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206:豫中会战之汤恩伯部大突围-五(3/3)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二百零六(新抗战系列之一百二十三)

第37师团

第37师团作为步兵部队,奉命跟随骑兵和坦克前进,切断汤部退路。

第37师团经过许昌战役的大战,参战部队有一定伤亡,更惨的是官兵长期行军作战,都相当疲惫。

表面上日军此次出动14万大军,兵力雄厚,但国军毕竟有24万之众,还有当地民众支持,日军兵力还是比较空虚的。

反应在第37师团身上,就是兵力不够分配。

第37师团面对的敌人很多。

第37师团防区,也就是许昌附近100多公里,还有国军几支部队四面出击,固守各要隘。

汤恩伯在公路以南有2个师的零散部队,直接威胁日军后方。

日军主力不是西进就是南下,连第27师团也南下打通平汉铁路去了。目前这么大地区无兵可用,只能从第37师团调兵对付这些国军。

第37师团无奈,被迫将仅有的3个联队拆开使用。

皆藤喜代志大佐的227联队被派去打郾城;冈村文人大佐的第226联队被派至水寨、韦村、南衙、彭婆镇一带的伊河东岸地区扫荡。

这2个联队都被拖住不能动。那么北上协同坦克和骑兵作战的,竟然只有镇目武洽大佐的第225联队区区一个联队。

第225联队刚刚经历过许昌战役,很是疲惫。

该联队也是2日开始出发北上,但步兵前进速度就远远慢于坦克和骑兵。直到4日,该联队才赶赴临汝以东地区。

第225联队的任务,是防御临汝到郏县以东的公路,协同这里巡逻的坦克部队阻挡汤恩伯集团越过公路撤退。

临汝到郏县一带,有50公里距离,山隘众多。依靠第225联队区区3000多人,等于每公里只有60多个人,哪里能够守住?

更惨的是,该联队还面临着国军随时可能对临汝、郏县县城的反攻,被迫抽调1个大队作为机动部队,不在公路上驻守。

也就是说,公路上只有2个日军步兵大队2000多人驻守。

鉴于第37师团阻击兵力严重不足,内山的12军司令部决定,将作为军预备队的37师团两个步兵大队(226联队第3大队,227联队第2大队)火速北上增援。

当晚,12军又抽调第37师团冈村文人大佐226联队其余主力增援,只是命令下达太晚,没起到作用。

冈村文人接到命令后,于5日14时开始前进。前进到庙下街东北约6公里的路庄时,突遭国军21集团军第29军约1000人的袭击。

第226联队和这部混战,一直战斗至20点。

这支部队是汤集团向外线伏牛山地区转移的先头部队之一。第226联队被该部拦阻,没有能到到达预定的封锁线。

而临汝附近的第225联队公路防线千疮百孔,到处都是空档。汤恩伯部利用对豫中的熟悉,从各线穿越公路。

汤部撤退很巧妙,第225联队几乎没有发觉。少数小部队即便发觉,也不敢在夜间随便发动进攻,以免被反击后自身难保。

6日早6时,第12军司令部才发现汤恩伯主力似乎已经撤退。内山英太郎恼怒之计,紧急命令第37师团向西移动至临汝与庙下街之间,以阻击守军由登封向西撤退。

第37师团也是大惊,于上午8时从纸坊出发攻击前进。行军中,太师团沿途发现很多难民,才知道西撤的国军相距不远,即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准备战斗,并向北面派出搜索部队。

师团主力6日晚17时才到达临汝县城,7日开始设置了强有力的封锁线。

而此时国军早已撤退成功2天之久,这条封锁线毫无作用,仅仅拦住了一些难民。

第37师团的阻击任务,就这样荒唐的结束了。

由此,日军豫中会战最大的目的,也就是围歼汤恩伯集团主力,完全失败。

自然,突围也是很不容易的,非常艰险,只是结局还不错。

负责殿后的9军54师162团团长宋邦纬将军,是撤退最困难的部队。但他的回忆中,撤退也是没有问题:5月8日下午4时,奉命向西转进。本团当晚奉命突围时,因考虑西面系包围圈,乃改向南,拟翻伏牛山东麓,不料却遭到南面两路敌军之攻击,遂转向白沙南面,再向西冲过公路。但经派人侦察,洛叶公路已被敌装甲部队完全封锁,若贸然以大部队突围,势必遭受甚大损失。敌人派出一组组的战车,每组两三辆,往来巡逻,把整个公路封锁得象铁笼一样。到夜晚则发射照明弹,一个接一个地不停,把地面照的通明透亮。但我们还是借日军照明弹的间歇,全团成功通过了公路突围而出。

