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我在英国当陪审员的经历

常在英美法庭戏中看到普通公民组成的陪审团,手中无异于握有被告人的生杀大权,一句‌‌“Guilty‌‌”(有罪)或‌‌“Not guilty‌‌”(无罪),便可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些陪审员是些什么人?他们是怎样坐在陪审团位置上的呢?

没想到,我竟然也有机会坐在了陪审团席位上,这个难得的机会让我一窥英国陪审团制度是如何运作的。

地方政府来信

一天,我收到我所居住的英国萨里郡地方政府的一封公函,打开信封,粉色的信笺纸上两个大字赫然在目‌‌“Jury Service‌‌”,中文意思就是‌‌“陪审团服务‌‌”。

久居英国,其实早就听说过公民都有参加法庭陪审团工作的义务,也知道陪审员都是政府‌‌“陪审员召集办公室‌‌”通过选民登记表任意选择的,现在都是通过电脑随选。

陪审团制度是英国司法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陪审团出庭审理的案件,由12名普通公民组成的陪审团从头到尾出庭聆听控辩双方所呈现案情、证词和证据,最后做出被告有罪还是无罪的裁决,然后由法官做出量刑判决。

收到‌‌“陪审团服务‌‌”的信,令我一阵激动,这毕竟是人生一次难得的经历。但是,别忙!公函上说,你适不适合当陪审员还有条件。伴随公函有一张表格和一本小册子,帮你了解陪审团的工作和程序。

是否能当陪审员

虽然英国公民都有参加陪审团服务的义务,但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到陪审团席位上。那么,哪些人不可以参加陪审团服务呢?

首先,公民不满18岁或70岁以上不能参加陪审团服务。另外,不适合参加陪审团的公民还有,如果你是律师,或在警察部门和军队服务也不能当陪审员。相应的还有,如果你有犯罪记录,或正在假释期间,以及精神病患者,听不懂英语,也不能参加陪审团。如果公民在65岁以上,可以要求免去参加陪审团服务。

好了,先填表,你需要在接到公函的一周之内把表格寄回去,由此,陪审员召集办公室来决定你是否符合陪审员条件。

我逐条看下去,一条一条打钩,或画叉,一点也不奇怪,我发现我自己完全符合陪审员条件。值得一提的是,参加陪审团服务是英国公民的义务,如果轮到你了,你没有正当理由而缺席,是要被罚款的。如果有正当理由,例如生病、在海外或工作原因,你可以推迟服务日期,但之后还是要去的。

一次陪审团服务一般是两周,但是如果你参加的案子不能结案的话,那可就没日子了,拖上好几个月的案子也有耳闻。

填好表,寄走之后不到两星期,收到回信,要求我某一天早上九点到我们附近的地方法庭报到。拿着‌‌“陪审员召集办公室‌‌”的公函,我去找我的老板请两周的公假。我知道,工作再忙他也得批准。果然,他叹了口气说,去吧,反正早晚都得去。

亲历陪审团服务

那是个星期一,我按时到了法庭。原以为前来参加陪审团服务的只有十多人。但一名工作人员将我领到陪审团服务等候大厅,我吃了一惊,至少已经有七、八十人等在那里了!后来我才知道,这个法庭大楼里有12个法庭,也就是说,可以有几个案子同时开庭审理,因此就需要很多陪审员。在我服务期间,每天大约有五六个案子。

大家都坐在那里等着。我们被告知,所有等候的人都是Waiting Juror 后备陪审员,那些已经参加某个案件审理的人叫Sitting Juror 在案陪审员。每天大部分案件的开庭时间都是上午10点半,所以,十点半后,相当一部分在案陪审员就出庭去了。

我们新来的陪审员坐在一起,先看一部录像片,演示陪审员工作的程序和规则。例如,如果你发现你认识案件中的被告或原告,必须马上告知工作人员,会让你退出这个案件的审理。

在等候期间,我仔细观察了大厅里的设施和一同前来服务的人。大厅里很舒适,一排排的沙发,摆设很像咖啡厅。大厅的一端有个小餐厅。陪审员们每人都发了一张卡,你可以刷卡吃饭,喝饮料。不过每天的津贴都是有限的,只有几英镑,花多了,自己掏钱就是了。另外到法庭的往返车票或汽油费也能报销。如果你因为参加陪审服务收入受损失,可以凭雇主证明申请小额补贴。

放眼观察前来参加陪审服务的人,很有意思。英国虽然是一个有社会福利保障的国家,但仍然是一个阶级分明的社会。从人们的穿着举止,还有口音,就可以看出一个人是来自哪个阶层。而在陪审等候大厅里,你可以看到各色人等。有的人看上去像衣冠楚楚的爵爷,有的看上去像刚刚下班的搬运工,有的像家庭主妇,有的像大学生。我自己不必说是华裔,除了大多数是英国白人之外,还有若干黑人和南亚人。点名的时候能听出欧洲其他国家的人名,什么斯基,维奇等等。

大家都是新来的,谁都不相识,所以几乎都在埋头看书。坐在我旁边的女士说,她是中学教师,也是第一次来参加陪审服务。没过十分钟,她就听到自己的名字,于是起身去参加一个刚刚开庭的案件。我继续等着,一直到午饭过后,才听到我的名字,同另外11个人一起,到5号法庭参加一个案件的审理。

