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当前中国居民的债务风险有多高?

对于中国居民的债务风险,政府一向认为处于低水平,或者说,当前中国居民的债务水平不高,其风险也不太大。特别是与发达市场国家相比更是如此。其比较的指标有两个,一是家庭债务占GDP 的比重。从这个指标来看,中国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在2016年底达到44.4%,认为中国居民的杠杆率并不是太高。比如,从历史经验上看,截止到2016年底,美国的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为79.5%,日本为62.5%,英国为87.6%,这些国家都远高于中国居民的债务水平。

另一个指标是家庭的房贷支出与收入比。2006-2016年间,中国家庭房贷支出与收入比从33%上升到了67%。美国家庭房贷支出与收入比在2006年时是99%,2007年美国家庭房贷收入比达到了101%,突破极限后旋即爆发危机。如果以这个指标来看中国,中国居民的债务风险离危机还是相差太远。

但是最近有媒体惊呼,如果以中国居民的存款减去贷款,中国居民的存款急剧下降,中国居民的债务风险正在急剧上升,政府不得不密切关注。截止2017年5月,央行公布的境内居民住户存款62.6万亿,居民住户存款月月攀升,不过,更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境内居民人民币贷款已经从2010年的8.8万亿飙升到现在的36.4万亿。把境内居民的人民币存款减去住户的贷款后发现,中国人手里已经没有大量存款了,全国居民净存款仅剩26万亿!

问题是,这些比较意义大吗?其实意义是不大的。因为就中国居民身份来看,与美国完全在不同的意义上。中国全体居民可分为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其用按揭贷款购买住房的比例基本上会很小,甚至小到可忽略不计。如果占人口半数以上的农村居民没有做按揭贷款,那么其债务当然是很小,而中国居民的债务基本上是由城市居民在承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农村居民占整个人口比重剔除出来,中国居民债务占GDP的比重会低吗?会是2016年底这个44%的比重吗?当然不是。所以,中国居民与美国居民的身份结构不同,其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的含义也会完全不一样,两者相比较所得出来的意义是完全不同,其比较的意义本身就不大。

再就是中国居民的房贷收入比与欧美国家的居民房贷收入比,其意义也会有相当程度的不同。一是当前中国购买住房的居民的人口结构与美国会有很大同。当前中国购买住房的居民主力是1980-2000年这个时代出生的城市居民。他们基本上是独生子女,所以即使他们购买几套住房,也基本上是整个家庭几代人在偿还。如果按照现有的数据,其风险还会更小。二是中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意义与美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意义也会相差很远。欧美国内居民的收入基本上是公开透明的,国家税收部门能够准确的把握,但是中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情况则完全不同,既有公开透明的收入,也有灰色的收入。

最为重要的当然是第三方面,即中国居民在申请住房按揭贷款时,其收入证明真实性往往是令人质疑的。中国许多城市居民为了购买住房申请更多的住房按揭贷款,往往会虚报其收入水平,甚至于完全造假。所以如果以居民而购买住房时的收入证明来测算其按揭贷款风险高低,实际上的意义不会太大。而用这些数据作为测算依据来比较更是意义不大。这就是为何中国政府一定要托住房价,不让房价下跌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中国的房价下跌不仅会改变整个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预期,从而导致房价更是下跌,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房价下跌,房地产市场各种虚假因素所吹大的泡沫很容易破灭,如果这样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风险都会暴露出来。可是,在欧美国家,哪一个国家会对房地产市场调控而来托住房价呢?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欧美国家完全不同。

至于中国居民存款与贷款的加减数更是意义不大。一是中国居民的存款到底在什么人手上。可以说,中国居民的存款量这样大,肯定不是平均分布,而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上。绝大多数人与这个平均数相关性不大。二是中国居民的贷款是什么人在承担?同样是在少数人手上,尽管这里少数人的范围会比存款人的少数人要大一些,但仍然是少数人,而且两者肯定没有多少交集。两个没有多少交集的数字放在一起,不存在多少意义。所以全国性的存款增加或减少都不是因此而增加或减少中国居民家庭贷款人的债务风险。所以,当前中国居民家庭债务风险完全是以房价上涨或下跌在赌博。如果房价上涨时,这些借有大量债务的少数人债务负担最重也风险不高,所以政府一直在用高杠杆鼓励这些进入房地产市场。如果房价下跌,中国居民家庭所有的债务风险都会暴露出来。中国城市居民的债务风险完全取决于房价是上涨还是下跌。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