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林彬遇害50周年祭

林彬于上班途中被左派暴徒放火烧死

1967年8月24日上午8时45分,香港商业电台播音员林彬及其堂弟林光海,乘坐福士房车AF7268准备到广播道上班。当房车驶至文运道附近时遭乔装修路工人的暴徒截停,暴徒迅速把汽油弹掷入车厢内引起爆炸,林氏两人顿成火球性命垂危,林彬抢救至翌日中午不治,林光海5天后也去世。50年了,这宗惨绝人寰的凶杀案仍未破案,两死者仍然沉冤待雪。

暴徒当天早上行事,左派《新晚报》即日下午便大字标题代“地下锄奸突击队司令部”发表公告,直言林彬是受到“锄奸制裁”。公告声称:“林彬又名林少波,任职伤孽电台广播员,在这一次轰轰烈烈的反英抗暴斗争中,林逆死心塌地,卖身投靠港英法西斯当局,勾结英美特务,一贯仇视我们伟大的祖国……虽经我爱国同胞屡次警告,但林逆甘心认贼作父,不但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决心与爱国同胞为敌到底,现特向林逆作出民族纪律的处分,严厉惩罚,以示儆戒。”

翌日,《大公报》和《文汇报》也同样刊登这段“锄奸制裁”的消息。因此,林彬、林光海死于左派暴徒之手,是绝无异议的。至少,左派组织从没公开说过是被“插赃嫁祸”;而在林彬惨案之前几天发生在北角清华街的小姊弟被炸弹炸死一案,由于引起全城公愤,左派报章只字未提,当作没事发生过,直至近年才有左派组织企图翻案,说清华街惨案是被当时的港英政府或亲台湾组织“插赃”。

林彬是因为在商台“欲罢不能”和“大丈夫日记”节目中痛骂当时左派的暴行而遭到灭人灭声的报复。中国近代史上,文化工作者(主要是新闻界)被暗杀的例子不多,其中以民国时期的李公朴、闻一多最轰动,香港战后则以林彬惨案最瞩目。查良镛于林彬死后翌日的《明报》社评指出,林彬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第一个暗杀的文化工作者。社评说:“在任何一件政治斗争中,胜利的一方决不需要采取暗杀等手段。国共内战之时,数十年中,中共几时暗杀过一个拥护国民党的文化工作者?李公朴、闻一多的被暗杀,适足以证明(国民党)右派人士在正当斗争中的无能为力。”查良镛50年前的这番说话,放之今天世界现实环境中,仍然有深刻意义。

社会撕裂  为政者应从中斡旋

六七暴动之后,香港舆论继续百家争鸣、大放异彩,相安无事,回归后,这种局面也能基本维持。然而,近一两年,极左思潮再度在香港蔓延,一些打着“爱国”旗号的组织争先恐后对社会上不同的声音“喊打喊杀”,为政者不但不加以制止,有时更推波助澜,造成社会极度撕裂。一些被左派标签为“黄丝”的文化工作者,多次被口诛笔伐、被围堵辱骂,部份时事评论员私底下担忧“会唔会成为林彬第二”。这样的担忧看来有点杞人忧天,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不要把这种“危言”当成耸听;有时,乱世危言也有暮鼓晨钟的作用。牵涉入撕裂漩涡的各持份者宜争取对话机会,为政者应从中斡旋,不宜鼓动斗争。这只是书生之见,惟望有高人为香港前途指点迷津。

最后,在林彬遇害50周年的今天,摘录商业电台总经理何佐芝于1967年9月6日林彬下葬当天代表商台宣读的祭文,再一次向这位“大丈夫”致祭:“呜呼,死生之义大矣哉,至而能感动当世之人,名垂于后者,斯曰正义,故武夫手执干戈以御敌,文士口诛笔伐以惩奸,功未成遽为奸人杀害,史乘所载数见,皆以为光同日月,气冲云霄,所可景慕焉。”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