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大奸臣系列之六:严蒿

严蒿为明朝大臣,嘉靖中任吏部尚书,官做到太子太师,以其子严世蕃等为爪牙,操纵国事,在任时大半军饷被他侵吞。1562年,御史周应龙,林润相继弹劾严世蕃,于是严世蕃被杀,抄出黄金10000余两,白银200余两,严嵩被革职,不久病死。

y1.jpg

一、严蒿的恶行

严嵩一生为官约40年,其中二十多年官居高位,甚至身为内阁首辅,专权一时。加上明世宗嘉靖皇帝对他十分信任,但是,他并没有做出什么功绩,既没有劝阻皇帝专心朝政,反而纵容他沉迷道教。严嵩一生做出了不少危害社稷的事情,陷害了不少忠良,比如提拔他的夏言、弹劾他的杨继盛等人,还卖官鬻爵,疯狂敛财;纵容儿子和手下为非作歹。

严蒿在二十四岁之前,总体说来,是个工作扎实,才学突出,品德端正的好官员。以至于后世许多史家说到这里,无不叹息连连:这么好的一个人,后来怎么变成那副样子。

在嘉靖初期,他任国子监祭酒,这是个好差事:除了要抓好国子监的日常教育工作,还得参加‌‌“经筵日讲‌‌”。对于志向远大的文臣来说,有幸参加经筵日讲,便是个最好的露脸机会。

这个机会,严嵩抓得很牢。他学问一直好,而且口才极佳,每次充任讲官,都能表现得风采飞扬,口吐莲花一般,句句说到朱厚熜心里。自此之后,严嵩的官位青云直上,每隔几年就要升一步。之所以这样得宠,除了工作积极,日常表现良好外,严嵩的另一大本事,也逐渐露出水面:擅于拍马屁。

y2.jpg

但按照许多明朝人笔记的说法,严嵩的变质,恰是从此时开始:与他蒸蒸日上官位相对应的,是他直线上升的生活水平,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奢侈,而这奢侈程度,靠他的俸禄当然是不够。

A、从倒夏言,看严蒿手段

当时而夏言是首辅,长期以来,夏言眼里的严嵩,不过是任自己呼来喝去的老家奴。但他不知道,自己在严嵩眼里,角色也悄然转换:不再是官场的靠山,相反却是前行的绊脚石,想要如愿入阁,就必须搬倒他。

果然一天,厚熜单独召见严嵩商讨朝政问题,工作汇报完毕后,严嵩瞧准机会,突然发动袭击,当场‌‌“扑通‌‌”跪倒,痛哭流涕揭发夏言,一开始,朱厚熜倒没吃惊,反而和看戏似的,冷眼看着严嵩表演。但随着严嵩一句话脱口而出,一直当观众的朱厚熜,立刻勃然变色,当场入戏了。

‌‌“夏言一向看不起您,连您亲自送给他的东西,都敢轻易丢弃,实在是罪大恶极”,这事说起来,是桩朱厚熜忍很久的旧账:朱厚熜爱修道,为此还特意制作了五顶沉香木的黄冠,赐给最亲近的几位大臣,其中也包括夏言。为表示恩宠,更要求上班的时候必须戴。但夏言却觉得丢不起这人,不但自己不戴,还苦口婆心,劝朱厚熜也不要戴。当时朱厚熜就觉得很没面子,发了一通火,但想到还要使唤夏言干活,还是把这口气憋回去。

这下严嵩旧事重提,朱厚熜心中的火苗子,一窜就是三尺高。而且心里更加愤愤不平:眼前这位严嵩,不但干工作同样卖力,而且老实听话,一直乖巧,比夏言好得多。内阁离你夏言还不转吗?立刻给我滚!

