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是经典还是垃圾:T-72主战坦克(2/4)

T-72主战坦克

T-72的诞生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T-62坦克相对美国M60的失利,让苏联方面更加了解到自身坦克仍然落后于西方。

战后,由于哈尔科夫坦克设计局众多专家的优秀表现,使得苏联另一巨头鄂木斯克坦克设计局几乎没有什么成绩。哈尔科夫设计局在20年内的时间内包揽了从T-54到T-62全部二代三种型号的坦克设计和研发。

这让鄂木斯克设计局的领导们深感汗颜,他们自觉无论人才和研发实力都不低于哈尔科夫,不甘于始终落在对手的后面。

在苏联军事高层眼中,称为战后第二代坦克的T-62和早期的T-55系列坦克其实区别不很大,并不是新一代的坦克。面对西方坦克研制的咄咄逼人的势头,研发新一代坦克的任务还是迫在眉睫的。

这个任务,苏联军事高层交给了在一直在旁观望的鄂木斯克坦克设计局。鄂木斯克设计局早就在卧薪尝胆等待这个机会,他们迅速提出一个超级坦克的计划,就是划时代的T-64主战坦克。

这个坦克在当时看来,简直就是极端高科技的产物,除了初期使用了少量T-62技术(如2A20式115mm主炮)以外。T-64投入生产的成熟型号包括当时极为先进的以下技术:

1.先进的大口径2A26式125毫米滑膛炮。使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最大有效射程2100米,穿甲厚度350毫米,可以轻松击穿当时所有西方坦克正面装甲。

后期使用更为先进的2A26M式125毫米滑膛炮,2000米上穿甲厚度达到460毫米,还可以发射9K112型“眼镜蛇”炮射导弹,最大距离5000米,破甲厚度800毫米。

2.自动装弹机。它采用旋转式双层输弹机构,有记忆装置,能迅速对22发炮弹进行弹种选择,装填和抛壳。也使得坦克乘员只需要3个人,炮塔里面仅有2人,这样炮塔可以大为减小。实际上,用自动装弹机使得T-64和T-72成为世界上外形最矮的两种坦克,大大减小了坦克的中弹概率。

3.最新科技的二冲程5缸对置活塞水冷增压柴油机。这种先进的发动机使得40吨的坦克,在公路最高时速达到75公里,最大行程550公里,启动速度快,加速度也快,具有相当优秀的机动性。

4.先进的稳像式火控系统。合像式光学单目测距仪,红宝石激光测距仪,模拟式弹道计算机,炮长昼夜瞄准镜,耳轴倾斜传感器,瞄准点注入装置及射击控制面板等。使用这种火控系统的T-64坦克在1600米距离射击低速运动目标的首发命中概率,为52%,虽然和西方坦克还有差距,但是已经超过T-62 近一倍。在夜间射击时,T-64A通过安装在火炮左侧与火炮一起联动的红外探照灯,可以在夜战中对800米距离上目标进行射击。火炮安装有双向陀螺稳定装置,理论上具有行进间射击能力,但命中率低。

5.还有当时西方没有使用的复合装甲。其车体前侧采用了复合装甲结构,炮塔采用了整体铸造加顶部焊接结构,炮塔前部装甲相当于400毫米均质钢,炮塔侧甲厚120毫米,后部为90毫米。当时西方在60,70年代主要装备的德国的豹1,美国的M60等坦克炮塔前部最厚部位也只有110毫米左右。

简单来说,T-64从各方面远远超过当时西方任何一款主力坦克,至少可以保持15年左右的领先优势。

可以说,这些技术能够容纳在一辆坦克身上,在60年代简直就是不可能的妄想。所以苏联军事高层众多将军们在1963年看到T-64的样车以后,都不敢相信他们的眼睛。几乎不假思索的一致同意T-64成为苏联下一代的主战坦克,否定了哈尔科夫设计局的另一个方案,并且让鄂木斯克设计局立刻投入坦克的生产。

可惜,这些将军高兴的太早了。

技术是技术,样车是样车,一到投入实际使用的时候恶梦就来了。

引以为自豪的先进技术几乎都有些问题,首先自动供弹机不可靠,经常造成炮弹卡死。这种问题很严重,因为一旦战时自动供弹机发生问题,是几乎无法修复的,不能射击的坦克和废铁没有什么区别。

