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被误读的长城

玉门关外汉代长城当谷燧,1903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曾在此发掘出大量汉简。

西出敦煌,便是大漠戈壁,满眼的昏黄,只有骆驼草在诠释生命的顽强。没有同伴,小车在公路上孤独地卷起沙尘,让人想起法显在《佛国记》里的记载:天空没有飞鸟,地上没有走兽,留给行人前行唯一的记号就是人畜的尸骨……直到一道炫目的金色很突兀地出现在眼中。

这是一段残破的城垣,距玉门关遗址约四公里,残高三米,用黄色的夯土夹杂着胡杨、红柳的枝条垒砌而成,是目前我国保留最完整的汉长城。

汉长城在莽莽戈壁滩已矗立了两千多年。曾经,它北临疏勒河,西至今敦煌市西端的湾窑墩,东连玉门关,然后出敦煌至金塔分道,一条沿弱水北通居延,另一条顺黑河入永登再渡黄河入宁夏。这条由塞、障、亭、燧组成的军事堡垒,在荒凉的河西走廊绵延千余公里,以其雄壮和坚固,有效遏制了居于北方大漠的匈奴人南下劫掠的铁蹄,让中原王朝的使团、商队、旅人得以在古丝路上畅通无阻。

顺着残垣走下去,几十米开外还有一座数米高的烽燧——当谷燧。烽燧前不远处有一堆嶙峋的“化石”。它叫“积薪”,是被大漠风沙“石化”的柴禾。两千年前,戍卒们用它来点燃烽燧。根据汉制,凡望见敌人入塞,一人以上者,白天两烽煨烟,夜晚两烽举火;而望见敌人入塞,千人以上者,白天三烽煨烟,夜晚三烽举火……

预警、防御,是世人对长城功用的共识。

古中国人喜欢在边境线上修筑烽燧、城堡、要塞等军事设施,由城垣连通,即是今天我们所知的长城。从战国到明朝,更有研究者以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便是长城第一次被史籍记录。可以肯定的是,华夏民族大规模修筑长城,应在战国时期。那时,北方的秦、赵、燕三国面临戎、狄、胡、匈奴等游牧民族的威胁,所以,往往筑长城以防“胡”。

游牧民族生产方式的单一性决定了他们需要用劫掠的手段来满足生活所需。而在马匹是最迅捷交通工具的古代社会,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在战斗力上自然远高于俯首耕田的农耕民族。于是,以农业为主的华夏民族想到的防止游牧民族劫掠的最好方式便是长城。

战国、秦汉时期的长城一般三四米高,能够有效地迟滞骑兵部队的冲锋;而烽燧、要塞等设施大多据水源地而建,在干旱缺水的大漠戈壁中,控制了水源便是控制了人马的生命线。于是,在中国人的历史常识中,逶迤横亘于北方的长城是文明的农耕民族和野蛮的游牧民族间一道鲜明的壁垒,是华夏民族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的有效军事防御设施。然而,当代越来越多的学者相信,至少在战国以及秦汉时期,华夏民族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的军事扩张和领土扩张。

根据《史记》的记载,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可见,赵武灵王是在打败林胡、楼烦两个北方少数民族之后修筑长城,以将其领土纳入自己的版图。秦、燕亦是如此。秦灭戎,在新占领的黄河河套地区筑长城;燕则以武力退东胡千余里后筑长城……

到了西汉时期。西汉王朝自建立,便一直遭受北方强邻匈奴铁骑的威胁和凌辱。而在战国和秦王朝时期修筑、连通起来的长城在御敌于外上,作用似乎并不显著。汉文帝时,匈奴铁骑的兵锋甚至两次直逼汉都长安,举国为之震恐。

经过文景二帝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汉王朝国力雄厚,并发展起了足以击败匈奴的强大骑兵部队。这个时候的汉军北击匈奴,无论是在漠南与匈奴骑兵激战,还是西取河西走廊,几乎都是以赵、秦时期的长城为出击的主要据点。

公元前121年,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在春夏两征时为匈奴疆土的河西走廊,迫使河西匈奴军降汉,第一次将河西走廊纳入华夏民族的版图之中。也就是在这一年,汉武帝开始在广袤、荒凉、罕有人迹的河西走廊修筑汉长城。从公元前121年到公元前101年,用二十年的时间修筑起的汉长城“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每一燧、每一城都需要戍卒。这些戍卒多是带罪之身,或者被人为界定成贱民。他们也许是因为饿极了在长安的街市上偷了一块胡饼,也许是因为生活窘迫不得已入赘岳父家中,于是,被发配边关。

即使在交通便捷的今天,走在戈壁之上,呼吸着大漠的风沙,仍会有椎心的寒荒之意。更加无法想象,两千年前,这些被迫抛家别子的人,远戍于长城孤寒的垛口,眼望着天空同样孤寒的月,心中会是怎样一口无法烘暖的冰窖。他们至死都无法再回家,而史册上,也永远不可能出现他们的名字。

这些戍守边关的将士唯一能做的就是操练、换防、巡逻。而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军事活动,有效地威慑和驯服了河西走廊的原住民,将这些本不属于汉王朝的领土逐渐转化成了整个华夏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两千年来,我们也许一直误读了战国秦汉时期华夏民族的统治者修筑长城的真实意图。他们是怀着军事进攻和领土扩张的目的,在自己的军队进入外族领土之后,为驱逐和兼并这些游牧民族而修筑了长城。

两千年后,古老的城墙仍在,而我们,俨然成了困在城墙中被威慑、驯服的原住民……

1907年斯坦因探险队拍摄的汉长城与今日对比,由于人迹罕至,气候干燥,可见长城保护尚好,变化不大。

汉代长城遗迹细节,可见其就地取材,以红柳、芦苇等植物的枝条为地基,上铺土、砂砾石再夹芦苇层层夯筑而成

玉门关外汉代长城遗址附近的用于点烽火报警的“积薪”,经过2000多年的时间,凝结在一起,坚如化石。

(文:莲悦;图:郝吾辈)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