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95:豫中会战之中牟血战-上(3/3)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九十五(新抗战系列之一百一十二)

豫中当时荒漠化严重,这种地域非常不适合防御,一眼就可以看到很远。

确实曾经当过伪军

说起这个师,倒真是挺有意思。

暂编第27师居然当过伪军。

1940年6月,时任豫北游击总队司令的刘昌义(暂编15军军长),率领1000多部下,被日寇突袭团团包围在太行山上。游击队没有重武器,连轻机枪也没有几挺,如何是日军对手?

一旦日军进攻,他们恐怕就凶多吉少了。

没想到的是,日军却没有立即歼灭刘昌义,而是派汉奸来劝降。

因为刘昌义并非中央军嫡系,而是伪军中最常见的西北军将领。他是冯玉祥麾下悍将,曾经担任过反蒋军第2方面军第8师副师长,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第3师师长。

抗战中伪军高级将领,大部分来自两个系统:就是东北军和西北军,尤其西北军将领最多。

所谓十大伪军将领中,有七人是西北军出身。

西北军的老大冯玉祥本人,就是一个投机军阀,有奶就是娘,谁给利益就投靠谁。

虽我党表面上对冯玉祥很好,实际多看不起他。林彪攻击彭德怀的时候曾经说:这回彭德怀是招兵买马,是野心家、阴谋家、伪君子,是冯玉祥式的人物。

有意思是,这么说的并不是林彪一个人。

毛泽东对“冯玉祥式的人物”做了自己的解释,他对彭德怀说:“人们只看到你简单、坦率、心直口快,初交只看到这一面。久了,就从现象看本质。其实你内心弯弯曲曲,内心深处不见人。人们说你是伪君子,像冯玉祥。真伪有矛盾。不能说全部假,对敌斗争是真的。心中很严重的东西不拿出来。”

刘少奇也以“魏延的骨头、朱可夫的党性、冯玉祥的作风”批判彭德怀。

上行下效,冯玉祥麾下这类不可靠的中小军阀极多,投靠日寇的也极多。

日军包围刘昌义以后,认为刘可能会投降。

刘昌义不是中央军军官,没有什么不成功就成仁的思想。他大头兵出身,奉行的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军阀宗旨。此刻,他已经被合围,敌众我寡,突围无望,不投降就死路一条。刘昌义左思右想,决定假投降保住本钱,寻机再拉走部队回到国军序列就是了。

关羽也曾经投降曹操自保,后来寻机投靠刘备,刘昌义觉得自己也可以这么做。

于是,刘昌义就率部投靠日寇。日寇尤其是汪精卫大喜,任命他为伪豫北绥靖司令部司令兼暂编第21师师长。自然,日寇和汪精卫都不是傻蛋,他们开始对刘昌义是有怀疑的。刘昌义在民国军界打拼了20多年,从小兵成为冯玉祥麾下的师长,百炼成钢,自然是有一套的。

他投其所好,大肆行贿拉拢日伪高层,博得他们的欢心。日本人也是人,也懂得吃饭享乐。在刘昌义的糖衣炮弹下,日伪高层对他都很有好感,认为这是一个懂得好歹的聪明人。

同时,刘昌义装作死心塌地为伪军卖命,故意在1941年中条山战役中协同日军作战。此次战役中,刘昌义将一些被打散的国军收拢到自己麾下当兵,以避免被日军屠杀或者送到日本做苦工。这虽是保护国军战俘的行为,但在日本人看来却不同。刘昌义在此次战役中俘虏大量国军,是伪军中首屈一指的,战功卓著。

由此,日伪对刘昌义很看好,认为他是少有的军事人才又很忠心,逐步丧失了警惕心,将他们的部队从1000多人扩编到3000多人,成为伪军的一支生力军。刘昌义却从没有停止率部回归国军的计划,耐心等了2年之久。

1942年,刘昌义乘着日伪命令他进入豫北对付抗日游击队的机会,毅然拉起所部反正。刘将监视他的数百日伪军或杀或抓,还拖走了2门野炮和几十挺机枪。日伪勃然大怒,立即出动部队追击。但刘昌义已经率部进入第一战区,日军只能悻悻作罢。

蒋介石对刘昌义此举非常赞赏,明白他是用心良苦。如果刘昌义仅仅是投机,就没有必要在此时冒着这么大的危险反正。蒋介石不但没有解除刘昌义的兵权,反而将他提升为暂编15军军长。事实证明,刘昌义在抗战中和日军拼死血战,非常可靠。这也是蒋介石知人善用的一面。

而刘昌义拉过来的这支伪军,就是暂编第27师。蒋介石虽很信任刘昌义,但治国治军必须谨慎。出于安全考虑,暂编第27师稍后也进行了大换血。士兵没有怎么变动,但基层军官多换成黄埔系军官,战斗力有着很大增强。当然,刘昌义也支持更换基层军官,因为这些黄埔系军官打仗都有一套且不怕死,比军阀军官厉害的多。

