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倭刀PK中国刀(1/3)

唐直刀

倭刀在中国又称为武士刀,日本刀。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倭刀就是日本侵略军的象征,也是日军肆意屠杀中国平民的可耻武器。

曾经有段时间,少数日本人和网上的大和崇拜者把倭刀的作用夸张到极点,似乎每把都是削金断玉的倚天剑。实际上,倭刀只是一款优秀的冷兵器,相对其他优秀的冷兵器来说,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在抗战的艰难过程中,中国传统的大刀曾经多次和倭刀交手,并没有落丝毫的下风。

倭刀起源于中国

倭刀的起源有各种说法,日本学术界也争论不休。有一点是各方面都肯定的:日本的倭刀在诞生的初期,曾经受到过中国唐直刀的巨大影响。

中国在汉朝之前,士兵装备的短兵器大多是类似于罗马兵团一样的长剑。这是大集团军事作战的需要。

大家都知道,在古典时代、封建时代,数万乃至数十万人的大兵团作战中,剑一类的武器远比刀有效得多。在使用同样力量的情况下,一剑就可以将敌人刺死,可以轻松刺穿厚重的铠甲,而这样的力量如果是用在刀上,往往只能将敌人一刀砍伤。长剑在实战中远比刀更为实用。

经历了汉朝几百年稳定的发展,中国内部的战乱趋于平静。但边境游牧民族的骚扰,却日益加重。

对于机动性极佳的十万匈奴骑兵,传统的大汉步兵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匈奴骑兵避实击虚,来去如风。一旦见势不妙就飞速撤退,大汉强大的步兵是无法追上的,也就无法有效的歼灭他。

想歼灭匈奴骑兵,只能采取以骑破骑的方式。大汉在数十年的时间内,大力发展自己的骑兵部队。

数以万计的大汉精锐骑兵很快脱颖而出。他们除了和匈奴骑兵一样勇猛善战以外,还装备着当时匈奴人难以企及的各种精良的武器。

大汉骑兵装备了先进的汉制弓弩和各种精良的马上长兵器。除此以外,他们还将骑兵佩戴的剑,改为的更适合马上作战的长刀。

在骑兵作战中,大多是使用长矛一类的长兵器。如果能使用到刀剑,一般都是激烈的近战。在马上的近战中,相对于长剑的刺杀,刀的劈砍不但更为灵活,还可以借助马的速度,弥补步兵最为缺乏的挥刀力量的不足。优秀的骑兵在高速奔跑的马上,一刀就可以把人从头到脚劈成两半。

同时,由于刀的背较厚,在和其他武器的对抗中,刀较之于剑,更不容易折断。

另外刀的制造工艺比剑简单得多,造价自然更低廉,更符合大规模装备部队的需要。

随着大汉骑兵的发展,中国制刀技术也飞速进步。

经过汉后几百年的实战洗礼,特别是五胡乱华时代胡人骑兵的肆虐,中国的制刀技术稳步提高。到了唐朝,中国的以直刀为代表的制刀技术发展到了一个顶峰。

大唐是特别注重骑兵和骑兵装备的一个时代,李世民自己就是骑兵出身的出色将领。大唐在除隋乱,荡平强大突厥铁骑的战斗中,都大大发展了唐骑兵的直刀技术。

在唐朝的骑兵中,直刀的装备数量高达百分之三十。

唐朝的直刀不同于汉朝的大刀。它的特点是添加了防止敌人刺伤持刀手臂的铁制护手,还有就是唐直刀的刀尖非常锐利——这就使得唐朝直刀除了和汉朝大刀一样可以劈砍以外,还可以用作剑一般的刺杀,增添了刀的攻击手段。

这些都为之后的倭刀所仿造,并且流传至今。

大唐直刀的制造技术非常高超,堪称是一款艺术品。它的刀刃采用优质钢制造,制造技艺极为精致。一个唐直刀的成品,一般经过三十次左右的反复锻造。它是一款非常可怕武器,任何铠甲也无法阻挡,非常适合唐朝日益强大的铁骑。

而日本,早在中国的汉代就通过朝鲜获得了一些汉刀并开始仿造。到了唐朝以后更是开始全面学习唐朝的各项文化技术,自然也包括制刀技术。

公元794年,日本桓武天皇迁都到京都。为了祈求能永世和平,把这个新首都叫平安京。从这个时候开始到之后大约400年之间都是日本所谓的平安时代。在整个平安时代,倭刀并不是现在大家现在普遍见到的弯刀,而是酷似于中国唐朝直刀。

