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摸透一个人只需10个问题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职场中,我们作出的许多重要决定都与人有关。然而,公正地看清一个人并非易事。那么,如何可以通过第一印象迅速地对一个人作出判断,然后正确无误地辨认出(而不是错过)潜力股呢?

简单的做法是利用外在标记,例如在校成绩,资产净值,社会地位,职位头衔等。社交媒体给予了我们一些全新的外在评分标准:这个人有多少微信好友?这个人在微博上有多少粉丝?

这些外在指标与资质只能体现人的某一方面。它们虽然重要,但是并不反映一个人的全貌。某些微妙的内在因素可以更好地体现一个人的本质,然而一次又一次地被你疏忽遗漏。工作技能可以传授,但是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与态度就没那么简单了。

相比之下,评判外在与技能型的因素比较直观与客观。衡量软性的特质就困难很多,譬如意愿或者态度。此外,面对面的接触,细心的聆听与仔细的观察是必不可少的。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一直在收集和思考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帮助提高判别他人的能力,尤其是在性格、态度方面。以下10个关键问题,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那些隐藏在人们外表下的特质和诱因。

1. 这个人用来表述与倾听的时间比例是多少?如果一个人表述与倾听的比例高于60%,你要慎重考虑,这个人是过于自大,不愿意向他人学习,还是说只是怯场,从而说话杂乱无章、漫无边际?

2. 这个人是能量的给予者还是获取者?不幸的是,有一种人时刻携带并且散发着消极的能量,你身边肯定不乏这种人。还有一种人,身上总是散发着正能量和乐观的情绪。中国有句古话说,授人玫瑰,手有余香。能量的给予者富于同情心、慷慨,他们是你会立刻想要共度时光(陪伴左右)的人。

3. 面对一项任务,这个人比较倾向于‌‌“行动‌‌”还是‌‌“反抗‌‌”?有一些人在接受任务时立即进入防守性、批评性状态。另外一些人立刻开始行动,进入解决问题的模式。多数情况,你应该倾向于与第二类人共事。

4. 这个人给你的感觉是真实可信,还是阿谀奉承?那些虚假的赞美,和使劲想要给你留下好印象的人一样,无法让人感觉良好。真正优秀的人不需要巴结他人上位。那些敢于做自己的人,才是工作环境中令人愉悦的伙伴。

5. 这个人的配偶是什么样的?面试重要职位的时候,我的一个商业伙伴给了我一个绝妙的点子:与面试人的配偶,伙伴,或者亲密好友一同外出活动。俗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6. 这个人如何对待陌生人?仔细观察一个人是如何对待与自己素未谋面的人,我称之为‌‌“出租车司机或服务生测试‌‌”。这个人是否表现出了应有的大方与厚道,是否能够与司机或服务生进行平等的交谈?还是说他漠视这些人,甚至恶语相向?

7. 这个人过去是否有遭遇挫败后重新振作的印迹?过往的经历对于一个人很重要。我们研究发现,那些在性格成型时期经历过财务或者其他方面困难的研究对象,有三分之二在后期形成勇气主导型(Guts-dominant)人格。他们所展现的开拓与坚持精神,在创业时期至关重要。比起过早的成功,早期的失败与困难对于后天的人格养成,起着同等甚至更为重要的作用。

8. 这个人读过哪些书?阅读发人深省,帮助一个人了解历史,开阔思路,激发新思考。它还能帮助你紧跟时事动态。虽然有点以偏概全,但是我认识的有趣的人大多热爱阅读。阅读是求知欲的最佳体现。

9. 你能否可以忍耐与这个人同坐长途车?这也是‌‌“飞机场试验‌‌”的一个变体。几年前在做第一份工作时,我听说了这个假设性试验:试问自己,当你和一个人同困飞机场时,你的真实感受会是如何。相似的问题还包括,你是否可以和这个人一道完成公路旅行?

10. 你觉得这个人是否有自知之明?我相信,英明的领导人必须具备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对自己清晰的认识。这个人是否可以正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他能不能根据对于自身的了解而采取措施?判别这个问题比之前的都要有难度,但是你可以根据它判断一个人是否谦卑,他的所想,所说,所为是否一致。

要想认清一个人,尝试自问这10个问题,或者这些问题其中的几个,你就能做到窥一斑而知全豹。

康欣叶 |译   安健 |校
本文有删节,原文参见《哈佛商业评论》2013年9月《如何慧眼识人》(Becoming a Better Judge of People)。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