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苏共革命百年兴亡探源(2/4)

二、中共夺权之旅

7、洪秀全与毛泽东:假洋教造反

共产党奉行唯物质论,不追求灵魂纯净与良心发现。苏共崩溃后,中共仍逆民主潮流而动,称马克思主义是“宇宙真理”(解放军报语),继续以德国人马克思的“高深理论”忽悠本国民众,让国民为异国他乡虚无缥缈的“共产主义天堂”贡献一切,包括个人尊严和财富。

中国历史上以宗教信仰为名的战争微乎其微。汉末三国时,有道教分支“五斗米教”头目张鲁在汉中建立持续近30年的政教合一政权,被魏王曹操降伏,又被汉王刘备占据,两易其主却并无教民起而护教。毛泽东自诩“无法无天”,暴露其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假,要君临天下是真,与太平天国携洋造反有一拼。

太平天国(1853-1864)是清末打着外来宗教旗号声势最大的一次造反。1851年,三次科举落榜的洪秀全以传播外国的“拜上帝教”为名,拆寺庙、砸偶像,自称耶稣之兄,在广西金田起兵造反。太平军1853年攻下金陵,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国号“太平天国”。太平军曾纵马12省,攻克600余城。1862年天京被湘军围困,洪秀全死于城内。1864年湘军攻陷天京,俘获幼天王,太平天国亡。

太平天国朝廷的骄奢淫逸比清廷有过之无不及。洪秀全并非基督教信徒,他造反与中国历代秀才草民造反一样,奉行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起兵为自己龙袍加身。洪秀全建政后,效法皇帝封王无数,后宫骄奢淫逸,宫廷权斗你死我活。建政仅3年,1856年就发生天京之变,北王韦昌辉杀东王杨秀清及部属军民两万余。翼王石达开进京杀北王。次年,不堪天王洪秀全防范逼迫,翼王率部离京,太平军心涣散,战局每况愈下。

如历史上的所有独裁政权一样,太平天国亡于腐败内斗,中共正在步其后尘,因为二者的信仰都是权力金钱崇拜,不可能有罗马教廷那样千年不变超脱功利主义的信仰根基,如今天主教信徒十数亿,遍及全球各角落。

外来共产主义信仰和制度能在中国大陆风行一时具有某种偶然性,苏共崩溃令共产制度在中国崩溃的历史必然性更加明显。研究中共为何能成功一时,除前面论及的苏共输出革命创建中共以外,至少还有3个要素:1)内部助力是孙中山联俄容共政策做大中共;2)外部因素是日本侵华战争;3)当时国际共产思潮的影响。

8、孙中山联俄容共做大中共

中共在苏共领导下成立时,党员不过几十人,无论在人数还是影响力上都远非孙中山(1866-1925)革命党的对手。如果孙不放弃国民党领导重建宪政,中共不可能在短期内做大。客观上,孙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政令不彰,袁世凯称帝令天下再乱,南北分治。孙求助西方国家和日本继续革命,但未获回应。

孙中山转而求助苏联,1923年1月,与苏联代表越飞在上海发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引苏共金援改造国民党、建立党军。苏联表示承认中国对外蒙古的主权,承诺不在中国搞共产革命。孙同意苏军留驻外蒙古,与中共联手夺回执政权。1923年8月,孙派蒋介石访苏。苏共派鲍罗廷到广州作孙中山的顾问。孙1924年10月致函蒋介石:“我国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刘大年主编《孙中山书信手迹选》)。苏联并没有履行承诺,1924年11月支持外蒙独立,建“蒙古人民共和国”(1924-1992)。孙中山吃人家的嘴短,未见反击。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宣布实行联俄容共政策,多名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并任国民党部长。3月黄埔军校开学,蒋介石任校长。中共建政后授衔的10大元帅,有5人或任教或就学黄埔军校:叶剑英、聂荣臻、陈毅、徐向前、林彪,及周恩来。国民党培养了打败自己的共军将帅和理政干才。1925年孙去世,蒋接班。1926年1月广州国民党二大有代表265人,苏联顾问鲍罗廷到会指导。中共党员李大钊、毛泽东、张国焘、周恩来等出席。中共党员谭平山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林祖涵任农民部长、毛泽东为宣传部代部长。会议决定北伐,由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1927年北伐军取胜,在南京组建国民政府,与中共分道扬镳,将共产党员逐出国民党。中共随即组织南昌、秋收起义,开始为期10年的第一次国共内战。中共1921年建党后短短几年就能建军实施武装割据,是孙中山联俄容共政策的恶果。因此,中共将孙中山视为民主革命的先驱,视反共的蒋介石为“人民公敌”。

