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年收入12万是怎样体验

这两天,一则‌‌“年收入12万元以上被称为高收入群体,要加税‌‌”的消息,在社交渠道上炸锅。但这个说法被权威人士辟谣。12万似乎是一个收入敏感域。我们还是想知道,生活在各个城市,年收入12万元到底是怎样一种体验?

城市:北京职业:风险评估员

我是樊胜美和关关的合体,把钱花光是担心没有未来

http://sinastorage.com/storage.caitou.sina.com.cn/products/201610/9f6b985530ac4dcf919ef262018dba03.jpeg

北京年收入12万元的生活,对于陈冉(化名)来说,就像《欢乐颂》里樊胜美和关关二人的结合。

陈冉把房子租在大望路地铁站附近,那是北京地铁1号线上国贸的下一站。90年代建成的旧小区,距离上班地点只需要坐20分钟地铁。

一间位于东三环CBD、20平米的主卧,意味着陈冉每月到手的1万块工资里,将近三分之一都用来交房租。这还比周边的房子便宜了五六百。

虽然除去吃饭、交通、购物和娱乐等个人开销,陈冉每个月最多剩下1000块钱。但在北京生活的6年里,30岁的她已经学会了把有限的钱财转化为最大化的精致。

精致细化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比如3厘米厚的乳胶床垫、慢回弹材料做的记忆枕头……吃饭时她总是可以找到各种打折券和风格口味独特的餐馆。

朋友形容她穿衣品味走的是‌‌“轻奢风‌‌”。其实她每年只会在认准的快销品牌打折季时,采购两三次,平时就在网上的原单店里淘2-3折的衣服。那些原料天然、质量好的衣服可以穿上三到五年。实际上,每个月的购物支出只占陈冉工资的五分之一。

每次买东西前,她都会在知乎上进行自我科普。最近她被一款钻石版的电动牙刷吸引,但要1000多块,她认真研究了电动牙刷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性能后,找到了另一种型号,除了抛光模式和充电杯,其他性能一样,却便宜了几百块。

虽然还是比普通牙刷贵了许多,但她习惯从更长远的方面着想。在北京的公立医院,如果现在开始挂号,队伍得排到明年的一月。但去普通医院又不甘心,明明知道还有更好的医院为什么不能去?

她觉得自己像《欢乐颂》里的关关,独生女,父母都在机关单位工作,没有赡养父母的负担。也像樊胜美那样,看起来光鲜,实际上只能‌‌“活在当下‌‌”。

从国外留学回来时,家里人劝她落户北京,但她还是选择了自己更喜欢的工作,先是在一家财经媒体工作,后来又转行做风险评估员。等到社保公积金交到快满五年,她发现已经买不起北京的房子了。

她与男朋友谈着异国恋,在北京工作了几年后,她发现自己已经适应了环境,不太可能到国外生活,‌‌“去了就要面对真实生活压力了,估计会变成超市收银大妈和带仨娃邋里邋遢的中年妇女,还不如一个人逍遥快活‌‌”。而男友也不可能来北京生活。未来的日子还无定数。

如今她陷入了一种循环。因为知道自己现在买不起房,所以每个月把更多的钱投入到旅游、健身、学习和个人投资里。

这一年里,她已经去了美国、加拿大,还有国内的几个城市旅游。她喜欢到各个地方逛博物馆,在每个地方对应上自己阅读过的历史、地理。

在工作的头两三年,她攒下了十万块钱,这笔钱不算多,但是存在账户里,让她在北京生活的日子多了份安心,不至于太慌张。

看上去很潇洒,但她会私下跟朋友说,‌‌“因为生活没有未来,所以要把钱花光。总比‌‌‘被通胀’好‌‌”。

陈冉觉得,压力都是来自于更长远的因素。如果不用购房置业,可以少去许多的烦恼。

但身边的朋友并不如陈冉过得自在,他们更多的是‌‌“月光光‌‌”。除了租房、吃饭的开销之外,还要买书、上课、看电影。一个朋友说:‌‌“见识少,怎么跟别人交流?‌‌”

