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让孩子爱上阅读的 15 条建议

1.越是强调,越是刻意。阅读同样如此。不用老是提醒孩子‌‌“爱读书才是好孩子‌‌”,批评孩子的不爱读书,以及炫耀孩子多么爱读书并读了多少书。就像我们不再讴歌呼吸和饮食一样,让阅读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成为他的生活习惯和生存必需。

2.不要把‌‌“在看书‌‌”和‌‌“没有看书‌‌”两种状态截然分开。即使不是在读书,他照样像海绵一样在汲取成长所需的能量。通过其他途径接收的信息、吸收的知识、受到的影响也并不比阅读更少,家长的言传身教肯定比读一本书更重要。

3.‌‌“只要你好好念书,其他事儿都不用管‌‌”;‌‌“天大的事儿,也不能耽误孩子读书‌‌”;‌‌“只要你读书,我受多大苦都值得‌‌”,如此情景,让孩子可以直接从‌‌“读书‌‌”这样的行为中获利,无需真正用心阅读,只要摆出一副在读书的样子,就可以逃避许多苦差事,视责任感如无物。长此以往,阅读成了一种作秀,一种装饰,一种逃避。

4.所谓传统文化和国学知识,其阅读与学习没有外界说的那么重要。即使不看这类书,生活中这方面的熏陶和影响也比比皆是,不耽误什么事儿。更有意义的阅读是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成为可以从容自在地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世界公民。

5.通过几个故老相传、善恶分明的故事,告诫孩子‌‌“金钱是万恶之源‌‌”;教育孩子必要的金融知识、保险意识,分配、管理好自己的财富,乃至创造财富的能力,培养其‌‌“财商‌‌”。我希望自己是后者这样的父母。

6.学习不好是因为不够努力,这种想法可以休矣。是因为该学习的时候并没有学进去。这样的小朋友,欠缺的是自我管理,静观、倾听的习惯,专注、自制的能力,以及因好奇心、想象力而激发出来的自我渴求的动力。不具备这些,不仅学不好,也玩不好。

7.段子手不是段子养成的,而是靠其扎实的阅读基础和严格的写作训练。过量、泛滥的碎片化阅读,培养不出链接联想能力和智慧创造能力。未来这一代人的竞争,是专注力、自我管理能力、时间和精力分配能力等方面童子功的竞争。

8.许多家长很想多陪伴孩子,但就是架不住小朋友的追根问底。如果任由孩子问下去,爸爸妈妈会囧死,于是动用威权让其闭嘴,或者用‌‌“没看大人忙着吗‌‌”来选择逃避。对于学识教养先天不足的我们这一代来说,跟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单比引导孩子看书更有必要。

9.‌‌“你总是一副很能干的样子,有没有本事看完一本书?‌‌”阅读就像游戏通关,告诉孩子,认真读完一本书,一本很厚很厚的书,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10.阅读的时候,除了书中设定的上帝全知视角,也可以让孩子尝试舞台演出和角色扮演的主观视角,比如《龟兔赛跑》,让孩子扮演乌龟,再试试扮演兔子,学会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体验各种情景和情绪,同理心由此而生。

11.许多童书都标注有年龄段的划分,这些‌‌“分级‌‌”是为了给家长提供参考,也是鼓励孩子参照这种划分并将其打破。阅读一本超龄读物,得到的阅读体验远大于适龄读物。对这样的阅读冒险,家长既不要无动于衷,更无需大惊小怪。

12.‌‌“逆向安装‌‌”,这个工业技术领域的字眼也可以用在阅读中。当孩子看到一篇好文字的时候,引导他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作者,去设想这样的文字是怎么写出来的,作者这么写的动机是什么?考虑是什么?在心里做反安装的训练。孩子以后就不单是故事的消费者,而有可能成为生产者。

13.低幼儿童的书目,往往是家长决定、筛选的。父母的第一考虑是孩子‌‌“应该‌‌”读什么书,其实观察孩子的阅读反应同样重要,在‌‌“应该‌‌”和‌‌“喜欢‌‌”中找到两者兼具的属性。小朋友能够把书读进去,比把书买回家乃至翻完了更难。

14.阅读不是为了炫耀,为了攀比,不是为‌‌“我懂的你不懂‌‌”、‌‌“我这么多你那么少‌‌”而得意,而是为了理解他人,感知生命,知道强弱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知道可敬与可笑之间只有一步之遥,知道荣耀与耻辱并非像别人所理解的那样,而是有他自己的判断。

15.在这样一个技术爆炸的全球化时代,对于新人类来说,活下来越来越容易,活出个人样却越来越难。最好的得救之道,就是阅读。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