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永远的经典——转轮手枪(2/3)

传统手枪的缺陷

在转轮手枪发明之前,手枪最大的问题就是只能单发射击。当时手枪只能装弹一枚,之后重新上弹要半到一分钟时间。

手枪是近距离使用的武器,射击距离不超过25米。即使是复杂地形,一个战士跑过25米一般只要半分钟。一分钟的装弹时间,足够射手送掉性命。

所以当时的精锐火枪手,一般至少携带两把手枪。十八世纪《三个火枪手》里面的法国火枪手,要携带3到4把手枪,这样就可以在近距离击毙数个人。

小说《鲁宾孙漂流记》里面,鲁宾孙在小岛上出门巡视也要带二把手枪,二把步枪和一把战刀,防止遇到多个敌人的情况。

不过当时手枪的价格并不便宜,重量也不轻,除了少数军官和贵族以外,没有谁能装备数把手枪的。

装备单发手枪的欧洲火枪兵,相对阿拉伯骑兵,非洲土著武装,还有殖民地的当地人,都没有绝对的优势。

尤其是对付灵活机动的骑兵,一旦骑兵们冲到近距离,欧洲士兵也只能使用传统的冷兵器和步兵上的刺刀对抗,伤亡惨重是必然的。

对于欧洲人是这样,对于他们同胞兄弟的美国人,也不例外。

美国十八世纪开始逐步向西部进军,面对西部众多的印第安战士,美国人可以在步枪的远程火力上获得一定的优势。但是,一旦进入近距离,双方就相差不大。

印第安战士多擅长冷兵器的近距离格斗,美国人的单发手枪如果一枪射不中印第安人,多是死于他们的刀矛下。

实战中,印第安人很快吸取教训,改变作战方式。他们往往不用远距离的大量冲锋,而是改用伏击偷袭为主。美国白人很多时候一遇到印第安人就是在近距离,他们的步枪和手枪只能有发射一枪的机会。

西部的牛仔对近距离的火力要求更高。他们放牧和押送牛群贩卖的一路上,可能遭遇各种野兽和数量众多印第安人、白人匪盗的袭击。由于费用的原因,牛仔数量一般不会很多。如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惠勒上校,他押送2400头牛从德州赶到堪萨斯州,这么远的距离,他的助手只有50个牛仔。而一路上有数百个印第安部落或者匪盗,最小的部落至少也能出动一二百人。

简单来说,如果两个拿着长矛的印第安人骑马向一个牛仔突袭,而牛仔身上只有一把单发手枪,即使他能一枪准确击中敌人,也只能击毙一个印第安人。之后,就只能用马刀和印第安人对抗。在近距离的格斗中,美国牛仔一般不是擅长冷兵器格斗的印第安人的对手,战死是必然的。

实际上,这种情况也是相当普遍的。在小说《基督山伯爵》里面,法国贵族军人波香伯爵,因为有极为出色的射击和格斗技术(欧洲贵族少年必须参加射击,击剑和斗棍三项专业训练),所以参加了法国非洲骑兵团。

波香伯爵的单兵素质可以说是欧洲最顶尖的,因为是贵族极端有钱,他的装备也是顶尖且奢侈的。但是在单人遭遇六个阿拉伯骑兵的时候,他也只是用两把步枪在远距离打死了二个,又用两把手枪在近距离打伤了二个。剩下的两个阿拉伯骑兵就把他抓获,用马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准备押送回营地处死。幸好有一个法国骑兵上尉营救,不然伯爵必死无疑。

像19世纪初,波香伯爵这样经过至少10年职业军事训练的优秀骑士,配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也只能对付三到四个敌人。换做普通的法国士兵,后果可想而知。

这当然是西方军人所无法忍受的。

在这种威胁下,他们往往需要能在近距离对付数个敌人的能力。

实战对手枪提出两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提高射速,二提高精度。其中第一点自然是重中之重。

发明可以多发射击的手枪成为各国最迫切的需求。

转轮手枪的诞生

国际上对转轮手枪定义为:多弹膛依次转动的,单发射击的手枪。

其实,在柯尔特转轮手枪发明之前,世界上已经有过一些早期的转轮手枪,比如1718年的英国人发明的9发燧石转轮手枪。而英国人Collier还在1818年取得过转轮燧发枪的专利。但是这些手枪都不实用,与其说是枪械,不如说是工艺品。

实战中使用的多发手枪在19世纪也有一些,以胡椒瓶手枪为代表。他们主要是把枪鼓和枪管做到了一起,从而实现多发射击。

这种方式非常原始,射击精度极差,整枪重量也相当重,枪手无法有效射击和携带,满足不了实战的要求。

第一把大量用于实战的转轮手枪,是由著名的枪械大师塞缪尔·柯尔特(Samuel Colt)在1835年发明的。

柯尔特是美国康涅狄格洲人,是一个机械迷。在少年的时候,他就对枪械尤其是手枪非常感兴趣。

他的父亲也是一个手枪迷,家中有他收集的各国手枪。

还是小孩子的柯尔特最感兴趣的娱乐,就是拆卸重装这些五花八门的手枪。一次,在中学校园里面拆卸手枪和子弹的时候,还引起了火药爆炸,幸好没有伤人。当时校长将柯尔特狠狠批评了一通,还要赶他出学校。

