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为何中国成了Fintech大国?

有些读者可能对于Fintech为何物并不了解,虽然大家都在用Fintech这一新的金融工具。Fintech是Financial(金融)跟Technology(技术)拼在一起的一个新词,如果直接翻译就是“金融技术”,但太生硬,看的人不知其意。通俗的说应该就是“电子金融”。所谓电子金融就是将今天的电子信息技术和金融的有关技术框架结合在一起。

传统的金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金融中介”,银行从储户那里收集存款,再把这些资金贷款给企业。在利息市场化的体制下,银行根据借款企业的信用程度,信用好的,利息就便宜一点,信用差的,利息就高一点,久而久之,有信用的企业,获得低成本的资金,得到长足的发展,信用差的企业,由于资金成本高,发展就会遇到困难,渐渐的产业结构就趋于合理。这是传统金融学的入门知识。

电子信息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应该在美国的加州硅谷附近。这次刚好来洛杉矶出差,这里的电子金融应该说并不发达,他们支付主要是用信用卡或个人支票。我平时生活在日本,虽然日本的电子信息技术也很发达,但在金融领域的运用却可以说很落后。回国出差,在街头巷尾的小卖店里都可以用WeChat pay或Alipay(支付宝)来买东西。那么,为什么在中国Fintech得到如此的高速发展呢?

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源于人们对现有的事物感到不满意。中国的传统金融被国有银行寡头垄断,而现有的银行最不擅长的就是开发新的金融技术和金融产品。一是银行本身体制僵硬,二是银行被监管得没有一点自由。银行无法给大量储户提供小额支付服务。虽然很多银行都开设了网上银行等服务,但那只限于储户管理帐户和理财等基本业务,个人储户每天买东西,其需求很大,但银行不提供有关服务,或者说即使提供有关服务,也很不方便,商家的电子终端可能不对口。而网购的门户网站就很灵活,拥有手机的人只要下载有关软件,开一个帐户,存一些钱在里头,就随时可以上网购物。

第二,中国市面流通的现金中有很多假币假钞,无论是商家还是个人都愿意接受非现金的支付方式(cashless)。以前,没有网上支付方式,中国人的口袋里都装着一些小额纸币或硬币,不便管理。现在有了网上支付方式,很多中国人就告别了毛票、分票以及硬币。

第三,在中国零售业的行业保护主义几乎没有来得及深根,早年零售业由各地商业局统管,但后来在所谓有进有退的改革中,国营资本从零售业退了出来,这样零售业就成了“缝隙产业”。而网购恰恰弥补了这一巨大的缝隙。不仅传统意义上的零售业,就连出租汽车行业也被网上约车和网上支付所席卷。

第四,在中国信用卡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在国外如果你去酒店办入住手续,你一定要提供信用卡,你没有信用卡就说明你是一个没有信用的人,那你需要事先缴纳高额的保证金。但在中国,即使你持有信用卡,商家不一定相信你,所以通常还会要求你提供身份证。而网上支付功能实际源于借记卡(debit card),借记卡不能透支。所以,网上支付功能恰恰弥补了中国社会的信用不足。

那我们再来看看国外的情况。虽然日本人对于现有的金融体系也有这样和那样的不满意,但还没有要离开它的意思。另外,日本的市面上几乎没有假钞和假币,偶尔发现一张假钞,那就成了天大的事,所有电视台都会在新闻节目中报道。在中国除非是警察破获生产巨额假钞团伙,否则电视台是不报的,人们对假钞问题已经习以为常。还有,日本人爱惜货币到了把每一张纸币都整理的整整齐齐放入钱包,硬币呢,每个人都有一个专门装硬币的小钱兜。应该说日本人可能是最不怕麻烦的民族。比如说,日本人去超市买一瓶水108日元,让人吃惊的是日本人居然能从他(她)的钱包里找出8日元的零头。在日本,最发达的支付手段应该是信用卡,有的人有10几张信用卡。所以,Fintech在日本不可能普及和发达。

在美国,美国人很喜欢用支票,那怕大学生都有一个支票本。美国的信用卡也十分发达。虽然美国也有假币,但他们很少用大额现金去买东西。我在华盛顿坐出租,没有零钱,掏出一张100美元的现金付车钱,可司机不收,非要我用信用卡支付。虽然美国也有类似支付宝的apple pay,但基本没有普及。

所以,无论在日本还是美国,网上支付手段实际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支付手段,现有的支付手段足以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而在中国,传统的金融无法全面满足商家和百姓的需求,这样出现的缝隙给网上支付手段以及网上理财、网上投资等等的Fintech手段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今天中国大约有8亿网民,他们大多数用智能手机上网,这一方便的电子信息技术给中国人带来了无限空间。今后的Fintech,以及超越Fintech的网上技术到底会发展到哪个地步,我想没人知道。但是有一点应该是明确的,我们再也回不到没有网络的时代了。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