9、中共借抗战起死回生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为中共提供了摆脱被国军围歼命运的机遇。毛泽东掌权后,多次感谢日本侵华帮助中共夺权。1972年中日建交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为日本侵华道歉。毛说:“不要对不起啊,你们有功啊,为啥有功呢?因为你们要不是发动侵华战争的话,我们共产党怎么能够强大?我们怎么能够夺权哪?怎么能够把蒋介石打败呀?”(《田中角荣传》日语版中译,万维中国瞭望)

1934年,民国政府军对中共江西苏维埃根据地发起第五次围剿,红军大败,10月北撤长征。10万中央红军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时剩下不足8千。1936年10月,红军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合,红军残存兵力6.6万,中共党员人数从30万减少到4万。红军北上本不是为了与日军作战,而是要向苏联靠拢。例证是,红军主力会师后,并没有开赴前线抗击日军,反而组成西路军,试图打通去苏联的交通线,11月8日组成“西路军”,以2万多兵力进军甘肃河西。1937年3月被地方武装马步芳军歼灭,400余人进入新疆,被军阀盛世才缴械。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西安兵变挟蒋迫成国共再次合作。史实显示,共军一直消极抗战,游而不击,保存实力。1937年9月,中共陕甘宁边区辖23个县,人口约150万,中共党员4万。红军改编成国军,八路军4.5万多,新四军1万多。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中共扩张为一个党员120多万,军队120余万,民兵260多万,统治人口过亿的国中国。(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据中华民国官方资料,抗战期间国军牺牲近180万,损失约3百个师,阵亡将军超过2百人;平民死亡2千万左右。对比第一次国共内战(1927-1937),中共10年才聚6万余众,4-5个师;抗战8年,共军扩充到近3百个师。毛感谢日本侵华帮助中共发展,并非言过其实。

有日本学者的研究披露,中共为保存实力,曾与日本勾结。2015年11月,日本出版筑波大学名誉教授远藤誉撰写的《毛泽东与日军共谋的男人》。作者根据她收集的中国、台湾、日本的资料,披露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毛泽东领导的中共与日本驻上海特务机关“岩井公馆”合作打击国民党的史实。1937年,中共八路军和新四军希望抗战,但毛泽东坚持只能拿出10%兵力与日军作战。(见BBC中文网2015年12月25)

10、共产思潮阻断民国宪政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以后,欧美资本主义世界的动乱和经济危机催生两个极端:苏俄共产主义和德国国家社会主义。二者共性:列宁(1870-1924)和希特勒(1889-1945)都是“工人党”党魁,都趁乱暴力夺权,宣扬血统论和民族主义,对外扩张。列宁搞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地主富农资本家,输出革命,赤化全球;希特勒宣扬日耳曼血统论,灭除犹太人,强化国家主义,发动世界大战。二者都在短期“振兴”了经济。希特勒靠反共产主义赢得一些德国人支持,迅速崛起,与斯大林(1878-1953)共产暴政不无关系。斯大林与希特勒暗中勾结出卖波兰,有利德军侵苏,两魔各得其所,都难逃灭亡命运。

1920-30年代,苏联通过对外扩张,对内剥夺农民,强制义务劳动,迅速工业化。恰逢西方经济萧条,显出集权优势,被视为马列主义的胜利,鼓舞了自由世界左派,也影响到新生的民主国家。民国初年,孙中山派蒋介石赴苏联学习,国民党聘请德国教官训练军队,可见苏联共产主义与德国法西斯主义这两个极端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力。

中国民初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各种思潮并存。面对外来文化、商品、资本、武备的冲击,中国各界对国势积弱的不满与日俱增,对变革之缓慢失去耐心。俄共夺权一举成功打破了中国革命先驱持守的走共和民主之路共识,中国社会大分裂,出现以胡适、林语堂等为代表、支持中华民国法统的右翼,以及亲苏亲共的左翼,如鲁迅、老舍等。左翼激进分子李大钊、陈独秀和毛泽东等在苏联资助下建立共产国际中国支部。

