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豪饮40碗而不醉,乔峰喝的是什么酒?

金庸笔下有两大贪杯好饮的大侠,一是《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一是《天龙八部》中的乔峰。

从酒量看,令狐冲恐怕远不如乔峰,令狐冲经常喝醉,乔峰却从未醉过,且越喝越勇。

《天龙八部》写他与段誉在松鹤楼拼酒:“他二人这一赌酒,登时惊动了松鹤楼楼上楼下的酒客,连灶下的厨子、火夫,也都上楼来围在他二人桌旁观看。那大汉(即乔峰)道:‘酒保,再打二十斤酒来。’那酒保伸了伸舌头,这时但求看热闹,更不劝阻,便去抱了一大坛酒来。段誉和那大汉你一碗,我一碗,喝了个旗鼓相当,只一顿饭时分,两人都已喝了三十来碗。”

最后二人各饮了四十碗酒,乔峰仍未见丝毫醉意,段誉则要靠着六脉神剑之功,将饮下去的酒逼出来,才没有醉倒。

剧饮四十碗酒而不醉,确实是海量。但是,那也得看是什么酒。

汉代有一个叫做于定国的人,酒量非常惊人,“食酒至数石不乱”,饮下数石酒而不醉。汉代的一石,如果以容积计算,相当于宋代二斗七升;如果以重量计算,相当于宋代的三十二斤。

北宋的科学家沈括认为,“于定国饮酒数石不乱”的记载非常可疑,因为“人之腹中,亦何容置二斗七升水邪”?一个人的肚子,怎么可能装得下二斗七升水或三十二斤水?

其实,沈括忽略了一个变量:人可以一边饮酒,一边排泄。宋代的三十二斤,不外是现在三十瓶啤酒的容量。只要允许上厕所,我年轻时也可以喝下三十瓶啤酒而不醉。不吹牛。

现在的问题是,汉代的酒,酒精度是不是如同今天的啤酒一样淡薄?是的。这个问题沈括也考证过。他说:

“汉人有饮酒一石不乱,予以制酒法较之,每粗米二斛,酿成酒六斛六斗,今酒之至醨者,每秫一斛,不过成酒一斛五斗,若如汉法,则粗有酒气而已,能饮者饮多不乱,宜无足怪。”

按汉代的酿酒法,酿造出来的酒,不过是略有酒气而已,多饮不醉是没什么好惊奇的。

沿着沈括的思路,我们也会发现,如果是低度的酒,像乔峰那样猛喝个三四十碗,也没什么稀奇。只要是酒量不错的人,都可以做到。

那么乔峰在松鹤楼喝的是不是低度酒呢?

按小说的交待,乔峰叫道:“酒保,取两只大碗来,打十斤高粱。”显然乔峰与段誉喝的是高粱酒,而且“这满满的两大碗酒一斟,段誉登感酒气刺鼻,有些不大好受”,看来还是高度酒。然而,从历史来看,北宋的酒楼是不是已经出现了高度酒,还是一个疑问。

略有酿酒知识的人应该知道,不管是用谷物、还是用水果酿酒,如果只经自然发酵,是酿不出高度酒的,高度酒必须经过蒸馏提纯而成。一般认为,中国的蒸馏酒始于元代,这一说法来自明人李时珍的记载:

“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里的“烧酒”,即指蒸馏酒。如果蒸馏酒最早产生于元代,那生活在北宋的乔峰与段誉,当然不可能喝到高度白酒。

不过,白酒始自元代之说,现在已受到挑战。一些学者根据文献记载,将高度白酒的历史推前至宋代,因为北宋高僧赞宁的《物类相感志》有载,“酒中火焰,以青布拂之自灭。”而能够燃烧的酒,必是高度酒无疑。

另一位北宋人田锡的《曲本草》也记述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能饮之人,三四杯即醉,价值比常数十倍”。从“复烧二次”、“三四杯即醉”的细节看,也应该是蒸馏酒。

