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频率找对了,陌生感就没了

多年前,当我读到那首名叫《长干曲》的诗时,忍不住笑了起来,整首诗是这样的:‌‌“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相问,或恐是同乡。‌‌”这位姑娘不仅胆大,而且还深谙沟通技巧啊,她跟一位陌生男子搭讪,问人家:‌‌“公子您住在什么地方啊?我家住在横塘。听到公子您的乡音,我就停下船来问问,我们可能是同乡呢。‌‌”

大家可以脑补一下画面,相当和谐吧?从一个共同点切入,这就是消除陌生感非常好的方法。这位古代女子听到了对方熟悉的乡音,就果断抓住共同点‌‌“老乡‌‌”,开始跟人搭讪,这样显得合情合理,也不会被人认为轻浮,情商真高。

古人似乎都深谙这个道理。比如鲁肃去见诸葛亮,一个吴国一个蜀国,两人可是敌人啊,诸葛亮能不心生防备吗?

这见面第一句话怎么说就很重要了,将会直接奠定谈话基调。人家鲁肃是这样说的:‌‌“吾,子瑜友也。‌‌”只有五个字,马上营造了一片和谐氛围。

为什么呢?原来这个‌‌“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鲁肃的意思是说,我鲁肃,是你亲哥哥的好朋友。关系一下子就拉近了吧?既然是亲哥哥的好朋友嘛,即便不是自己人,至少不会坑害自己吧,敌意是不是马上减轻很多?

所以,别看拉关系攀亲戚似乎很‌‌“俗‌‌”,它有它的用处,而且是大用处,里面蕴含了朴素的智慧。没办法,谁让陌生人之间很难信任呢?我们必须想办法向对方证明‌‌“我对你没有恶意‌‌”,或者‌‌“我们是一路人‌‌”,以此来消除戒心,为接下来的交流打好基础。

于是,‌‌“寻找共同点‌‌”就非常重要了,因为几乎所有人最在乎的都是她自己。考虑问题的时候,也总是以自己为参照物,跟我一样的就是好的,即便不好,至少我们有一样的毛病,这也是一种亲切感。

比如你是山东人,天天吐槽自己的家乡高考难于上青天,真该减少一些人口。可是你新结识了两个人,一个来自山东,一个来自山西,你天然地会对来自山东的心生好感,因为,他是‌‌“我们山东人‌‌”啊,不是‌‌“你们山西人‌‌”。不管什么时候,一用上‌‌“我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就迅速拉近了?自己人的感觉就呼之欲出。

同样道理,不管是同乡、同学、同事,还是校友、亲戚的朋友,或者同一年生的人,喜欢同一个明星,童年爱看某一部动画片,都去过某个景区旅游……所有这些能让你跟另一个人用‌‌“我们‌‌”指称的人或事,都是拉近关系的好话题。

可是,怎样才能找到共同点呢?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大家都玩过‌‌“找不同‌‌”游戏吧?你需要拼命从几乎相同的两幅画中找出不同点,而现在要反过来,从两个看起来几乎完全不同的人身上,找出相同点。

那么这时候你除了仔细看,还要认真听、迅速猜。先说看,从发型、衣服、身材到饰品,都可以寻找共同点,比如你们都拿着同一颜色的包,你们都是近视眼,你们都染了发。

但是假如你们撞衫了,这个共同点就有点太大了。你懂的,女性一般都很介意跟人撞衫,你还是不要去自讨没趣聊这个共同话题了。

外在的共同点不一定多,关键还是内在。比如你的籍贯、毕业的学校、所在行业、兴趣爱好、旅行经历等,都可以寻找出相同或者相似的点。从这个点切入,把话题展开以后,再聊下去就会越来越顺畅。

如果你和眼前的这个人实在找不到共同点,那么,如果你们都有孩子,就可以聊聊养育孩子的酸甜苦辣,我相信你一定能引发不少共鸣;如果你们在同一个城市生活或者生活过,也可以谈谈对这个城市的印象,吐槽一下交通物价,都是能引发共鸣的话题。

总而言之,我想表达的关键就是,在跟陌生人一开始交谈的时候,尽量先从双方的共同点开始谈,这样既能减轻对方与陌生人谈话的抵触情绪,还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在接下来的交谈中,通过观察、提问、互动,也要注意挖掘这些点,并且迅速抓住,一点点加深彼此的亲近感,这是和陌生人沟通中的黄金法则。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