坦克第3师团和整个12军花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付出伤亡近万人的代价,曾经争取了这么好的形势,却因为指挥官的荒唐,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日军豫中会战次要目的,是打通平汉铁路。

在占领许昌以后,日军第12军命令竹下义晴第27师团在第37师团配合下,全力沿着平汉铁路南下攻击,以1个半师团2万多重兵攻击前进。

同时,许昌西面200多公里日军第13军(徐州调来的65师团与从扬州调来的船引正之中将64师团各1个旅团)的1万多主力,继续攻击前进,牵制平汉铁路以东国军何柱国的第15集团军和陈大庆的第19集团军。

武汉地区日军第11军派出独立步兵第11旅团长宫下文雄少将率独立步兵7个大队1万兵力,从河南信阳北上,沿着平汉铁路攻击前进。

这样一来,打通平汉铁路的日军总数为4万多人,显然铁路肯定守不住了。

从战略上来说,许昌战役结束后,平汉铁路就已经无法防御。

许昌是豫中防御枢纽之一,连通豫中和豫西。现在许昌丢失,日军又在全力奔向豫西,那么平汉铁路所在的豫南就成为孤悬敌后的危险地区,三面都是敌人。

唯一一面没有敌人,但友军已经向豫西总撤退。所以平汉铁路已经不可能守住,更别说日军攻击部队就有4万多人,国军守军不过2万多人。

即便强行调动主力防御,一旦被日军切断唯一的退路,这2万多国军就要全军覆没。

即便如此,汤恩伯为了给豫西撤退争取时间,仍然命令平汉铁路几个坚固支点必须坚持防御。

第27师团和第37师团第227联队,沿着铁路南下,并没有遭到激烈抵抗。前进到漯河郾城,遭遇到国军89军新编第1师的顽强阻击。

此时平汉铁路的沦陷已经是注定的,新编第1师坚守牵制日军主力,为豫西撤退的友军减轻压力。

该师1个团驻守郾城,2个团驻守漯河。

郾城和漯河都是平汉铁路重要支点,日军必须占领。

第89军是国军中著名的弱旅,主要由江苏地方保安部队编组。在1940年著名的黄桥事变中,该军被新四军重创,军长李守维都被击毙。

在新四军和日军的联手攻击下,第89军在苏北站不住脚,被迫全军撤退到河南,归属第一战区指挥,军长顾锡九。

打不过新四军,不代表不能和日军拼命。

此次第89军黄永赞新编第1师,在漯河和郾城同日军誓死血战。

这个新编第1师基本没有任何重武器,轻武器也严重匮乏,轻机枪数量不足。

面对五倍数量,十倍以上火力日军的围攻,新编第1师浴血苦战。

日军为了攻打漯河的国军2个团,调动了第27师团全部3个联队,兵力有五倍优势。

攻打郾城的国军1个团,调动了第37师团1个联队,兵力也有一倍优势。

双方于5月2日开始在外围交火。由于国军数量太少,依靠沙河等阵地杀伤日军以后,就放弃外围阵地,陆续退到县城附近凭借阵地死守。

日军判断郾城国军兵力较少,首先围攻郾城。

日军兵力火力都有绝对优势,根本没把郾城国军放在眼里。

第37师团第227联队分兵从三面围攻郾城,同时第27师团出动中国驻屯步兵第2联队向郾城侧后迂回,试图切断国军守军退路。

在日军看来,郾城已经是孤城,国军又是三流部队,恐怕直接会弃城逃走。

谁知道,郾城国军这个团却毫不动摇,从5月3日开始同日军激烈交火。

战斗非常惨烈,当日3团3营1连奉命死守核心阵地,坚持激战24小时,全连竟然全部伤亡,无一幸免。

4日,日军四面围攻,猛攻重要据点阴阳赵。第1师第3团中校副团长周希仁指挥该师加强营及军部特务、工兵两营,固守阴阳赵。在日军猛烈炮火下,国军果断采用近距离肉搏拼刺,连续击溃日军多次冲锋,坚持到第二天拂晓。

