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关于中朝边境的划分问题:都是“友谊”惹的祸

最近中朝紧张,有人提起金日成说东北是朝鲜的事,于是也提到了白头山的事儿,这事儿一般人不知道咋回事具体原因。昨天那个贴被删了,天佑不知道为什么?天佑现在跟大家说说这里面的一些细节。中朝以鸭绿江和图们江为国界早在明代中期就被确定下来一直延续至今的。明与朝鲜边界图,清晰的标明了中朝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朝鲜也从来没提出过异议,因为当时他们是明朝的藩属国。

《清史稿.朝鲜》对此也有明确记载:“(康熙)五十年五月,帝谕大学士曰:长白山之西,中国与朝鲜既以鸭绿江为界,而土门江自长白山东边流出东南入海,土门江西南属朝鲜,东北属中国,亦以江为界。”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派雷孝思等传教士赴东北绘制地图。传教士们自5月开始至12月,绘制出了《盛京全图》、《乌苏里江图》等。然而,康熙帝认为《盛京全图》中中朝边界“鸭绿、土门二江之间地方,知之不悉”(如下图),乃派乌喇总管穆克登往查边界。据《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年(1711年)五月癸巳条和八月辛酉条记载:康熙帝谕令穆克登前往调查鸭绿江、图们江边界和长白山地区,要求他溯鸭绿江而上到达长白山,再调查土门江;还谕令他在第二年(1712年)春前往调查,如果遇到道路不通处,可以“令朝鲜人供应”。

于是,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穆克登率部与朝方官员共同查边,5月15日,在长白山分水岭鸭绿江、图们江两江源头立碑,碑文注明“乌喇总管穆克登奉查边至此审视,西为鸭绿,东为土门,故于分水岭上勒石为记。康熙五十一年五月十五日”照片拍摄于1920年代,该碑已于1931年遗失。1957年8月勘察时,于天池东南方约5公里,西接大旱河,东邻黑石沟的地方发现立碑的碑座(《中国测绘史第三卷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989》测绘出版社,2002年版,第617页)

在此次查边中,穆克登在天池以东百余里的地方寻找图们江水源,并以图们江最北边的一条支流——即红土水或称红土山水(今赤峰、圆池附近)——为图们江正源。然而,从穆克登碑到红土山水一段有断流部分,由于河道干涸,两岸草稀土平,不易辨认边界。因此就和朝鲜接伴使朴权商定在图们江江源地带数十里不见水痕地带,设棚立标。这是最早勘定的中朝边界。(《康熙年间穆克登立碑位置再探》《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六期)在立碑的同时还绘制了《白山图》(首尔大学奎章阁收藏的《舆地图》中)

1712年定界时由清朝画员绘制的《白山图》(红线为穆克登勘界时的路线),古4709-1。图的右上端有如下题记:“康熙五十一年我肃宗三十八年·壬辰穆胡克登定界时所模·朴权定界使”,说明该图是1712年穆克登定界时绘制山图的韩方模本。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的左上端有长白山天池,标示为“白头山”。定界碑立在天池东南,其西边标有“鸭绿江源”四个字,东边标有“土门”二字,碑的下方标有“江源碑”三个字,表明这里就是鸭、图二江的发源地。(红线为穆克登勘界路线,蓝色为当时所认为的鸭绿江、图们江、松花江主流)。此外,立碑处的西南还有“小白山”,往东有“妍芝峰”、“大角峰”,再往南有“虚项岭”,往东有“三池渊”,再往东有“长坡水”等。从虚项岭、三池渊一直到长坡为止。从三池渊再往南有“甫多会山”,往南有“缓项岭”,再往南一直到达镜城“长白山”。以上所举的山脉,自天池向东南方向展开,构成了鸭绿江、图们江两大水系的天然分水岭,其两边分别有鸭、图二江的支流向东西两边分散流去,逐渐汇聚成为大河。

由于长期以来中朝双方此地疆界含糊,穆克登此次定界,明确了如下几点:

1、中朝双方进一步确认了鸭绿江、图们江为双方界河;

2、穆克登碑确认了天池在中国境内;