一个朋友在北京工作了四五年之后回到南宁,不久后身体原本健康硬朗的父亲突然离世了。身边的朋友们接二连三地经历过生离死别后,从没有过养老压力的陈冉在那时体会到什么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待‌‌”。

陈冉花几百块买回来一块地毯,铺在自己不大的房间里。她喜欢北京。

北京有更多有趣的人,能够看到更多有意思的事。雾霾挥散不去、交通拥堵改善不了,她可以戴口罩、坐地铁。

只要不考虑买房。虽然她模模糊糊地给自己定下的结婚期限是35岁。

城市:杭州职业:新媒体运营人员

什么时候才能在逛超市时不用看商品价钱

http://sinastorage.com/storage.caitou.sina.com.cn/products/201610/0fbc81fe2c66d216aa51b732cf1c42b6.jpeg

25岁的张夏朵(化名)在杭州一家新媒体公司做运营,每个月收入8000块。她原本以为,这个收入在杭州算中等偏下,直到一次打优步时司机和她闲聊,说自己一个月随便开开就8000块。后来又碰到一个优步司机鄙视地说,他一个月才赚8000块?我一个月随便就1万2了。

张夏朵觉得心里被戳了一刀,月入8000块在杭州原来算穷人,她甚至动了学驾照开优步的念头。

虽然意识到自己的收入不算高,但张夏朵的消费观跟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追求有品质的生活。翻译一下就是,‌‌“我赚得少,但我花得多啊!‌‌”

房租是个大头。从浙江传媒学院毕业后,张夏朵就开始了租房生涯。2013年,她在杭州的市中心租了一间房,每个月房租1000块。现在,市中心一个小单间的房价已经涨到了1350元。刚跳槽不久的张夏朵暂时借住在朋友家,每个月可以省下一笔不小的支出。

虽然省下了房租,但朋友的房子在郊区,交通不便,交通费也噌噌噌地往上涨。加班晚了,公交停运,得打车;第二天早上起晚了,赶着上班,又得打车,一个月得花五六百。但张夏朵有自己的省钱之道,尽量跟人拼车,省一点儿是一点儿。有天早晨她不小心把车门给刮了,司机让赔50块,她心疼了好一阵。

‌‌“美妆是个大坑!‌‌”张夏朵一边大喊,一边划拉着自己的账单。每个月,她都要花上千块买护肤品和化妆品。有时ppt做烦了,她就一股脑下单,最多时,淘宝待收货栏有10个提醒。

工作日的张夏朵倒是挺会过日子,园区食堂里15块一荤一素一米饭的套餐,她也会觉得不划算,走远一些去小吃街吃饭。晚餐她也不在外面吃,回家自己做饭,兴起时还带个便当去公司做午饭。

自嘲是单身狗的张夏朵平时也不怎么打电话,基本上就是每天跟妈妈通个电话。朋友打电话来了,如果在家里,她都会第一时间挂掉,再用微信视频拨过去。

这一年,张夏朵最大的花销就是给自己买了一台苹果的Macbook和一台iPhone SE,在她眼里,这是‌‌“大件‌‌”。‌‌“真的需要换一个笔记本电脑吗?真的需要买苹果的?真的需要买这么贵的吗?‌‌”整整纠结了一个月,她一咬牙,用分期付款买下了。

每个月收到账单的时候,她都挺不爽,再一看,下个月还要再接着还。前阵子,她办了一张信用卡,但没有用,担心‌‌“欲望的小野兽会被释放‌‌”。不算大件,张夏朵每个月花两三千块,算一算,还能存下不少。但张夏朵却没能存下钱来,还因此被朋友嘲笑,‌‌“你都工作3年了,为什么都没存钱呢?‌‌”

张夏朵翻了翻自己的支付宝账单,今年3月的那一张很大程度上能够回答这个问题。那个月,她的支出是12715元。其中,交了一个季度的房租,4400块;因为公司没有意外险,她又给自己买了4396块的商业保险。那个月她过生日,给妈妈打了2020元,还有个好朋友结婚,给了1000块礼金。回想起那个月,她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大头都是给别人的‌‌”。

