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欧盟与中国商贸关系矛盾中求生

资料:中国江苏连云港码头一雇员正在指挥吊车从货轮上卸下集装箱

中国与欧洲的商业关系呈现出几个相互矛盾的趋势,一方面北京力求保护自己的国有企业,一方面中国领导人承诺进一步放松管制,希望得到外商投资。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星期三在柏林呼吁共同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同一天,在中国的一个欧洲行业机构担心北京对外国投资者的歧视,并描述出欧洲公司对华投资增长的暗淡前景。

李克强的行程包括访问在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此刻要求确保欧洲对华商业往来互惠互利的政治呼声正在升高。一些欧洲国家要求欧盟制定法律,使他们能够细致审查来自中国的投资,阻止可疑的行为。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何墨池(Mats Harborn)说:“有关这个问题的讨论本身就表明,欧洲对于缺乏互惠的情况很不满。”他说:“我们让中国的投资开放竞争,而我们去中国却要迂回前行,所以这正在欧洲引发政治讨论。”

鉴于这种政治环境,除非中国愿意做出重大的交换,否则李克强此行的议程就显得雄心太大。他正试图说服欧洲领导人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放松对中国商品倾销采取的行动。他还希望欧盟为中国开发的大型客机C919发放适航证书。

设在北京的经济研究公司龙洲经讯研究部负责人托马斯·加特利(Thomas Gatley)表示,北京中央政府通过调整负面问题的清单而设法开放投资领域。但是这些行动并没有具体实施。

加特利告诉美国之音说:“我们看到了在修改负面清单上的一些措施,中国官方在各个细分行业慢慢开放外国投资。”他说,“但是(外国)公司不断发现,当他们试图在这些之前不对外的领域开展业务时,事实上有很多障碍。这仍然是外国公司投诉的实质。“

欧洲企业过去一年来在中国的业绩表现较好。何墨池说,这与政府在2016年的经济刺激计划有关,但很难说这种高增长的情况是否会在未来几个月持续下去。

资本经济公司的中国经济学家朱利安·埃文斯-普理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表示,由于金融机构信贷流量巨大,2016年中国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但这可能不会随着政府打击风险借贷而继续下去。

埃文斯-普理查德对美国之音说,“过去半年的信贷大幅放缓,特别是年初以来,他们一直在相当用力地打击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财务风险。”

中国欧盟商会进行的商业信心调查显示,超过60%的商会成员认为中国经济放缓是令人担忧的首要因素。这是过去几年的重大变化,以前抱怨的主要是中国对外国公司的歧视性对待和监管。

但是,商会的一些成员仍然担心歧视问题,他们认为中国环保执法机构仍然对外国公司比对本地公司要严格得多。

外国企业担心的另一个新问题是中国企业日益增长的竞争力。随着北京实施中国2025计划,推动本地工业使用新一代技术,这些企业的竞争力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罗兰贝格公司的亚洲区负责人之一丹尼斯·杜普斯(Denis Depoux)说,“在中国的欧洲公司承认中国企业越来越具有创新性。与其说这是一个挑战,不如把它当作是一个机会。”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