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重温历史展望北极中俄行为令人忧虑

北冰洋的水面正在扩展(美国海警队资料照片)

美国和国际安全问题专家们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社会处理一些重大领土主权争端的方式可以为未来处理北极问题提供重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但是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化行为和中国无视有关南中国海问题的国际仲裁为未来和平处理北极争端蒙上了阴影。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12月19日汇集了对过去三大主权争端案例有着深入了解的专家,回顾了各项争端的处理方式,并归纳出促使三个案例得到妥善处理的一些共同因素。

国际条约中国获利

专家们讨论的第一个案例是1920年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和一些北欧国家签署的斯瓦尔巴条约,确立了挪威对处于北极圈的斯瓦尔巴群岛拥有主权,但规定各缔约国都拥有在那里从事商业活动的平等权利,并禁止任何国家在那里设立军事基地将这一群岛用于战争目的。

中国政府1925年加入了这一条约,并根据这一条约2004年在那里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

第二个案例是1936年土耳其、英国和苏联等国家签署蒙特勒公约,确立土耳其对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两个海峡拥有主权,同时对外国军舰通过这一海峡做出了严格限制。

第三个案例是阿根廷、澳大利亚、苏联和美国等国家1959年签署南极条约,规定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禁止任何军事行动。

中国在1983年加入这一条约,次年派出第一支南极科学考察队。

俄罗斯与中国行为被指可能危及北极和平

来自挪威、土耳其和澳大利亚的专家对上述三大案例分别做出说明后,主持讨论会的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欧洲部主任海瑟·康利(Heather Conley)说,显然,拥有一个国际协商机制以及限制军事化活动是上述三项重大国际案例得以长治久安的关键因素,并希望国际社会能借鉴这一经验妥善处理北极问题,但是她担心俄罗斯和中国的一些行为会威胁北极的和平与稳定。

康利对俄罗斯近些年来在北极的行为作过深入研究,称俄罗斯从2014年开始在北极从事大规模军事化行动,试图用军力在北极建立一个排斥他国的冰雪屏障。

随着全球变暖,中国也在迅速加强在北极的活动。中国距离北极遥远,但自称是一个近北极国家。近年来,中国迅速增加在北极地区的投资,并建造更多的破冰船,为开发和利用那里的资源做好准备。

但是,一些安全问题分析人士说,中国无视一个国际仲裁庭今年7月对南中国海问题做出的仲裁,这种行为可能会威胁国际社会维护北极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努力。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