始重视发展军力,在2008-2013年(至莫迪执政前一年),只是为了打造海军力量,印度就投资了400亿美元。目前印度海军全球第五,有航空母舰等155艘战舰,在印度洋具主导力量。印度军队总数达133万,全球排第三(第一中国200万,第二美国140万),跟美国一样实行完全志愿役,从未使用过征兵制。

莫迪执政后,更大力发展军事,2016年的军费占其国民生产总值(GDP)的2.5%(中国占1.3%)。据印度国防部《长期整合远景规划》,到2027年,新德里将投入超过2300亿美元用以提升国防水平。

印度大量国防开支主要得利于经济多年高速增长,从2004到2016年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高达11.43%。2016年底印度国防开支达506亿美元,首次超越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成为全球第四大军事开支国(第一美国,6960亿美元,第二中国,1510亿美元,第三英国540亿),预计2020年前后印度军费将达654亿美元。美国的军费,是中国的4.7倍!加上印度、英国、日本(480亿美元)、南韩(380亿美元),只是这五个民主国家的军费就是中国的近6倍!自由世界的军事力量远远超过专制的中国。

当然,印度的整体国力远不如中国,人均收入是中国的四分之一,印度GDP(2016年)是2.3兆美元,中国是11兆美元。但近年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却超过中国,2016年印度是7.1%,中国是6.7%;今明两年,国际货币基金等预测印度的增长率是7.6%和7.9%,更超过中国(6.5%;6.3%)。

虽然中国有核子武器,但印度也有火焰五型洲际弹道飞弹,射程覆盖整个中国,所以中国的核武对印度没有威慑力。如果打局部战争,中国运兵到西藏高原的中印边境并非易事。没有了1962年那种突然袭击的战略优势,印度屯兵18万做了准备,中国是不是能打赢,绝无万全把握。一旦解放军输了,对习近平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他“输不起”。

如果解放军打赢了,也会是惨赢,双方都会有大量伤亡。即使打赢了,中共要派多少军队驻守洞朗?印度当年输了,再输一次,会全民愤慨,同仇敌忾,印度军队怎么也要再打,两国边境冲突会没完没了,这个后果习近平也是承受不了的。因为:

第一,国际舆论,尤其是美国,日本,欧盟(甚至以色列)都会倾向印度。因为道理在印度一方,国际惯例是,对于过去的领土纷争等,基本都倾向维持现状。印度的主张就是“恢复原状”,并没有说要用武力替不丹夺回“洞朗地区”。是北京方面到那里修筑一条明显在战略上严重不利于印度和不丹安全的军事公路,打破了“现状”,才引起了这场边境对恃。所以理在印度一方。尤其中国对不丹,明显是以大欺小,印度等于是拔刀相助,当然也更为自己的战略利益。

第二,中印开战,不管结果如何,都等于把印度更推向美国一边,强化美印政治和军事关系。今年六月底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了美国,首次跟川普总统见面会谈,双方可谓一拍即合。两人都信奉自由经济(减税,民营化等)。被视为“印度撒切尔”的莫迪,在做11年州长(邦)期间推行撒切尔式的减税、民营化、市场经济政策,使这个州在整个印度经济发展最快。他当上总理后,把这种模式推广到整个印度,促进了经济腾飞。

在当选总统前,川普就对印度有很多赞美之词,称赞印度是美国的真诚朋友。这次见到莫迪总理之后,川普说,美印关系“从来没有如此牢固”。莫迪则在《华尔街日报》发文说,印美战略伙伴关系“不容置疑”,强调两国享有共同价值。莫迪在访美时更是大手笔,花20亿美元买了22架无人侦察机,这是美国第一次把这种高尖端武器卖给了不是北约的成员,可见川普总统对印度的“偏爱”,对加强印度军事力量的重视。

莫迪总理的美国之行更标志着原来印度在左翼尼赫鲁时代的联苏(联中)抗美的路线不仅终结,而且印度走向更加亲美、联美的新外交。世界上最强和最大的两个民主国家关系的强化,只能对专制中国构成更大压力。

第三,等于更促使印度与日本结盟。莫迪2014年当选总理,至今已访问日本两次。日本首相安倍与莫迪会谈之后宣称“日印新时代大飞跃”,表达对两国关系空前密切的欣喜之情。国际观察家认为,莫迪访问日本不仅在核子能电、铁路新干线等方面获得合作,更重要的是,印度与日本关系加强,背后有联合对抗中国的大战略。包括莫迪拒绝去参加中国的一带一路高峰会,却与日本联手建立“自由走廊”的经贸路线,潜在抗衡北京。

第四,也促使印度与以色列加强双边关系。莫迪访问美国一周后,访问了以色列。这是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在过去70年间其总理首次访问以色列!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率领全体内阁成员到机场欢迎。

印度以前在国际上是谴责以色列(所谓欺压巴勒斯坦)声音的一部分,尤其在联合国的很多批评以色列的议案上,印度都是赞成或推动者。过去印度两党(左右派)都实行这种政策,不仅出于政治正确,跟随苏联、中国及中东国家的“大流”,还有自身内部族群考量,因印度有一亿五千万的穆斯林,印度领导人担忧实行任何亲以色列政策,都可能导致内部的穆斯林反弹。但莫迪总理就敢于“反潮流”(本国的和国际上),他到以色列访问,推动印以友好,需要很大的政治魄力和远见!

虽然中国近年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之前一味支持巴勒斯坦的状态,也在跟以色列发展关系。但是,中印如果开战,以色列肯定站在民主印度一边,也让专制中国不舒服。

第五,严重损害中国在印度的庞大经济利益。印度市场上的手机80%是中国制造,很多家中国公司进入了印度的庞大市场(印度人口已13亿3千万)。中印两国贸易额已达712亿美元。对中印都有研究的国际问题专家克劳德•萨马加(Claude Smadja)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说:“如果你是第一次去印度,你大概会对印度大街小巷都是中国的手机广告感到吃惊,从机场到商场,无所不在的中国手机品牌的广告让你宛如身在中国,印度版的移动支付让你跟在中国一样,扫扫二维码就可以付款走人,这些都是中国企业带给印度的变化。从另一个角度看,印度的庞大市场,让中国已经竞争白热化的企业寻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所以,一旦中印开战,中国的商机将会大量丧失,印度人甚至可能起来抵制“中国货”。

所以,最后习近平认输了,虽然在中共控制的媒体上很体面(印度军队撤出了洞朗地区),但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中国人都会知道真相。习近平这样认输,对中国人和中国的国家利益都有好处;没有战争,发展贸易,对提高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益处。当然如果中印打一仗,解放军惨败,可能加速习近平政权的垮台,但从双方的生命和经济损失角度考量,大家都希望没有战争。所以最后,习近平想的也是保自己的“皇位”,尤其在19大要做毛泽东第二,他要的是稳妥地登基。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