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文革记忆:要饭儿的

东北人管乞丐叫“要饭儿的”,打我记事儿起,家里就经常来“要饭儿的”。他们一般都是穿着破袄,女的头上包着破毛巾,样子就像是地道战和地雷战里的那些女人一样的打扮;男人一般戴着破草帽或者是洗得发白的人民帽,人民帽的样子很像是赵本山戴的那个样子。“要饭儿的”总是背着一个有很多格子的褡裢,要到不同品种的粮食就放在不同的格子里。东北人一般都给他们一碗米,偶尔也会给几分钱,几分钱现在大家看着不多,那时可是真不少。要知道,当时在东北,一个二两的白面馒头才卖三分钱啊!

“要饭儿的”一般都来自安徽阜阳、山东聊城或者河北唐山一代,为什么这里“要饭儿”的多我不知道,估计跟当地政府比较开明有关系。要知道,那个时代出来乞讨是需要有证明的,如果你没有证明,民兵就会把你当“盲流”抓起来,送去劳动几个月,然后遣送回原籍。不开明的地方,比如说河南信阳,会派民兵守着路口,宁可让农民饿死也不许他们出去讨饭。那时,“要饭儿的”必须有证明,至于这个证明怎么能开出来,那就要看他们个人的本事了,要么给干部送礼,要么陪干部睡觉。除了要走门子才能开出证明,他们每年还必须交队里多少钱,不然,不会让他们出来“要饭儿”。

“要饭儿的”一般都是三五家一起出来,租个东北当地人的房子,每天早上四散开去各屯子乞讨,傍晚回去。吃过饭后,他们把要来的米分门归类,存起来,然后卖给村里缺粮户或者是去县城里偷偷卖掉。不过,他们很少去县城里,因为去县城里很可能会被当做“投机倒把分子”给抓起来。东北农村人很喜欢买“要饭儿的”卖的米,便宜嘛。一般人家都买过,不过貌似我家没买过,不是我家米多,而是我妈觉得那米不吉利。说到这里,不禁有人问了,东北人为什么自己不出去要饭?我觉得可能跟东北人好面子有关系,东北人宁可饿着也不出去要饭。而别人来要,他宁可自己不吃也要给别人一些。

“要饭儿的”偶尔也有落单的,如果是男的或者是年纪大的还好点,如果是女的而且稍微年轻点的,十有八九要被民兵睡了,或者被迫嫁给当地的“咕噜棒子”(单身汉),而这些“咕噜棒子”一般都穷得尿血或者是懒的要命,在当地找不到媳妇,如果不是讨个“要饭儿的”,他就等着“绝户”吧。一般来说,嫁给“咕噜棒子”的女人下场都不怎么好,很多后来都跑回了“关里家”(东北人管山东河北那一带叫关里家,因为东北人大多数也是从那里逃荒过来的,在潜意识里,关里才是家),或者是过早地枯萎了。不过,也有特殊情况,有个女人嫁了一个木匠,不知道咋调教的,那木匠后来赚了大钱,俩人盖了四间砖房,还生了仨孩子。

“要饭儿的”一般都很老实,谨小慎微,不敢跟当地人发生冲突。受了欺负也是忍气吞声,打碎牙往肚子里吞。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有次,大队民兵连长强行睡了一个年轻的“要饭儿”的,人家丈夫知道后,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了十几个“要饭儿”的,砸了民兵连长家玻璃,还让民兵连长下跪,似乎后来还赔了钱才了事。不过,这种事很少,一两年也遇不到一次。

“要饭儿”的一般到春节前后就回老家了,但是,也有留在东北“过年”的,这时候的他们也会吃饺子、喝酒,但是,不会穿新衣服,我想应该是怕当地人膈应(东北话:反感)吧?“要饭儿的”留在东北过春节一般都很有规矩,他们不会在正月十五之前出来要饭,这时候,你能看到男的会帮房东干点儿活儿,女的则缝补些旧衣服。这时的他们跟普通的东北农民没啥区别。大部分“要饭儿”的后来都回了原籍,但是,也有少数脑子灵活的,跟当地干部搞好了关系,在东北扎了根,盖了房子,生了孩子,成了东北人。

文革时期,“要饭儿”的太多了,几乎你到哪个屯子都会遇到“要饭儿”的,现在想想,他们应该都是大规模出来的。毛粉总说那个时代好,那个时代这么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要饭儿的”?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