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居延城外猎天骄

玉门关遗址

他叫张安年,是两千多年前的汉人,家在淮阳郡,即今天河南省淮阳县一带。安年,我们可以想见,父母为他取这个名字带着“现世安稳”的祝福。事与愿违,那一年22岁的他,已是居延戍卫边关的戍卒。

从河南淮阳步行至内蒙古额济纳旗居延地区,即便是条直线,也有几千里地。22岁的张安年一步一步远离故土亲人,来到了陌生的边塞。

居延和淮阳,是两个世界。居延的地上都是黄沙,骆驼草、沙枣和胡杨主宰着世界,白天炽热的阳光仿佛要将人烤焦,夜晚却是寒风刺骨,令内郡人士难以抵御。在戈壁和沙漠的拥抱下,这里却有一片美丽的海子。河西走廊祁连山上雪水汇流成河,一路向北,在广袤的巴丹吉林沙漠中时有时无,数易其道,终于在沙漠的北缘汇聚成这片水域——居延泽。

正是因为水草丰美,更因为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河西走廊的交通要道,居延成为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汉武帝将河西走廊纳入汉王朝版图后,汉军便开始在居延屯垦,一系列的塞障亭燧修筑起来。许多和张安年一样的年轻人来到居延戍边。

在过去的两千年中,我们几乎没有渠道可能知晓张安年其人,直到数万枚简牍在居延被发现。张安年的名字、籍贯、年龄便记录在其中一枚简牍上。

作为一个戍卒,张安年每天要做些什么呢?他的头号任务当然是警戒,就如同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穿着严整的军服,执戟横槊在望楼上候望。不过,这绝对不会是张安年需要承担的唯一任务。在军务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项——巡视天田。天田,是指在烽燧周围一定范围内设置的沙地。张安年和同袍们每天都需要用耙子耙平沙子,根据沙地上遗留的足印、方向等来判断是否有敌人接近,以及敌人的人数等等。如果确定敌人来犯,他们便会点燃烽火狼烟发出警报。

汉代居延以及河西走廊的烽燧,每一燧一般只有三四个人。要塞和烽燧往往沿水而筑,扼守水源地。从望楼向外看去,要么是一望无际的黄沙,要么是碧波荡漾的海子,海边是密密匝匝的芦苇丛,随风漾起醉人的绿浪,到了秋天则是一片皑皑如雪的白色。

这如画的风景,却让张安年和同袍们心惊胆战。因为,又高又密的芦苇正好可以隐藏敌人和他们的战马。谁也不知道那翻滚的绿浪下是不是有致命的匈奴人。匈奴人是天上的猛禽,沙漠里的野狼,就没有他们去不了的地方。

22岁的张安年在今天我们看来,还非常年轻,正是自由自在享受生活的年纪。不过,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男子22岁应该已经结婚生子,是一个有家有口的大男人了。张安年其实并不是必须抛家别子,到边地戍边。是什么让他不像多数人那样,每年交给官府300钱代役金,安稳待在家中?

如果张安年是西汉武帝至元帝时期的汉人,那他3岁即需要向官府缴纳口赋,每年23钱,直到14岁。从15岁开始到56岁,已经成年的他则需要缴纳算赋,每年120钱。也是从15岁开始,他需要给地方政府服1个月的小徭役。汉代男子23岁起傅,也就是说,从23岁起,张安年不仅需要给中央政府服1年的大徭役,还需要为国家服兵役,做一年材官(步兵)或骑士(骑兵)、楼船(水兵),一年卫士。这以后,直到56岁为止,国家一旦有战事发生,可以随时征召他入伍。一般认为,汉代男子“一年卫士”的兵役是指在边地或京师戍守,戍边之役为每年3日。当然不可能每个人每年自行前往边地,所以,不去的人需要向政府缴纳每年300钱的代役金,即更赋。更赋对汉人来说,是一项非常沉重的负担。

张安年22岁,显然还没有到傅籍年龄。在居延汉简中,写明年龄的戍卒中,最小的仅仅20岁。这些年轻人尚未到傅籍年龄就远赴边关,承受着边地极端艰苦的生活,其中虽不乏希望“居延城外猎天骄”的有志青年,但大多应该都是因为贫穷。汉代规定,能够戍边一年的男子即可终生免除更赋。

从望楼向外看去,胡杨正在阳光下枝繁叶茂。胡杨和家乡的树有什么不同?传说中,胡杨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就像这些戍卒,血肉虽已化为沙尘,但他们的精神意志早已融入夯土垒就的塞障亭遂,两千多年过去了,仍旧傲岸矗立在荒莽的大漠黄沙中。

他们的灵魂夜夜在风沙中嚎哭……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