可惜的是,所有参加陪审团服务的人,都不能透露所参与审理的案件。我只能说,那不是一件谋杀案或任何惊险复杂的案件,但是,也出庭审理了两个星期。就像在电影里看到的那样,我和其他11名陪审员每天按时出庭,认真听取和审视原告和被告双方的证词和证据,认真讨论,最后对被告是否有罪进行表决,尽一个公民的义务。

这段难忘的经历,使我对英国的司法制度所赋予公民的神圣权力深为感慨。

延伸阅读:

腾龙:漫话英伦街上拉来一个陪审员

一个英国老太提着一兜水果蔬菜走出超市,被人拦住:‌‌“劳驾,您能救个急,跟我到法庭加入陪审团么‌‌”

英国的法庭我没上过(但愿这辈子没这个缘分),对法庭的概念,都是从电影电视剧的画面中得来的。

印象最深的,不是带着卷毛头套端坐高堂的法官,不是伶牙俐齿把死人说活把活人说死的律师,而是陪审团。

12 个男女,或是大学教授,或是无业游民,或是芭蕾舞女,或是饭馆跑堂,一言不发的坐在法庭一角。到最后,陪审团代表一句‌‌“有/无罪‌‌”,被告的命运就决定了。

日前在一个英国地方法庭上发生的一幕,甚至比电影电视还富于戏剧性。21世纪的今天,一个英国法官又给传承千年的陪审团制度‌‌“谱写‌‌”了一页新的篇章。

‌‌“上街拉夫‌‌”

在萨利斯伯里皇家法庭(Salisbury Crown Court)上,一桩性侵案的审判就要开庭了,主审法官Andrew Barnett才发现,陪审团凑不够人数。

法庭的陪审团由法官从一个14人的‌‌“陪审团成员候选库‌‌”中最后选定12人组成。候选库中,一个人与被告认识,一个人与办案的侦探认识,另一个人病倒了,法官临时缺了三个陪审团候选人。

其实,Barnett法官碰到的这种尴尬时有发生,通常是陪审团成员与案子有利益冲突或个人意外,如生病或家庭变故等。

遇到这种情况,法官只好宣布延迟开庭,等新的陪审团组成后再择日开庭审判。

Barnett 法官显然是个急性子,不等,怎么也得把人给我找够,今天就开庭!他差遣法庭书记员到大街上‌‌“拉人‌‌”,找志愿者临时顶缺。

刚出超市的老太太、骑车的过路人、街边长椅上的读报人…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找够了愿意临时拿出一个星期(预定庭审5天)参加陪审团的志愿者。性侵案审判如期开庭。

‌‌“老皇历‌‌”

问题是,法官能这么干么?Barnett法官还真是依法办事,从街上临时‌‌“拉夫‌‌”是有确凿的法律依据的。

英国《陪审团法案1974》第六章里,有一条称作‌‌“praying a tales‌‌”(传神的翻译就是‌‌“上街拉夫‌‌”),它允许法官在法庭所在的建筑范围外临时征召陪审员顶缺。

启动‌‌“praying a tales‌‌”,应该是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Barnett法官审案遇到的情况是否属于‌‌“非常特殊的情况‌‌”?有商榷的余地。

英国司法办公室的发言人说,‌‌“praying a tales‌‌”是传承下来的‌‌“老皇历‌‌”,罕有应用。他确认,据他所知,没有法官‌‌“临时拉夫‌‌”的先例纪录。

陪审团与‌‌“诸葛亮‌‌”

英国人发明的‌‌“陪审团裁决制度‌‌”(trial by jury),最早可以追溯到刀耕火种的盎格鲁-萨克逊人时代。

盎格鲁-萨克逊人的司法概念萌芽,即如果有足够的村民街坊站出来发誓被指责的人是无辜的,他/她就可以免予处罚,是‌‌“陪审团裁决‌‌”(trial by jury )的源泉。

1215年约翰国王签署的《大宪章》,第一次明确了‌‌“陪审团裁决‌‌”的法律地位。《大宪章》中申明:‌‌“一个自由的人不能被囚禁…除非他的同类做出这样的判断‌‌”。

一个被指控的人应该享有‌‌“由陪审团裁决的权利‌‌”(the right to a trial by jury)不但是支撑英国法律大厦的基石,也可以说是英国给文明世界和世界文明最大的贡献之一。

‌‌“陪审团裁决‌‌”制度当然也有让人着急上火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是陪审团员的挑选费时费钱。

陪审团成员的挑选是随机抽签,承担陪审团员角色,是一个英国公民的法律义务。但是,如果有特殊理由,比如突然患重病或家庭变故等,他/她可以要求豁免或推迟。

12个陪审团员终于敲定了,也不一定能顺利把案子审到底。有些案子一审就是数周甚至数月,在此期间,如果有陪审团员出现了利益冲突或其它原因需要被更换,庭审就要受影响甚至被迫推倒重来。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涉及金融、医学、IT等行业的案子的专业知识要求很强。

因此,近年来一直有改革陪审团制度的呼声。有人建议,一些小偷小摸鸡毛蒜皮的案子,不要陪审团,由法官定夺。专业性很强的案子,由法官选择专家小组代替陪审团。

在旁观者眼里的‌‌“鸡毛蒜皮‌‌”,在当事者眼里可能是天大的事。至于‌‌“专业性‌‌”,中国有句俗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何况是12个?而且不只是‌‌“臭皮匠‌‌”?

如果真的不幸被带上法庭,你是愿意把命运交给法官大人或‌‌“专家小组‌‌”,还是交给12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我绝对选择后者。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