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如果“曹德旺”们都跑了,中国经济还剩下什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确定明年的重点工作时,将“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列为四项重点工作之一。这应该是近年来比较少见的,一方面说明对实体经济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下中国的实体经济确实令人担忧。

实体经济成了人人嘲笑的弃儿,根子究竟在哪里?

最近,玻璃大王曹德旺因为宣布将投资10亿美金到美国建厂做汽车玻璃,接受了第一财经的采访。谈及为什么到美国去建厂,曹德旺算了一笔账:

一是美国的土地基本不要钱,买地的钱政府各种补贴后等于没花钱;二是美国的电价便宜,是中国的一半,天然气是中国的五分之一;三是物流成本比中国便宜;四是综合税负比中国低。

这样算下来,除了我们的人力成本仍然比美国便宜,剩下的成本都比美国贵。

曹德旺的话翻译过来,就是在中国做制造业,已经没有什么成本优势可言。美国从奥巴马政府开始,痛定思痛,振兴实体经济,启动“制造业回归”计划。这种思维其实是基于美国仍然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以及美国在制造业产业链高端的竞争力。美国其实从来没有从成本的角度考量过制造业回归的问题,但即使从成本的角度考量,居然也顺理成章。近10年来美国制造业的各项成本都在下降,包括人力成本,页岩气革命给美国带来的能源成本的降低,以及美元作为全球储备给美国制造业带来的优势竞争力等。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在美国制造商品的平均成本只比在中国高5%。更令人震惊的是:到2018年,美国制造的成本将比中国便宜2-3%。到2015年下半年,就多数面向北美消费者的商品而言,在美国低成本州生产将会变得和在中国生产一样经济划算。再进一步,美国的互联网制造一旦成为现实,在制造业的总体成本上,美国对比中国将占有一边倒的优势。对于缺乏核心技术的中国制造业而言,我们唯一的竞争力就是成本优势,如果丧失了成本优势,中国制造业只有死路一条。

在制造业的成本上,我们和美国比居然已经没有任何优势!以前这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实,然而,这的确是血淋淋的现实。在成本问题上已经不如美国,意味着,即使在低端的制造业领域,我们和美国比已经没有任何优势。至于高端,自然不用提。

除了各种成本的繁重,曹德旺还谈到了中国社会存在的不良的风气。他说:

美国在搞制造业回归,“我们中国呢,现在你看看,最赚钱的就是IT,IT实际上本身没有赚钱,他就是忽悠就是从资本化利用民间钱拿来做这个事情,第二个就是私募基金、投资银行,银行这几年赚的盆满钵满。实体经济,因为劳工成本高,大家都去做房地产,盖房子要用劳力,变成我们有效的劳工被房地产拿去,再加上转金融业、IT业,这些服务业的高需要劳工也找不到人,这样的情况你说怎么做?”

这段话,其实捅到了中国经济更大的软肋。当大家都玩以钱生钱的游戏,当很多人都去炒房地产,当创业者每天想着用各种手段去“融资”的时候,中国经济事实上就被一种歪风邪气左右了。真正做制造业的被嘲笑,而投机取巧赚快钱受到了热捧。很显然,这是一种糜烂颓废的气质。

沉重的负担和糜烂颓废的气质,这就是中国制造业生存面临的现实。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谈到降低税负负担时,特别提到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推动企业眼睛向内降本增效。针对性应该说非常强,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落到实处?在减税比断腕还难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在为企业减负上和时间赛跑?

拿减税来说,今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一开始拿出了一个非常令人期待的减税计划,甚至承诺在“营改增”的过程中“只减不增”。但结果,企业的税费负担并没有实质性的降低,在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税收总额仍然在增加。一些地方甚至想方设法创收,宣传税收如何如何增长。即使官方宣传的营改增减税5000亿也备受质疑。

前段时间,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了著名税收专家李炜光先生谈的“死亡税率”问题。他的三个数据非常刺眼:

❶对于中国企业税负究竟重不重的调查问卷,企业家认为税收负担很重和较重的比例很高,达到87%,认为税负可以接受的仅占8%,认为较轻和很轻的仅占1%;

❷我国企业的实际税费负担率接近40%的水平。40%或30%的税负对企业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死亡,或可以叫“死亡税率”。因为在我国,除新兴行业以及金融等领域外,大部分企业的利润率都不到10%,30%-40%的税费负担足可以导致大多数东部沿海加工业企业处于困境之中,甚至亏损倒闭;

❸如果用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中的“总税率”指标来衡量我国企业所承担的税负(总税率是指企业的税费和强制缴费占商业利润的比例),2013年,我国企业总税率为68.7 %,不仅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也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泰国和南非,仅略低于巴西。这之后的2014年和2015年,中国继续维持在68.5%和67.8%的高水平上。在如此重的税收下,中国的制造业企业活着已经不容易,谈何创新和转型?

其实,关于中国税收,关于中国制造业,关于中国房地产,我们已经讲了很多很多。撕破喉咙喊减税,但雷声大,雨点小。很多制造业企业出问题,没有看到政府着急、财政补贴,但是在房地产下滑的时候,却毫不犹豫拿出宝贵的财政资金去补贴卖房者。这种思路不改变,中国实体经济怎么可能好转。曹德旺感叹:“我们宁可继续做那些不靠谱的事情,从来没想过你救了今年,明年怎么办?救了明年,后年怎么办?你知道拖一年严重一年。”

这也是我的感叹。

如果“曹德旺们”都跑了,中国经济最后还剩下什么?

必须祛除笼罩在中国经济上空乌烟瘴气的空气了,必须意识到中国实体经济面临的生死存亡的危险,必须意识到,再不真诚减税,再不抑制对房地产的爱,就真的来不及了。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