3、穆克登提议图们江源潜流(干涸)处设立界栅,朝鲜方面赞同并予以实施,中朝双方明确了中朝图们江源部分疆界的实际位置。

这次勘界后几十年,双方又进行过两次勘界,但从争论过白头山的事儿,因为白头山本来就是中国的。在这两次勘界中,中方本来要求以红丹水划界,然而,朝方提出红丹水北面的长坡有朝鲜居民百余户,已有百余年历史,朝鲜还在长坡设置了社仓。1887年12月,中方经光绪帝批准,退至石乙水为图们江正源,要求以小白山和其东麓发源的石乙水划界。下图为中方绘制的《中韩交界图》,图中可以看出从小白山到图们江沿线分别树立了“华、夏、金、汤、固、河、山、带、砺、长”十座界碑(但据考证考证此碑为中方拟设而未树)

到了1909年(宣统元年),日本占据朝鲜后,中朝开始了第二次划界,中日签订的《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再后来,满清覆亡。由于《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是由满清政府和日本方面签订的条约,因此也受到了中朝双方的质疑和否定——都认为是日本人强加给本国的不平等条约,并且不约而同地开始了“地图开疆”!下面的地图都是中朝双方自己弄的。

虽然双方在地图上吵得不亦乐乎,但清亡之后,民国初建、北洋更迭、一直到张少帅改旗易帜蒋总裁一统江湖,你方唱罢我登场,内乱不已,中国政府方面不仅没有对该地区实施有效管治,甚至也顾不上采取有效措施与日(朝)方就边界划定展开协商,或者提出抗议。

而朝鲜方面呢,由于占据地缘优势,在日本人支持之下,大量朝鲜边民延续自清朝开始做法,大量涌入中朝双方争议区垦荒定居。仅1937年,长白县的朝鲜移民就达到4257户,人口增至24349人。同时,咸镜道的惠山和茂山两府官员开始管辖此地区,征收赋税,勒管边民。

“九一八”之后,东北沦陷,国民政府对此不仅没有采取有效行动捍卫国土,甚至还与日本人签订了《塘沽协定》,在事实上承认了长城是中国与日本扶持的伪满洲国的“国界”,朝鲜和东北(伪满洲国)均成为日本的附属国,终使长白山地区成了朝鲜势力范围。即便是这样,白头山依然是满洲国的,白头山以东也是以红土水为界的。所以,有人老骂日本人,至少在这方面,人家没害满洲国。

到了1956年,国际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英法联合以色列发动中东战争入侵埃及;二是波匈事件苏联出兵匈牙利。面对国际上大国动辄以武力解决问题,一些小国吓得不轻。当时,缅甸领导人就坦率地说:“缅甸对中国确实有些害怕,因为缅甸是个小国,中国是个大国。”“我们对于大国是恐惧的。”(《毛泽东外交文选》,第177、302页),甚至连越南这样的社会主义盟友国家对中国都有疑虑。

周恩来对此曾这样讲: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家不信。一些亚洲国家很担心,认为大国必然扩张。所以要用实际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争取和平共处。同时,周提出要在十年内努力解决同邻国的边界问题。1958年7月16日,外交部关于边界委员会工作问题的报告中提到:“周恩来总理所提出的准备在五年至十年内陆续解决未定边界是适宜的”。所以,在边境划分问题上,中国一般都尽可能满足邻国的要求。

既然中国这个态度,于是,金日成派人来华,提出分天池一角的要求,说什么天池是伟大的金日成将军革命事业的发源地,希望中国能理解朝鲜劳动人民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等等。朝鲜这么一说,毛泽东考虑到他跟金日成的友谊,大手一挥,马上切了天池一半过去,分水岭东侧的三座山峰也跟着一道送了出去。看下图:

至于现在的巡逻线,看图吧,我就不说啥了。

我们能说什么?至于人家说东北也是朝鲜的,金日成说是毛泽东答应他的,估计他是胡扯吧。毛泽东那么伟大,咋会把国土轻易送人?送了你白头山就够意思了,还送东北?做梦吧。

总之,中朝所谓的领土纠纷完全是毛泽东跟金日成的所谓的“友谊”惹的祸,且不说毛泽东应该坚持清政府的主张,即便不坚持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主张,按照日本人划定的满洲国和朝鲜国境线,中方也不会吃这么大的亏啊!

很多时候,“友谊”是靠不住的,还是法律和条约来得实在。当然了,毛泽东的想法很多时候是我等小民理解不了的,在他的眼里,国土往往没有“友谊”重要。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