当时各国枪械设计师,都在全力研究可以多发射击,又相对比较实用的手枪,还是少年的柯尔特当然也对此有近乎痴迷的兴趣。

1830年,16岁的少年柯尔特刚完成大学预科的课程,很快就要成为一个大学生了。入学之前,柯尔特和家人乘一艘名叫“科沃”的双桅帆船去英国旅行。横穿大西洋的航程非常漫长,年轻的柯尔特感觉很无聊。一次在甲板的散步中,柯尔特无意中走进了轮船的驾驶室(普通游客不允许进入)。船上的叼着烟斗的大副正在掌舵,由于当时大副的心情很好,看见一个孩子进来,不但没有赶他,还和少年柯尔特闲聊了几句。

柯尔特看见大副不断转动手中的舵轮,若有所思。突然,他大叫一声:我成功了!我成功了!随即跑出了驾驶舱,把那个在悠闲掌舵的大副吓得不知所措。

柯尔特跑出驾驶舱就回到自己的舱内,根据舵轮的结构,划出了世界上第一把转轮手枪的图纸,稍后又找来木块,作出了模型。不用说,这次和家人愉快的旅行,柯尔特根本没有一点兴趣。回家以后,朋友问他玩过哪些地方,柯尔特张口结舌的回答不出来。

老萨多说几句,翻看世界科学历史,有很多这样的即兴突破。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曾经说过,很多同行的日常成就比我多,知识和造诣也比我深厚。但是,他们却没有这样重大的突破。我这么说吧,有时候人的一生只有一二次这样的机会,也可以说是灵光突现。如果你把握住了,你就可能取得哥伦布一样伟大的发现,让世界向前跃进一大步。

1831年开始,17岁的柯尔特开始从事新式转轮手枪的设计。但是一个这么年轻的少年,又没有接受过什么机械制造的教育,困难当然可想而知。研究工作持续了3年多时间,之间失败了无数次。

终于在1834年,柯尔特在一个朋友——巴尔的摩机械工人约翰·皮尔逊的帮助下,发明出了第一支可以使用的样枪。

柯尔特转轮手枪最大的特点是有一个带有弹巢的圆筒转轮弹仓,它装弹5发,可以绕轴旋转。射击时候,通过手枪机构,转轮可以自动转动。每个弹仓的弹巢和枪管都非常吻合,射击非常可靠。

这把手枪使用当时最先进的科技,包括撞击式枪机,击发火帽和线膛枪管,加上重量轻,尺寸也很小,射击精度很高。一个优秀射手只需要三四秒钟就可以射出全部五发子弹,可以对付四五个敌人。这在当时绝对是让所有人惊叹的划时代作品。

由此柯尔特也被称为转轮手枪之父。

当时世界上已经有少量转轮手枪,但是,它们都有致命的缺陷。就是他们都是非自动转动的手枪,而是手动转动手枪。简单来说,手动转动手枪的转轮无法自己转动,射手必须靠手动旋转转轮才可以射击。这种射击方法一是射速很慢,二是需要两只手操作,非常不方便,三是一旦手动旋转弹仓不到位,就无法射击。

而柯尔特转轮手枪是转轮自动转动的手枪(不过是单动机构),射手只要先用手向后压倒击锤待击,在压动的时候,同时带动转轮旋转到位。此时柯尔特转轮手枪就完成了击发的准备,只要扣压板机,子弹就可以击发出去。

一把柯尔特转轮手枪解决了当时手枪的几大技术难题,柯尔特预感他的手枪会风靡世界。

和诺贝尔一样,柯尔特还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他立刻向英法美等各国申请了专利,并且先后获得了英国和美国的批准。

柯尔特在1847年到1860年的十多年时间内,连续推出12种改进型转轮手枪,并且成立了自己的柯尔特武器制造公司。

柯尔特是一个伟大的枪械设计大师,但不是一个出色的管理者。他的柯尔特兵工厂在创办6年以后,由于经营不善倒闭。

不过,1846年,柯尔特公司出现了转机。

当年,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爆发了战争,美军陆军很快从数千人扩大到6万多人。一时间,美国对枪械的需求急剧增加,转轮手枪订单也像雪片一样飞来。柯尔特在美国陆军的支持下,又重建了自己的公司,并且生产出大量的M1847式柯尔特转轮手枪,全部交给美国陆军使用。

当时美国陆军还没有装备可以连续数发射击的武器,后来在南北战争中使用的七发连射斯宾塞弹仓步枪和多管手摇加特林机枪都没有发明出来。

普通士兵使用的都是单发射击的前膛装弹步枪,军官手中的转轮手枪是相当可靠的连发武器,尤其对于美国骑兵而言。

在美墨战争中,面对数量也有四万人的墨西哥军队。美军在火力和后勤上占有相当的优势,尤其在近距离的火力上,柯尔特转轮手枪让美国骑兵击溃了同样彪悍的墨西哥骑兵。

三年的美墨战争中,美军虽然伤亡了1.7万人,但只有1733人死于实战,其他都是死于墨西哥流行病或者死于美军医院恶劣的医疗条件。而墨西哥方面至少有2万5000人战死,其中大部分都是死于实战。

美军攻占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双方最终双方在1848年签订停战协议。

实战中,柯尔特手枪深受美军赞赏并且定为军队制式武器。

柯尔特公司侥幸起死回生,由此发展成为美国首屈一指的军火公司,直到今天。

柯尔特手枪在1860年重新大量装备美军,定型号为M1860柯尔特转轮手枪。

稍后的1861年,美国又爆发了南北战争,这个战争的规模远远大过美墨战争。科尔特转轮手枪装备量有20万多支,在战争的前两年,柯尔特手枪新装备部队的就有11万支。在当时南北士兵的眼中,柯尔特转轮手枪简直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人人都希望得到一支。

转轮手枪的意义是什么呢?

它使得任何一个有转轮手枪的人,可以有对付数个敌人的能力。如果是对付没有火器的对手,更是得心应手。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