可怕的天蝎月又要到了,每年到这时候,就有一大堆朋友扎堆过生日。张夏朵已经开始四处给朋友搜罗礼物,她专门为这笔花销取了个名字,‌‌“社交支出‌‌”。

更多的支出,主要还是花在家里。张夏朵给妈妈打电话,听到妈妈心情不好,打麻将输了钱,她就会给妈妈转个两千块。外婆身体不好,还花了近3000块买了台制氧机寄回去。

上个月她回了趟老家新疆塔城,一个位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线交界处的小镇,来回的机票都花了3000块。塔城不通火车,没什么工业,一年到头,烟囱只在冬天锅炉供暖时才冒烟。

张夏朵的父母都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民,平日里种些甜菜,这些年来,气候越来越不稳定,时不时来场冰雹下场大雪,种地的风险越来越高,像赌博一样。张妈妈开了一间杂货店,但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也没什么生意。

在家里,张夏朵和家人认真地讨论了她的未来。她一直都觉得自己内心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身体有任何的不适感持续一个星期,她就会立马去医院。她想不通这种感觉来自于哪里,但一家人分析觉得,或许有了房子就好了。

她想在杭州定居,寻思着在杭州买房。

与大学同学的一次聊天加速了她买房的进程。远在昆明的大学同学说,打算在杭州买一套房投资,她笑着问人家买那么远干嘛。对方一脸正经,‌‌“同班同学某某找了个有钱的老公,在北京买了一套房,最近又在杭州买了一套了,你也不跟人家学学?‌‌”张夏朵觉得,有钱真好。

她也不是没想过找个有钱男人嫁了,但仔细想想又觉得颜值是基础,这些同学从初中就开始谈恋爱,很清楚怎么拴住一男人。但她,充其量只能算是这个世界里的小白。

张夏朵盘算了很久,算上家人出首付的帮扶和自己每个月2000的月供预算,她大概买得起一套50万以内的房子。以杭州的房价,只能买在偏远的郊区。符合这个条件的,只有一个小区,远离市区,远离地铁。张夏朵挺中意的,小区里有个天然的湖畔,不远处还有座小山。她带了很多朋友去看,得到的答复都是,‌‌“呵呵,你喜欢就好。‌‌”这是一套不被祝福的房子。

后来跟同事聊起买房,对方说买了一套首付30万元的房子。张夏朵一惊,居然可以一下子拿出30万。她想了又想,赚钱是一种能力,赚得不够多,是能力的问题。她也想要自己变得更好,总是跟自己的懒惰和拖延症做斗争,为此时常焦虑。

最近,张夏朵看到一个说法——四分之一人生危机。大意是大家常说的中年危机其实并没有听起来那么严重,大多数的中年人有房有车有婚姻,而20~25岁的年轻人面临着更多的压力。比如被各种可能性包围却不能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让人头晕目眩,面对爱情与友情的复杂和多面性手足无措。

这个新颖的概念一下就抓住了她,但她觉得,‌‌“每个年纪都有要愁的事情,人生的底色就是苦的‌‌”。

她想赚钱,赚更多的钱。理想的收入状态是逛超市时不用看商品的价钱,不用再盯着黄色的促销标识。

城市:烟台职业:程序员

我不羡慕北上广的小伙伴,这里空气好,压力小

http://sinastorage.com/storage.caitou.sina.com.cn/products/201610/e96b2acc8ab8609e17e64f8bf8f30a4d.jpeg

周正(化名)是一个生活在三线城市的‌‌“程序猿‌‌”。虽然在烟台月入过万,30岁的周正看起来却一点也不像个‌‌“有钱人‌‌”。

2015年,在本科毕业的第5个年头,周正第二次跳槽,加入了烟台高新区一家网络科技创业公司,成为企业的中层技术骨干。每个月8000块钱的固定工资加上年终几万块钱的奖金,年收入12万元已经远超过这个无趣程序员所能想象的所有花费。除去基本的生活开销,他每月还能省下收入的四成投入储蓄和理财。