日本考古界挖掘出的这个时期的倭刀,比如正仓院的金银钿庄唐长刀,四天王寺的丙子椒林剑七星剑,基本都是从中国购买来的。

这段时间中国的刀剑制造技术,远远高于日本。日本贵族以拥有一把舶来的中国刀为特殊的荣誉。连当时的日本天皇也作诗道:骏马还是日向的好(日向是日本地名,古时以出产名马闻名),刀剑还是吴国的精。(吴国泛指中国东南沿海一带)。

除了购买以外,日本工匠也利用引进的中国技术制造了一批中国直刀的仿制品,起名为唐大刀。

可以说,日本倭刀早期的雏形,基本就是单纯仿造中国唐直刀,没有自己的任何加工,只是到了后期才开始自身演化。

日本平安时期的结束和中国内乱的兴起,中日的联系逐步断绝。倭刀逐渐开始脱离唐直刀的范畴,开始了自己的演化。

随着镰仓幕府的建立,武士阶层开始蓬勃发展,之后几百年大名之间的征战,又对武士的佩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日本古代的作战方式和中国有很大的不同。相比中国动辄数万数十万人的大规模战争,日本的战争规模要小的太多。

日本领土面积狭小,古代还需要大量农民从事很费人力的稻谷种植。所以对于日本古代的封建地主大名来说,农民和土地都是宝贵的财富,不能随意损失掉。大名之间的作战,一般不驱使大量农民参加,而是使用大名专门养着的职业军人——武士参加。同时大名之间的战争,一般的日本农民也不关心,因为他们只要按时缴租给胜利者,就不会被战争波及。

这和中国大陆频繁的民族之间战争,动辄一个数十万的民族被斩尽杀绝,截然不同。

日本的情况,比较类似于欧洲封建领主,武士也很类似于欧洲封建领主所养的职业军人——骑士。

日本战国时代的前期和中期,大部分战斗的规模都在数百人之内。如果双方能够各出动上千武士,就算是大战了。

像战国最为著名的大战之一——三方原战役,号称风林火山的武田和北条的联军不过2万人,而大名鼎鼎的织田信长和德川的联军只有1万人左右。这种规模的战役,翻翻中国的历史随处可见。对于日本来说,这就已经是惊人的大战了。

随着武士制度的建立,日本作战方式逐渐朝着专业化战争发展。

由于大名下属的武士数量不多,就必须以质量来取胜。

武士为世袭制度,一生的唯一目的,就是练习各种杀人和作战的技巧。所以武士有充足的时间,练习各种刀法骑术。

当然,除了单纯通过技艺提高武士的战斗能力以外,对武士佩戴武器的要求自然也水涨船高。

相比有着各种丰富矿产资源的中国来说,日本的各种资源极为贫乏。日本自古并不缺乏有技术的工匠和悠长的时间,但是优质的钢铁资源却是比工匠和可以容忍的制造时间还要珍贵的。

日本的工匠非常珍惜每一块可以冶炼的好铁,并且使用自己的高超技艺将它做成最好的武器。

日本的工匠有的是时间,缺少的是能够制成好刀的资源,他们不敢浪费哪怕一小块好铁。

同时,随着武士作战由步战变为马上作战,更为适合马上劈砍的日本式的弯刀就形成了。

倭刀逐步由唐朝的直刀变为有弧度的弯刀,还很快形成自己的风格并且固定下来。

从此,倭刀在几百年的时间内,在中国唐直刀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改进和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造工艺和样式,并且沿用至今。

倭刀的制造

可以说,倭刀的制造工艺之复杂,远远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同类武器。

倭刀与其说是一款优秀的实战武器,不如说是一件精细的工艺品。

一把优秀的倭刀刀身闪亮,弯曲的造型非常优美。刀锋极为锋利,而且刀身坚固,其独特的造型非常适合砍杀。其锐利的刀锋甚至可以用来剃须。

倭刀品质的优越,是以巨大的人工作为代价的。

萨沙一直认为如此复杂的工艺对一把实战的武器来说是很不实用的,无法有效的用于大规模实战。

对于一款用于大规模战争的军事武器来说,实用二个字是最重要的。

这要求实战兵器的制造工艺不能过于复杂。过于复杂的工艺,需要高超的工匠和很长的制造时间。这不利于战时兵器的大量消耗和补充。

比如赤壁一战,魏吴2国就损失了十多万人,兵器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同时,复杂的工艺导致制造兵器成本的急剧上升。这也许对于日本小规模的战争没有什么,但是如大宋、大明动辄上万把兵器的补充量,这样高昂的成本即使是大国也是无法承受的。