再从酿酒技术来看,宋人无疑已经掌握了蒸馏术,因为宋人已经成熟地运用蒸馏器与蒸馏术制造香水,宋人张世南《游宦纪闻》载:“锡为小甑,实花一重,香骨一重,常使花多于香,窍甑之旁,以泄汗液,以器贮之,毕,则彻甑去花,以液渍香。”这就是蒸馏法提取香水。蒸馏酒的工艺并不比蒸馏香水更复杂。

还有出土文物为证:上世纪70年代,考古人员曾从河北承德地区发现一件金代烧酒锅,实际上就是一个蒸馏器。2006年,吉林大安也发现一处辽金时代的烧酒锅灶,经复原实验,这一“锅灶适合酿酒蒸馏,且有出酒快、效率高的特点”,“故可认为,辽金时期已经有商业生产的谷物蒸馏酒”。(参见冯恩学《中国烧酒起源新探》)

然而,现有的文献记载以及出土的文物,只能证明北宋时可能已出现了高度的蒸馏酒,并不表示宋朝市场上有商品化的蒸馏白酒销售。研究者相信,“北宋早期(辽中期)已经有僧道制作的蒸馏酒(可能是用发酵酒蒸馏所得),秘不示人,没有形成商业性的生产,还没有摆脱萌芽阶段,可能与南方炎热,认为高度酒‘大热有大毒’的认识有关。辽金地处北方,契丹春捺钵,冬季寒冷的气候使北方人有饮用烧酒驱寒的需求,促使蒸馏酒进行商业生产,产生了以发酵谷物为原料的固体蒸馏酒方法。”(参见冯恩学《中国烧酒起源新探》)

综合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宋代有蒸馏酒问世,但尚未流行,酒楼所售、顾客所饮之酒,通常都是低度的米酒、果子酒。在沈括生活的时代,亦即乔峰与段誉生活的时代,一斛粮可成酒一斛五斗,这么酿造出来的酒当然是未经蒸馏提纯的低度酒。

宋代是一个鼓励饮酒的时代,因为酒税构成了宋朝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市场上商品酒的消费量越大,政府的收入也就越多。

因此,在宋政府鼓励下,从城市至农村,遍布酒店、酒坊、酒场,你看去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图中出现最多的建筑物之一,就是酒店、酒肆。

南宋时,每年中秋节前后,杭州各大酒库(酿酒厂)新酒上市,必大做广告,请歌妓代言。这一盛况,被南宋人杨炎正写入《钱塘迎酒歌》:

钱塘妓女颜如玉,一一红装新结束。问渠结束意所为?八月皇都新酒熟。玛瑙瓮列浮清香,十三库中谁最强。临安大尹索酒尝,旧有故事须迎将。翠翘金凤乌云髻,雕鞍玉勒三千骑。金鞭争道万人看,香尘冉冉沙河市。琉璃杯深琥珀浓,新翻曲调声摩空。使君一笑赐金帛,今年酒赛珍珠红。画楼兀突临官道,处处绣旗夸酒好。五陵年少事豪华,一斗十千谁复校。黄金垆下漫徜徉,何曾见此大堤娼。惜无颜公三十万,枉醉金钗十二行。

从诗中“今年酒赛珍珠红”的句子,不难看出杭州各酒库酿造的酒品,都是低度的黄酒,而不是蒸馏过的高度白酒。

由于政府的鼓励,宋人饮酒之风极盛,按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的记载,“中秋节前,(开封)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

新酒一上市,很快就销售一空。饮者之中,不乏老人与妇女,这也从侧面说明当时流行的酒是低度酒。乔峰与段誉拼酒的松鹤楼,位于江南无锡,江南人更是习惯喝温软的黄酒。

乔峰虽然海量,以牛饮闻名,但如果喝的是低度的黄酒,那我们也可以做到“大碗喝酒”。乔峰的酒量,也未必高于令狐冲,因为据考证,《笑傲江湖》的历史背景为明代,其时白酒已流行,喝白酒当然更容易醉。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