就这样,在经过多年隐忍之后,严嵩一举击倒夏言:朱厚熜下诏,历数了夏言五大罪过,勒令夏言罢官回家。六十三岁的严嵩,官拜武英殿大学士,正式成为内阁中的一员。虽然论资历,严嵩是内阁中最小的一位,但几位阁臣中,却惟独他掌握票拟专奏权,等于大权独揽。朱厚熜力挺,亲自送了‌‌“忠勤敏达‌‌”四个大字给他。之所以这么喜欢严嵩,一是多年以来,严嵩在他面前性格温顺,凡事依附,比家里养的猫还听话。二是夏言走后,修道还要搞,青词也得有人写,严嵩虽说文采比夏言差,但态度好得多,书写热情更高涨。自然要格外倚重。

y3.jpg

朱厚熜已经一改早年勤勉的作风,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起,就基本不上朝了,成天窝在深宫里修道炼丹。国家要事,几乎都是内阁成员们单独请示汇报,等候裁决。

他这一放手,严嵩更放心捞好处。严家父子比猫还馋,不但大张胃口索贿,甚至还勾结地方官,连国家的盐务税收,农业税钱粮,都敢从中截留克扣,经济问题越发严重。

B、诡计多端

朱厚熜虽然常年不上朝,但朝局的变化,也基本知晓。因此也越发怀念起精明强干的夏言,于是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十二月,闲了三年的夏言再度得到启用,回任内阁首辅。

危急时刻,严嵩拿出了压箱底的法宝:装可怜。拽着儿子脚底抹油,跑到夏言家里,先花钱买通夏言家丁,混进夏言卧室,看夏言正在午休,立刻拉着儿子跪倒,爷俩放声嚎啕,到底把夏言给哭心软了,想起这位老大哥,往昔像猫一样侍奉自己,总算有些情分,于是就摆摆手,索性不追究这事,放了严嵩一马。

但夏言并未想到,看似温顺如猫的严嵩,其实是属虎的,只要逮着机会,就得反咬一口。

而且自从回任首辅后,夏言壮志满怀,除旧布新,但官场积弊日久,动作越大,得罪人就越多,外加夏言为人做事素来天不怕地不怕,不但整顿腐败不讲情面,朱厚熜的近臣面前,也是一副大爷模样,严嵩拼命拉拢朱厚熜的宦官,夏言却拼命得罪朱厚熜的宦官,每次宦官来办公,他吆喝人家就和使唤奴才似的。嘉靖时代的宦官虽没权,但说坏话的机会总还有,被夏言欺负得多了,就找机会在朱厚熜面前搬弄是非,时间久了,朱厚熜的心理,也就自然朝严嵩倾斜。

此时严嵩买通皇帝近待,称其‌‌“轻启边衅‌‌”,并指使边将仇鸾诬称曾铣掩败不报,克扣军饷,贿赂首辅夏言,世宗果然相信。

吃了几次亏,夏言也了解了严嵩的为人,处处小心防范。严嵩表面上对夏言谦恭,但怀恨在心。日后严嵩又一次凭借青词夺回世宗的信任。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三月,曾铣首辅被杀,妻子流放两千里,夏言下狱,后来严嵩利用传言,使世宗‌‌”得知‌‌“夏言毁谤自己,同年十月,夏言被斩首,夏言的亲信或贬或罚。严嵩重新出任内阁首辅,从此擅专朝政。

C、铲除异己

仇鸾曾被曾铣弹劾,逮捕下狱。他在狱中与严嵩约为父子,请严嵩子严世蕃为他起草弹劾曾铣的奏疏。曾铣被杀,仇鸾有宠,不甘心为严嵩掣肘。他上密疏,揭发严嵩与严世蕃的行事,引起世宗的重视。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严嵩受到冷淡,大臣入值,他有四次不曾被宣召,当随同其他阁臣入西苑时,也被卫士拦阻。他回到宅中,与严世蕃相对而泣。所幸仇鸾不久病重,陆炳乘机把刺探到的仇鸾的不轨行为向世宗汇报。世宗立即收回仇鸾的印信,使他忧惧而死。皇帝和首辅间的芥蒂自然消除。