混战中,副团长周希仁中弹殉国。

虽新编第1师用尽全力,毕竟敌众我寡。郾城附近都是平原,无险可守,仅靠沙河颍河两条不宽的河流勉强阻挡日军推进。

激战到5月5日拂晓,日军从四面八方攻到郾城城下。

在这种绝境下,新编第1师弟3团不为所动,竟然继续拼杀,同日军混战到中午。

11点30分,日军第227联队第1大队凭借兵力和火力优势,终于攻入郾城东门。

第3团依靠小小的县城,同日军激烈巷战2个多小时,最终被迫撤退。

日军当先冲入县城的第1大队第3中队伤亡惨重,突击队长建部正中尉被国军用大刀砍死。

郾城战斗极为惨烈,时任炮兵排排长张中强回忆当年,写到:此时阵地已经被攻破,望着渐渐逼近的日军,我们急忙把迫击炮撤走。我带领全连勤杂人员阻击日军,在人员少、枪支少的情况下,我们分成3、5人一组,隐蔽到沟中与日军交战。日军的枪弹像雨点一样射来,战友们纷纷中弹牺牲。我突然发现全连只剩下我和一个传令兵张清林了,大批日军已经冲到我们附近几十米了。更惨的是,我们的枪里面已经没有子弹了。眼看就要被俘虏,一种不甘屈服的精神在心中萌生,和日本人拼了。忽然看见阵地上还有8发迫击炮炮弹没有搬走,我急中生智,迅速跑过去将炮弹的底火去掉,安上引信,用力砸一下,然后像手榴弹一样扔出去。我俩站在高处的有利地形,一个砸一个扔。日军枪弹在我们身边横飞,每一秒都有中弹的可能。此时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看哪儿日军多就向那儿扔。炮弹扔出去后,炸死不少日军。日军不知道我们用了什么新式武器,一下子被打懵了,暂时退了下去。我俩趁机向东跑去。

当我们俩向东跑到黄岗村外时,听见子弹炮弹手榴弹响成一锅粥,后来知道,这是突围的人在与日军交战。突然一串子弹飞过来,擦着我的胳膊飞过去,傍边的张清林哎呀一声倒在地上。我赶忙扶起他,但他已经死了,连一句话也没留下。此时子弹如雨点一般射来,我手里又没有枪,只得躺在张清林的尸体旁的麦棵里,摸一把其它死人的血往脸上一抹。这一卧倒,目标小了,日军的子弹也打不到我了,我这才敢喘口气。渐渐的,枪炮声,喊杀声稀了,战场平静了,天也黑下来了,月亮升起来了,我借着月光,猫着腰从麦棵里向外摸,不大一会儿,我们集合了11个幸存者,都是一个团的,我们小心地通过阻绝沟,这沟本来是为了挡日军的坦克的,结果也没用上。后来我追着走了一天,终于回到了部队。

郾城的新编第1师第3团,苦苦坚持了3天之久,为豫西国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其实日军第12军已经命令围攻郾城的日军第227联队北上增援,务必切断汤集团主力撤退。

因为郾城战斗久拖不决,最终第227联队北上到郏县已经是8日。

此时,汤部主力已成功突围了2天。

漯河国军2个团面对日军整整一个师团兵力,比郾城还多坚持了半天。血战到底5日中午,日军以绝对兵力火力优势冲入漯河。

守军和日军巷战到下午5点,89军军长顾锡九见漯河沦陷已经不可避免,下令撤退。

漯河和郾城沦陷以后,日军就没有再遇到大的阻碍。

鉴于主力已经突围,汤恩伯下令平汉铁路沿线国军也立即撤退。

第27师团于7日占领遂平,9日占领确山,同北上的武汉日军第11军会合,由此平汉铁路被打通。

打通平汉铁路的任务实现,时间是5月9日。

但从4月29日开始,中美联合空军开始轰炸黄河铁桥,并且在8月3日由中国飞行员杨训伟驾驶的B25中型轰炸机,将铁桥彻底炸断,导致平汉铁路彻底中断。

换句话说,日军使用14万重兵打通的平汉铁路,仅仅维持了不到3个月。

这堪称世界级智障的军事行动。

豫中地区虽然丢失,现在看来是不可避免的,无论谁来指挥都是这样。既然大局已定,汤恩伯最应该做的是保存主力,避免被日军歼灭。

显然,汤恩伯做的很好。

他的主力全部突围成功,包括第一阶段黄河沿线,第二阶段许昌会战,加上此次第三阶段的伤亡总数,不过才1万多人。

相对于汤恩伯集团的12万大军来说,这些伤亡并不算什么。

汤恩伯部主力没有失去战斗力,稍后的桂柳会战中,汤恩伯就率领撤退到伏牛山区的13军参加战斗。

这侧面说明,汤部没有受到什么打击。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