先进的二冲程柴油机经常出现故障,导致坦克无法行动。先进的火控系统也不稳定,机器经常出问题或者无法使用。

总之,T-64坦克的问题多多,所以从1963年苏联军方下令,直到6年后的1969年第一款成熟车型才开始生产。就是这样,固有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只能以小规模生产。后到了1976年才完全解决技术问题,开始大量生产。此时距离T-64定型已经超过10年,部分技术优势被西方赶上。所以在大量生产仅仅6年以后,到1982年就被更先进的T-80取代而停产。

虽然如此,T-64的产量也不低,苏联一共生产了1万4000多辆。由于使用最高的技术和价格昂贵(在1980年单价就高达120万美元,相当惊人。要知道,就是20多年后,全新的T-80坦克不过售价200多万美元。大家注意通过膨胀因素。在两伊战争期间,中国曾经卖给伊拉克一批老式的T-54坦克,单价仅仅为当时币值的20万人民币),苏联从来没有出口过这种先进的T-64坦克,所有坦克只装备苏联本国军队。

T-64问题多多,从1963年定型到1976年才能大量生产,长达13年的时间内苏联陆军还是使用性能已经落后的老式坦克。军方对这个情况反应非常强烈,加上T-64坦克的价格过高,无法大量生产,形成不了对西方坦克绝对的数量优势,完全不符合苏联大纵深战略中以坦克数量取胜西方坦克质量的理论。

而且使用过于先进的技术也无法出口到其他国家(怕被西方缴获后研究),苏联当时的朋友国家仍然使用落后西方坦克10年的老式苏制坦克,实战中面对美国的友好国家一败再败,这对苏联冷战全球战略极为不利。

苏联军事高层开始希望生产一种简化的T-64坦克。这种坦克和T-64形成高低搭配,可以弥补T-64数量的不足,也可以用作出口。

在60年代末期,苏军高层希望在T-64竞争中失败的哈尔科夫坦克设计局也投入生产,全力在T-64的基础上研发一种简化的T-64坦克。由于军方要求很迫切,他们把仅有的几辆T-64样车提供给哈尔科夫设计局,让他们迅速拿出改进方案。

当时哈尔科夫设计局的领导们正在进行新一代坦克的研究(就是被鄂木斯克的T-64淘汰的方案),他们对鄂木斯克设计局的成功非常不满和羡慕。

傲慢的哈尔科夫设计局的领导们,一直不认为鄂木斯克设计局的T-64方案超过他们的方案。在接到军方的命令和拨款以后,他们并没有从事T-64的改进工作,而是偷偷的在自己新一代坦克方案的基础上,使用了一些T-64的成熟技术,同时使用了一些相对落后但是实用的老坦克技术。

如它的火控系统采用的是很成熟的廉价老式机械弹道计算机和合像式光学测距仪,而不是T-64先进的机电模拟弹道计算机和激光测距仪。

它的炮塔装甲采用简单的钢钢复合结构,两层装甲板之间填充的是石英沙,相对T-64的复合装甲要廉价实用得多,防御能力也差了一截。

同时除了正面装甲防御能力比较出色以外,T-72侧面和后部装甲的防护能力都很差,尤其对坦克乘员保护很差,不但没有弹药隔离仓,而且弹药供弹装置甚至就在乘员的坐位下面。一旦被敌军火炮击穿坦克装甲,往往会引燃这些弹药,形成第二次爆炸,掀翻炮塔,杀死全部乘员。

T-72没有装备比较先进的夜视设备,比如微光夜视仪器,使用的还是比较原始的红外夜视仪,探测距离不超过1000米,夜战能力很弱。

唯一照搬的就是125毫米主炮,不过也是用了更为成熟的自动供弹机,缺点是供弹速度有很大降低,一分钟最多只能射8发。

苏军高层在1970年检查哈尔科夫设计局提供的所谓T-64改进型以后,大吃一惊。这些熟知军方所有坦克技术的高官们自然发现这是一款和T-64没有什么共同点的新式坦克,甚至连车体和履带都完全不同。但是经费已经花了,几年宝贵的时间也过去了,总不能弃置不顾,苏联高官们硬着头皮接受这个现实。