制造一把传统倭刀,需要一个工匠和三到四个副手花费二个月左右的时间。

它的复杂制造工艺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一)初期炼铁:工匠首先在铁矿砂中放入适当的石英粉和木炭粉,然后送进熔炉冶炼。这一期间需要工匠的副手(一般是年轻力壮的学徒)不断的使用手拉风箱,持续的冶炼。这是很需要体力的活,靠手拉动风箱是极累的。这样大约经过整整三个昼夜的时间,把铁矿砂融为条状的生铁。

(二)重复冶炼:工匠将条状生铁打碎,再次放入石英粉和木炭粉继续冶炼。经过长时间的冶炼以后,逐步冶炼成倭刀所需要的特殊的钢材——玉刚。(玉刚是一种标准低温钢,冶炼时炉温不超过1200度。大家都知道,一般优秀钢都是高温冶炼的,低温钢是比较原始的炼钢手段,因为低温钢的钢质非常坚硬,很不易于打造。它的打造需要优秀的工匠。日本使用低温钢的原因是日本缺乏高温的燃料,无法有效产生冶炼高温钢所需要的高温。)

(三)淬火:玉刚虽非常坚硬,但含炭量高,很容易折断。工匠们把玉刚加热后反复敲打。这一般由工匠副手完成,工匠在傍边加以指点,这也是非常费力的活,一个副手一天至少要打2000锤。通过这种方法除去玉刚里面多余的炭。

再使用冷水淬火,把其冷却。整个过程需要多次重复,把玉刚不断打造为5厘米左右均匀的薄片,同时使钢材不断的层叠,最多可以达到1200层。这样使得玉刚的质量均匀,难以折断。这个步骤也非常需要技术,工匠要对钢片的厚薄,锤打力量的使用,温度和用水的份量有极准确的把握,才能够得到含碳量合适的材料,从而逐步形成倭刀最关键的部分——刀芯(倭刀的最内部一层),也就是弹性非常好的软钢。

淬火时候使用冷水的水温也需要严格控制,一般是七度到十三度,如果偏离这个温度哪怕一二度,那么造出的钢质量就差的很多。这个水温一般是日本制刀工匠的不传秘籍。真不知道古代的日本,如何能够严格保证水温。

(四)包上外层:软钢虽然弹性很好,但是硬度还是稍显不够。日本工匠将软钢作为刀芯,刀芯外面的二个侧面,都重新包上一层硬度更高的先前打造好的玉刚(日本人叫做皮铁),刀背上也要包上玉刚(日本人叫做栋铁),然后反复的淬火冶炼,将这三部分和刀芯合为一体,同时使刀身产生一个弧度。第四步完成以后,倭刀的刀身就基本打造完成了。

这样的制造技术称为包钢技术,它使得刀身上使用了不同的钢制。这让倭刀刀身非常坚硬,但又很不容易折断。这也是源于唐直刀的制造工艺。

(五)黏土冶炼:这一阶段是最为费时的部分,主要任务是塑造锋利的刀锋。工匠将刀身上涂上稀薄程度不均的含有砥石粉与碳粉的黏土,然后再淬火冶炼——也就是加热后在刀锋和刀身上反复小心敲打。如果力量稍重,那么刀锋就会折断或者刀身出现裂口,整刀制造也就完全失败了。如果力量过轻,那么刀锋和刀身就无法到达满意的坚硬效果。之后还需要再次淬火。总之,这是特别需要技术和耐心的活,还需要一些运气。这个步骤一般由经验丰富的工匠自己完成。

(六)研磨、造鞘、装饰、卷柄等:这是刀的附带步骤,也非常复杂。单单是研磨就包括:粗磨,基础研磨,润色研磨,擦拭,取刃,打磨,研磨刀尖等七个步骤,刀鞘的制作也有四五个步骤。但是日本人认为这不属于制刀的部分,一般由工匠的副手或者专业研磨和装饰工匠完成。

通过以上的六步,一把倭刀才算彻底完成。

刀制成以后,还需要试验刀的硬度,方可以交付武士使用。

日本人采用了一种变态的试刀方法,就是用人体试刀。把死人的尸体叠在一起,如果一刀能够砍断一层人体就叫做一胴,二层叫做二胴,一般三胴就是极限了。不过传说也有能够达到六胴,甚至七胴的宝刀。试刀完毕以后,一般工匠会在刀把上注明达到的胴数。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