刘昌义心腹参谋陈正风回忆:刘军长自己是行伍出身(也就是军人出身,没有上过军校,仅仅在西北军军官学校高级班培训过几个月),但十分注重军官们的学历、部队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提高。他聘请、接纳了许多黄埔军校毕业生和毕业于保定陆军学校、东北讲武堂、云南讲武堂、西北讲武堂的老军官。部队在河南新郑整训后,连以上军官几乎全部进行调整和更换,面貌较之前有很大改观。军参谋长赵蕴奇是陆军大学毕业,暂编第27师师长萧劲是黄浦六期还是留德学习军事的,新编29师师长吕公良是黄埔六期,全军的团长大多是黄埔系,其余基本都是其他军校毕业的优秀军官,都有很强的指挥能力。高级军官如此,营连级军官也都有学历,甚至排级军官中军校毕业的也占到三分之一。除了士官以外,全军行伍出身的军官已经极少。

而众所周知,黄埔系军官远非其余军阀军官可以相比的。军阀的军官诚然也有很多忠臣良将,但很多不过是混口饭吃,以扛枪杆子讨生活的,意志力不够,容易动摇。

黄埔系则不同。所谓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整个八年抗战中,主动投靠日寇的黄埔系将领屈指可数。至于他们的牺牲,更是极大。

萨沙经过反复计算,在1945年黄埔系毕业学员为3万多人,而8年抗战中牺牲的高达2万多人,牺牲率高达百分之六七十之巨。这里还仅仅是牺牲,不包括受伤。

就拿暂编27师所在的第28集团军为例,集团军司令李仙洲是黄埔一期生。就这个司令,也曾经在抗战中的忻口会战中负重伤。一发38式步枪子弹击穿他的胸部,射穿了肺叶,如果偏1毫米就铁定没命。当时治疗他的外国医生说:一枪打来的时候,你恰好在呼气,肺叶萎缩,子弹从两叶肺之间穿过,所以伤得不致命。如果是吸气的时候中弹,那就肯定死了。

就是这样,李仙洲也昏迷了很久,侥幸保住性命。集团军司令尚且如此,黄埔系的荣誉完全是用牺牲换来的。

这样的重伤,也不算在牺牲里面。

如果算伤亡率,萨沙估计至少是七八成。

我们可以这么说,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怕是没有一个军校的学生有这么大的伤亡率。黄埔系,绝对是抗战的中坚力量,或者说真正的中流砥柱。

经过大换血以后,暂编27师实力有很大增强。士兵更换得不多,仅仅补充了大批新兵。

伪军战斗力都很烂,尤其左摇右摆,不如中央军可靠。暂编第27师装备也不行,和同属于暂编15军的新29师都有一定差距。

让大家意外的是,此次会战中当过伪军的暂编第27师,反而比其他部队还顽强。

中牟战斗中,双方火力兵力悬殊。但暂编第27师区区几千人同近3万日军苦战12个小时之久,至18日早上7点天亮,日军仍然不能突破该师防线。

直到从侧翼中牟县城西北的日军另一部,从三王、毛庄寨、马顶堡、后刘庄、孔庄渡过新黄河向暂编27师合围,该师才奉命放弃现有阵地,从容转移。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全师官兵对日寇都刻骨痛恨。

在参加中条山战役的时候,暂编第27师官兵亲眼目睹日寇残杀中国战俘和无辜平民的惨状。

有个老兵回忆:我扛枪杆子十多年,军阀混战,什么惨的没见过。但日本鬼子真不是人,就是畜生。中条山的时候,日本鬼子四处奸淫烧杀,把孕妇剖腹,把小女孩和老太太轮奸致死还大卸八块。只要是个稍有血性的中国男人,都会自发和鬼子玩命。当年刘师长(刘昌义)说我们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能和鬼子翻脸,只能暂时忍着。现在和鬼子面对面厮杀,当然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咱们27师可不是孬种。

其实不要说这些士兵,就连刘昌义军长本人,也都曾经操枪和日军拼命。

日军的暴行在战场随处可见。中牟打响以后,日军所到之处大肆屠杀。

陈正风回忆进入被日军占领的薛店镇(新郑北面20公里的一个镇子,交通要隘)时写道:我们离开薛店仅仅4天,此时却已经面目全非,一片凄凉。镇内镇外看不到一个行人,绝大多数老百姓已经躲避战火逃往后方。少数没有来得及逃走的百姓,全部惨死在日寇屠刀下。所有的院门都被推倒或者砸坏,粮食财物和家禽被洗劫一空。我跟随刘军长走入一座农家小院,发现一位老汉倒在院子里的血泊中,屋内床上躺着一具披头散发的裸体女尸。

目睹这种场面,无论官还是兵,都和鬼子拼了。

此次一线的防御,暂编第27师大体完成了任务,给日军造成了杀伤,也拖延了日军前进的步伐。

不过,他们的作战还远远没有结束。根据汤恩伯的命令,暂编第27师转移中牟二线阵地,继续在郑州附近和日军血战,杀伤日军,同时为许昌保卫战争取时间。

更惨烈的战斗,还在后面。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