不过虽然这种坦克综合性能比T-64差了一大截,但是毕竟使用起来相当可靠,没有T-64那么多问题,而且价格低廉又容易生产。所以苏联在1972 年将这种坦克定型为T-72主战坦克,随即开始大量生产,从1974年开始装备部队,比T-64能够大量生产的时间还要早好几年。

T-72的结构简单,设备价格低廉,到2006年俄罗斯宣布停产该型号坦克以来,苏联和俄罗斯联邦在20年内至少生产了2万多辆T-72坦克。特选生产的国家,如捷克,罗马尼亚,波兰,南斯拉夫,印度等国也生产了约1万辆,大量装备T-72的非苏联国家至少有15个之多。

老萨客观分析,T-72虽然号称第三代坦克,但是真正的第三代坦克应该属于更为先进的T-64和之后的T-80。T-72虽然使用了一些T-64 技术,也有第三代坦克的大部分基本技术特征,但是其科技水平和世界主流的第三代坦克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T-72和梅卡瓦1型一样属于准三代坦克,属于三代坦克的雏形,也有专家说是二代半坦克,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过,在T-72服役期间,直到1985年之前的10年内,T-72的主要对手仍然是西方第二代坦克M60,梅卡瓦1型2型之流及其改进型,T-72想战胜这些对手还是没有大的问题。

T-72只能和西方第三代坦克的最初型号,如M1基本型相对抗,一旦西方同类坦克有超过T-64的技术,T-72就很难对付了。

第一次实战

T-72刚刚开始大量生产,苏联就开始出口给一些国家。

1983年,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为了消除巴解组织的威胁,出动主力部队进攻黎巴嫩。期间,以军装甲部队和叙利亚,巴解组织的坦克部队有过多次交手。

当时叙利亚已经装备了一些最先进的T-72主战坦克,而以色列方面也有当时最先进的自产坦克梅卡瓦1型。

梅卡瓦1型在1979年刚刚进入以军现役,是以军结合多年实战经验和美国高超的坦克科技,苦心研究近10年的产物。梅卡瓦1型在当时算是非常先进的坦克,其主要性能超过美军当时的主力坦克M60,尤其防御能力上,更是比M60强出一倍有余,还有相当先进的火控系统。

以军本来并不需要使用这种刚刚加入现役的坦克,但是得知叙军有相当数量的T-72坦克,以军现役的所有坦克没有战胜它的把握,所以只能将近200辆刚刚出厂的梅卡瓦1型投入战斗。

双方的交手中,梅卡瓦1型有几十辆被击中,由于防护能力出色,很多坦克被击穿以后并没有造成无法修复的损坏,完全损坏不能修复的只有7辆。T-72坦克的损失和梅卡瓦1型基本相当,数量稍微多一些,有9辆被完全击毁无法修复。

战后西方宣布梅卡瓦1型可以对付T-72,但是苏联方面不以为然。因为黎巴嫩的地形比较特殊,多是山地和丘陵,双方交战多是山地战。山地战和城市战一样,对于坦克属于“特种作战”。

双方坦克发现对方普遍在1000到1500米以内,这么近的距离,梅卡瓦1型的M68型105毫米线膛炮还是可以击穿T-72的正面装甲的。

苏联专家认为梅卡瓦1型在平坦地形下,很难有机会在这么近的距离开火,2000米上穿甲能力不到250mm的105毫米线膛跑,也不可能击穿T-72的350mm正面装甲。所以T-72还是大大强于西方现役主力坦克,无须担心。

苏联官方在冷战期间一再通过媒体申明:西方没有一辆坦克可以击穿T-72的正面装甲,也没有一辆坦克可以抵御T-72火炮的打击。

不过西方专家并不认同,他们认为T-72相对梅卡瓦1型没有绝对的优势,尤其在火控上较差。双方在山地近距离遭遇,也让T-72比较容易瞄准射击,没有发挥出梅卡瓦1型火控系统的威力。

西方专家认为T-72的打击能力还是很强的,梅卡瓦1型是特别重视装甲防护的坦克(坦克有60吨,超过T-72近20吨,重量主要是增加在装甲防护上。由于以色列有钱有武器,但是人口很少,士兵更少,他们所有的武器装备都以保护战斗人员为第一位。武器损失了可以再造,有经验的老兵损失了,他们无法弥补),如此苦心研究的复杂防御措施,仍然被技术差劲的叙利亚坦克手轻松击穿了数十辆,确实是不能容忍的。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