不抽烟、不喝酒、打dota(游戏,魔兽世界)的时候不花钱买装备,周正最重要的支出,和身边所有自称为‌‌“屌丝‌‌”的同事一样,主要花在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今年,他搬进100平米的新家,结束了4年多的租房生活。烟台的房价在六七千元左右,33万首付,花掉父母20万积蓄和自己几万块钱存款。贷款30年,月供2000元。

今年,他已经住进新房,不需要再花房租,每个月2000元的房贷对他来说毫无压力,但住在家里的时间,甚至不到一半。

外出考察和学习是工作必须,宅在办公室加班到深夜是家常便饭,吃饭主要靠外卖和公司食堂,每顿盒饭或者小吃只要不到15块钱,如果哪天大家一起去市中心‌‌“吃顿好的‌‌”,那么人均标准一定不会超过80元。每个月的餐费,2000元能顺利hold住。

虽然烟台生活节奏慢,但作为旅游城市,物价算是中等。每月300元的物业费和100元的水电网费属于生活必须,打车起步价三公里8元,偶尔加班晚了回家也得20块钱出头,400元交通费基本刚刚够用。每周打一次羽毛球,50块钱可以在周末挑最好的场馆,一个月算下来也要200块。杂七杂八加起来,每个月的基本生活花费,5000元足够了。

硬要说有什么‌‌“奢侈品‌‌”消费,那么电子产品可以计算在内。这两天,在苹果官网预定的iPhone7已经到货,罗永浩的发布会一结束,周正又觉得有必要体验一下锤子的新技术。

他喜欢买一些有科技感的东西,扫地机器人、擦玻璃机器人都早早列入在新家装修好之后的采购清单中,如果当月超支,就从存款和理财中提现。‌‌“如果说财务自由就是不需要为了生存必需而工作,那么我现在也是某种程度上的财务自由。‌‌”

周正看待自己的工作,有对待初恋情人一样的痴迷。他不觉得自己努力工作是为了挣更多的钱,而是为了‌‌“看到自身能力的界限和改变世界的更多可能‌‌”。他相信指尖到键盘的每一次敲击,都是在为改变世界作出一点努力。

‌‌“改变世界不一定要在大城市,小城市一样可以实现梦想。‌‌”他喜欢烟台,丝毫不羡慕北上广高收入的小伙伴,烟台的生活成本低,‌‌“空气好,压力相对比较小,买得起房子。‌‌”

沉浸入自己的代码世界时,他通常感受不到身在哪个城市。

每月,周正还是会预留几百块钱作为约会专款。对待感情,他相信和工作一样,稳稳的努力可以接近答案。

除了吃喝和约会,小城市的人情往来并不轻松。朋友和同事大多到了结婚的年龄,甚至在老家的小伙伴都已经有了儿子,会通知他办百岁宴。一年参加十次八次婚礼算不上多,关系好的要包1000块钱红包,一般的基本也得上600块的标准,周正说现在200块已经随不出手了,基本相当于骂人:‌‌“代表咱俩不熟,我也不太想去参加你婚礼的意思。‌‌”不过,周正不把这些当做负担,而是看成另一笔理财:‌‌“人情往来罢了,结婚的时候人家也会给你还回来。‌‌”

最让周正欣慰的是,父母的身体健康,有退休金,不需要他添补。平时看到他们用得上的东西就随手买下寄回去,去年他拿出2800元给家里买了个iPad Air,教会了爸妈微信视频聊天和用客户端看新闻,今年他给老爸寄了一个小米手环,敦促他多锻炼。逢年过节回家探望的时候买上几百块钱营养品,平均一年也就花费2000元左右。‌‌“这些钱花得心里安稳,毕竟父母健康就是我最大的福气。‌‌”

工作仍旧忙碌,加班仍旧频繁,创业公司的压力仍旧顶在头上,不过,周正有了更多拼搏的理由,买车,成家,给妻儿提供高品质的生活。‌‌“希望即使有一天,她不工作了,我也能够养家。‌‌”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