沈鍊上疏,罗列严嵩十条罪状。主要指责严嵩要贿鬻官、沽恩结客、妒贤嫉能、阴制谏官、擅宠害政,严嵩由此大恨,沈鍊在塞外以詈骂严嵩父子为常,嵩闻之大更是怒从心起。严嵩将除去沈鍊的事交给其子严世蕃,严世蕃嘱咐新上任的巡按御史路楷和宣大总督杨顺合计除沈,许以厚报,恰逢白莲教徒阎浩等被捕,招供人名甚多。列上沈鍊的名字,经兵部题覆,沈鍊被杀。

y4.jpg

杨继盛上疏论严嵩十罪、五奸。把世宗最头疼的北边安危与严嵩联系在一起。帝益大怒,遂将杨继盛送镇抚司拷讯。为杀杨继盛,严嵩故意将其名字附在坐大辟的都御史张经和李天宠之后,一并奏上。世宗报可,严嵩就轻而易举地杀了杨继盛。

D、祸国殃民

严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入内阁后又成为首辅的。面对日渐恶化的政局,他不仅没有向世宗提出任何规谏和改革方案,而且推波助澜,使局势向更乱更糟的方向发展。在他看来,皇帝可以为所欲为,不应受任何制约,;臣下对皇帝只能顺水推舟,唯命是从,讨得皇帝的恩宠。这样就可以有权有势,人们都要仰其鼻息行事。至于国家百姓如何,似乎都可以不问不闻。正因为如此,所以凡是明世宗喜欢听的,即使是很不该说他也说;凡是明世宗想要做的,即使是荒唐可笑,他也毫不犹豫地去做,决不敢有可否。

E、败坏朝纲

严嵩成为内阁首辅后,继续小心侍奉世宗,世宗赐‌‌“忠勤敏达‌‌”银印。后来,严嵩年老,提拔其子严世蕃协助掌权,严世蕃成为工部侍郎。严世蕃收买世宗左右宦官,把他的日常生活、起居饮食、一举一动都汇报严世蕃。大臣干脆叫他们为‌‌“大丞相‌‌”与‌‌“小丞相‌‌”。有大臣讥称‌‌“皇上不能没有严嵩,严嵩不能没有儿子。‌‌”

严嵩父子权倾天下二十年,天下怨恨。严世蕃狂妄至极,甚至在家中宝库内大笑说‌‌”朝廷无我富!‌‌“众多大臣加以弹劾,皆赖世宗包庇。在严嵩一伙的把持下,‌‌“政以贿成,官以赂授。‌”每一开选,视官之高下而低昂其值,及遇升迁,则视缺之美恶而上下其价。如七品州判,售银三百两,六品通判售银五百两;刑部主事项治元,用银一万三千就可转任吏部稽勋主事,贡士潘鸿业用银二千二百两,就当上了临清知州。武官中则指挥售银三百两,都指挥七百两,夺职总兵官李凤鸣出银两千两,起补蓟州总兵,老废总兵官郭琮出银三千两,使督漕运。

1.jpg

二、严嵩悲惨结局

严嵩的下场并不好,他是明朝有名的大奸臣。严嵩在妻子死后按旧制回乡,此时的严嵩已经八十多岁了,话已经讲不清了,他上陈的奏折多是请别人代写。皇帝对他非常不满。

这时的严嵩还和次辅发生了矛盾。次辅知道皇帝对严嵩的不满后,买通皇帝亲近的道士。那道士对皇帝说现在有父子在朝堂上兴风作浪,正等待皇帝的发落。皇帝心有所动。不久后,皇帝的寝殿发生了大火,严嵩建议他去南宫居住。南宫曾是英宗被囚禁的地方,皇帝觉得很晦气,对严嵩愈发不满了。次辅提出修建更华丽的寝殿的建议更得皇帝的欢心。

朝堂上其他的臣子也发现了皇帝对严嵩的态度,上奏弹劾。在次辅的暗地操作下,严嵩被削去所有的官职。严嵩的儿子是个非常贪婪的人,经常用他手中的权利欺压百姓。为此,他也受到御史的弹劾,最终判处了斩刑。

y7.jpg

严嵩受到了儿子的牵连,被削籍成为了普通百姓。严嵩的家产也被全部没收。皇帝将那些被查收的钱财一半充入国库,一半用作军饷。年迈的严嵩最后只能在茅草屋中艰难过日,饭也经常吃不饱。两年后,严嵩孤独地去世了。严嵩死时甚至没有棺材,也没有来吊唁的人。严嵩的下场不可谓不凄惨。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