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一带一路”:关于消化过剩产能的误区

北京的“一带一路”峰会结束了,世界上那些最重要的经济体不约而同地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计划保持距离,这难免令中国领导人感到尴尬,但是中国的官方媒体仍然在会后开足马力宣传“万邦来朝”的盛事。当然他们的文章主要是给中国普通民众看的。不少外国媒体说了些批评的话,但是又能如何?中国的媒体和互联网管制保证能够将它们隔离在普通民众的视听之外。

客观讲,中国的“一带一路”的确不是一个明智的经济计划。无可否认,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计划带有十分鲜明的国际政治考量,希望因应地缘政治的变化,通过这个计划的实施来彰显其国际领导力。但是它毕竟是一个以投资、贸易为基础的计划,因此它在政治上的成功有赖于其在经济上的成功。问题是,这个计划不符合经济学常识,前路充满了荆棘,成功的几率不大。

在诸多经济目标中,通过“一带一路”来消化中国的过剩产能是一个重要考量。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是政府控制市场,这种模式无可避免地导致了经济结构的扭曲,其中包括大量的产能过剩。通过推动向沿途国家出口过剩的产能正是中国推动“一带一路”的一个重要动机,计划的制定者以为,沿途国家有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这样便能消化掉中国的过剩产能。

这是一种对过剩产能和市场供求关系的错误认识。所谓的产能过剩固然指的是市场上的供给大于需求,但是这个需求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需要,而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例如,中国钢铁产能大量过剩,但这不意味着中国不需要这些钢铁,中国的城镇化过程、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需要大量的钢铁,只是需要钢铁的地方没有购买钢铁的能力,没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不等同市场的有效需求。

不仅钢铁,还有水泥、造船、机械加工等,中国不是不需要这些产品,而是需要这些产品的地方、企业或者个人没有支付能力去购买他们,这样便造成了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脱节。假如供应商不计成本地将这些剩余产品无偿送给需要者,他们就无法收回为了生产这些产品所支付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成本,包括劳动者的工资、购买厂房和其他生产资料的资金以及投资者期待的合理回报。

假如供应商或者生产厂家无法收回生产成本,生产便难以为继。长期以来,中国厂家之所以在产品无法销售的情况仍然继续生产,从而造成日益过剩的产能,这主要是因为各级政府的干预,尤其是政府对大量国有企业给予的特殊的资金供给。而这种宽松的资金环境,不仅纵容甚至鼓励了没有效益的生产,同时也形成了货币超量发行、银行坏账累计等系统性金融风险。

那么,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方案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只要看看是哪些国家和地区对北京峰会、对一带一路充满热情便不难理解。他们大都是一些困难缠身的贫穷国家,需要基础设施建设,如同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需要基础设施建设一样,但是他们没有支付能力,因此无法为中国过剩的产能买单,他们所希望的是无偿得到其所需要的中国产品。

产能过剩是中国企业所面临的诸多困境中的一个,产能过剩只是表象,市场缺乏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才是实质。这个问题显然无法通过吸纳那些购买力低下的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得到真正的解决。正因为如此,通过“一带一路”来消化中国过剩产能只是一种似是而非的一厢情愿而已,它是不符合经济学常识,也是无法实现的。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