北伐军1928攻克南京,蒋介石宣布成立南京政府,结束军政时期,开始训政时期,为此后进入宪政时期做准备。1934年开展“新生活运动”。以中共红军当时战绩论,若无外敌入侵,在国军围剿下中共武装割据恐难以为继。1937年的国共合作抗日,为共产党起死回生提供了机遇。

中国左翼文学艺术界人士,如江青、王实味、丁玲等离开大都市住进延安土窑,加入中国苏维埃共产阵营。入伙后,有人感受到共产党独裁之苦,如左翼作家王实味撰文批评中共在延安搞特权,“衣分三色,食分五等”,结果被整肃秘密处决。也有人离开,如移民美国的中共党史专家司马璐(又名马义,1919-)1937 年参加中共赴延安,曾任延安图书馆馆长。他看不惯中共整人,1939年脱离中共。总体而言,随着战争的继续,越来越多左翼人士追随中共“信仰”共产主义。

德国哲学博士马克思的理论为何能获得中国激进分子的青睐?似可从共产主义创始人身上找到线索。

11、煽动颠覆的鼻祖马克思

共产主义经典《共产党宣言》的作者马克思、恩格斯都是德国哲学家,是自由资本主义培养的煽动颠覆资本主义的革命者。

马克思(1818-1883)出身德国犹太家庭,1836年就读柏林洪堡大学法律系。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比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专论两位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并于1841年籍此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德谟克利特(前460-前370/前356)是自然派哲学家,“原子论”创始人。伊壁鸠鲁(前341-前270)奉行享乐主义。

恩格斯也是德国人(1820-1895),没读过大学,是自学成才的哲学家,以及关心工人困苦的工厂老板。他1843起在英国曼彻斯特主管“欧门-恩格斯纺织厂”,1845年出版《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恩格斯是马克思的经济支柱,马克思逝世后,帮助马克思完成《资本论》。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在1980年代是中国大陆最高学府社科院研究生院马列理论课的必读教材。

马克思大学时参与激进“青年黑格尔派”,1842年担任激进派报纸《莱茵报》主编,受到普鲁士政府新闻检查;《莱茵报》被查禁后出走法国。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1849年马克思全家被法国驱逐,流亡英国,曾为美国《纽约每日论坛报》写稿。

《共产党宣言》将社会划分为“无产者”与“资本家”两大阶级,宣称“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消灭私有制”。他强调:“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哥达纲领批判》)

这已并非做学问,而是公开鼓动暴力“颠覆政权”。马克思如此恨恶资本主义,似与他的贫困有关。尽管他娶了贵族出身的妻子燕妮,能“剥削欺辱”作为陪嫁的女仆蘅琳,有时却连邮票都买不起,靠资本家恩格斯资助才得以将“共产主义”马克思化。贫困使他能感同身受将工人当作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阶级力量。

马克思的激进主张令他屡遭驱逐,在工运风起云涌的欧洲大陆无安身之所,倒是老牌资本主义英国在1849年为他一家人提供了避难所。那时《共产党宣言》发表已一年多,英国当局并不惧怕,任凭他将大英图书馆作为构建颠覆资本主义的资料库。不仅如此,当局还坐视马克思参与创建工运组织。1864年英国工联在伦敦圣马丁堂召开大会,法国、德国、义大利、波兰、爱尔兰的工人代表出席,成立国际工人协会(International Workingmen's Association 1864–1876)

即第一国际。马克思代表德国工人进入专门委员会。传记作者家西尔维雅·娜萨认为,马克思在英国生活30年,从来没有去过一间工厂。马克思起草的《协会临时章程》宣称,协会目的是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工人阶级政权。

英国当局没有对马克思禁言、没有以涉嫌煽动颠覆政权罪逮捕审判他。马克思死后安葬英国,至今墓地访客不断。马克思曾主编激进刊物《莱茵报》和《新莱茵报》,虽曾被告上法庭,却被判无罪。马克思一生都没有坐过一天牢。试想若马克思生在今日中国大陆:他肯定会被中共禁言,被判重刑,或死在“无产阶级专政”铁拳下也未可知。这肯定是马克思鼓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时始料不及的。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