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你是不是空巢青年?

曾几何时,‌‌“空巢‌‌”这两个字之后跟的对象,不是父母,就是老人。

维基百科对空巢症候群(Empty Nest Syndrome)的解释是,当孩子第一次离开家,比如独自生活或是去上大学后,父母所产生的悲伤和孤独的感觉。然而就跟某些‌‌“病症‌‌”的群体低龄化的趋势一样,空巢群体也纳入了年轻人,形成了‌‌“空巢青年‌‌”。

谁有资格说自己是空巢青年?

空巢青年,大多指离开家乡和父母、在大城市租房独居的单身年轻人。

近年来形容年轻人的前缀越来越丰富:从早先不说自己有点什么毛病好像就不合群似的——比如强迫症,轻微抑郁症等——到现在的空巢青年,无一不反映出了当代青年人复杂的心理变化和周围环境的变化。

空巢青年所能感受到的社会的‌‌“不友好‌‌”简直来自于方方面面(以下内容可能会引起不适):

便利店:饮料第二杯半价!感觉不买就亏了可是又喝不下,卒。

超市里:超多肉和菜打折!好想都买回家可是又吃不掉,卒。

水果摊:所有水果都想吃!烂掉的速度都比吃掉快呵,卒。

网购时:家里没人收快递!只能又一次寄到公司来,卒。

总说自己活得像条狗?可你连狗都不如啊,人家还有主人亲亲抱抱呢!

知乎网友将这样的状态文艺的表达为: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这文艺的说法似乎还是掩盖不了些微的辛酸。根据好奇心研究所的调查,空巢青年的典型特征包括:

二三十岁,受过大学及以上的良好教育,在一/二线城市拥有一份收入普通的体面工作。

租房,面积较小,一般不超过20平米;有室友但不熟悉。

曾有居家煮饭、健康生活的宏图大志,但最终以便利店和外卖为首选。

长时间在各电子设备间无缝切换,易作息失调。

而根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问卷调查,64.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身边的‌‌“空巢青年‌‌”多,缺乏感情寄托(57.9%)和居住条件差(57.8%)被认为是他们面临的两大困境。55.1%的受访者认为‌‌“空巢青年‌‌”既是一种居住状态也是一种心态。

城市的繁花似锦和车水马龙似乎都与他们无关,他们最常面对的还是下班回家后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租的房子里,直接瘫倒在床上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自己。人前阳光快乐,人后独立坚强。

这是你的真实写照吗?

空巢青年生活的时代背景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些二三十岁的青年人,在大城市里接受了高等教育,见过了大城市的美好就再也放不下。

他们也不是没想过回家做份清闲钱少的工作,可是不甘心如此,对未来的憧憬和抱负还是逼迫他们留了下来。就像网上一直很火的一句话说的那样:‌‌“既然一定会有人成功,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是我?‌‌”

欧睿(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信息咨询公司的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全球独居生活人数从1996年的1.53亿上升到2006年的2.02亿再至2011年的2.77亿——在短短15年里上升了55%,他们预计,到2020年全世界将新增480万独居家庭。

在中国,独居人口比重也呈现出同样的飞速增长态势。从1990年独居人数占全国人口的6%上升到2010年的14%,其中20岁到39岁的独居年轻人数量接近2000万。

2013年,这一数据上升至14.6%。在北欧的瑞典、挪威、芬兰及丹麦,40%到45%的住户是独居者。日本32.5%的住户是独居者。在韩国5170万总人口中,有520.3万人独居。在美国,差不多每七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人独居。

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独居,其中有很多年轻人。他们背井离乡,孤身一人,没有太多朋友,也没有什么业余娱乐。

现实生活的诸多不顺意,让他们产生了一种精神上的‌‌“空巢感‌‌”和‌‌“被抛弃感‌‌”,他们与人群背离,与城市的繁华背离,也与希望背离。

不算高的工资,在除去房租和基本开销后就所剩不多,但至少生活无忧;除了物质上的匮乏,精神上的匮乏才是压倒空巢青年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是除了单位和家的两点一线,哪里还能容下一个孤独的灵魂呢?

一方面,仅剩的一部分工资让人抬不起腿出门,普普通通的娱乐活动可能就会让你月光。

对于空巢青年而言,最注重品质的衣物类消费是内裤,反正也不常出门。

另一方面,疲惫的工作让人提不起劲做别的事儿,只有手机是最亲密的伙伴,信息和娱乐都来源于手机,不用花多余的钱就可以让人打发时间。

这听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是当Siri成了空巢青年的唯一说话对象,这只会让人越来越局限于自己的小世界,一味依赖手机会给人的心理和社交带来严重的危害。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越爱手机,越孤单,更爱手机,更孤单……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是人们对于所在的群体认同感,群体给人们一种属于社会世界的归属感。人们会基于社会分类的过程将世界分为‌‌“他们的‌‌”和‌‌“我们的‌‌”。

空巢青年们对于自己现在所居住的城市没有充分的身份认同感,口音、饮食、生活习惯等等都可能成为空巢青年与所在城市间的隔阂。

一开始能留在这座城市里的新鲜感和宏伟志向使这种实际存在的隔阂显得微不足道。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隔阂会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他们尝试过融入但却不成功时会让人特别沮丧。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过来,空巢的感觉自然愈加明显。

如何看待空巢青年?

空巢青年的标签听着略感凄凉,但仅用‌‌“悲惨‌‌”来形容也并不准确。

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认为,独居现象越来越普遍,单身社会的膨胀,绝非是一时的潮流走向。

‌‌“事实上,它代表着重大的社会变革——我们正在学习单身,并由此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他所著的《单身社会》,对这个现象的看法就比较乐观。

‌‌“独居生活的迅速崛起也为人们的个人、爱情以及社交生活带来全新的机遇。‌‌”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独居和孤独并非同一个概念‌‌”。

有些人生活在一群人之中,他照样会因为无人理解而觉得孤独;有些人天生享受独处,认为一个人时才可以集中注意力做想做的事情,那对他们而言,独居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很多人其实也并不知道‌‌“空巢青年‌‌”这个称呼,他们反而觉得自己是个战斗者,所以《人民日报》认为:‌‌“空巢青年是伪命题。‌‌”

正如《中国青年报》援引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董海军的观点所说:‌‌“对年轻人来说,刚毕业未婚,‌‌”空巢‌‌“的状态是普遍而正常的,不应该给他们打上标签。

‌‌”空巢‌‌“的状态并不一定就会导致年轻人社交圈狭窄、孤独感强等问题,这从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年轻人毕业之后结婚之前自己居住,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

对于感觉孤独、苦闷的独居年轻人,要寻求适当方式排解不良情绪,比如跟朋友倾诉、做心理咨询进行疏导、参加一些社会工作。‌‌”

空巢青年并不一定特指某一类人群,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心态,是人生必经的一个阶段。这也并不是现代社会独有的一种状态,只是被媒体放大了。

‌‌“有目共睹的是,独居生活为人们带来了这样一种生活的可能:既保有一定程度的独立与孤独,同时又投身丰富的社交、社会生活。

而出人意料的是,独居也给人们提供了建立意义深刻的联系所需要的私人时间与空间——无论这种联系是与另一个个体、社区、事业,还是我们自己。‌‌”

所以真正空巢与否还是看自己的选择。独居不能证明个人生活的成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你可以住在空巢,但不要让心贫瘠。

(文中数据均来源于网络)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