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上空的鹰:霍克2霍克3战斗机(4/5)

笨重的轰炸机不容易逃过霍克3的追击

淞沪会战痛宰日军轰炸机-814空战

1937年8月淞沪作战前,日本空军可用于作战的飞机约为2300架,预备飞机约280架,反观中国空军总计有约六百架飞机。实际上,这六百架各型号飞机中,在1937年能够参加作战的仅有223架飞机。余下的300多架飞机,大部分是性能过于落后,根本不能升空的(升空也是做活靶子),还有一部分是地勤配套或者训练不利,根本无法升空。

好在,淞沪会战爆发的第一个月,日本空军是比较被动的。因为他们的陆军在上海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陆地上又被国军炮火封锁,不能够建立地面机场。日军的飞机必须依靠航空母舰或者在台湾的陆地基地起降。从台湾飞过来,路途遥远,战斗机燃料有限,往往不能进行较长时间的空战。航母则受天气影响较大,一旦遭遇较大风浪则不能起降飞机。

所以在第一个月中,中国空军还是颇占上风的,在这一时期,霍克3打了好几个漂亮的战斗。

国军在上海一线有97架战斗机,大部分都是霍克2和霍克3。8月14日淞沪会战打响的以一天,霍克战斗机就披挂上阵。

由于当时空军首要目的是配合陆军进攻,霍克此时主要作为轻型轰炸机使用,挂载250公斤炸弹。当天中国空军发动了9次空袭,出动了76架飞机,其中三分之二就是霍克2和霍克3。

当天轰炸战果很好,包括日本扬子江舰队旗舰出云号,上海日本司令部都遭受投弹受创。不过,由于日军地面炮火猛烈,国军霍克也有了损失。

早上9点20,第五大队的19架霍克3作为第三波攻击力量,轰炸了上海日军据点和军舰。副队长梁鸿云中尉驾驶2410号霍克3战斗机投弹击中一艘1300吨的日军驱逐舰,将其炸成轻伤。这是中国空军在抗战中炸伤的第一艘日本军舰。

但下午梁鸿云中尉做第四波攻击时,不幸被日军军舰的高炮击中,机毁人亡。

梁鸿云中尉也是八年抗战中殉国的第一个中国飞行员。

本来日本人对于中国空军并不在意,因为仅仅5年前的128上海会战时期,日本空军具有绝对的优势,压制得中国空军根本不敢起飞。

日本飞行员甚至蔑视的说:中国人是东亚病夫,他们身体不适合做飞行员,更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飞行员。

所以淞沪会战打响以后,日军妄图先发制人,一举摧毁薄弱的中国空军。日军集结主力部队,全力攻击淞沪一线国军,由此开始了长达3天之久的激烈空战激战。

而8月14日开始后,中国空军就迎来了第一次激战,814空战。

自从77卢沟桥打响以后,上海日军就开始高度戒备。在814打响之前,日军已经将加贺号,凤翔号,龙骧号三艘航母停靠在上海东边海域,距离上海仅有100多公里,随时准备作战。而在台湾台北和日本千叶县的二个航空队同样完成了战前准备,飞机随时可以出发。

通过内线得知国军将于8月14日打响淞沪以后,日军在上海的最高指挥官,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中将下令先发制人,出动轰炸机攻击。

他们的目标,是上海附近国军主要空军基地,浙江杭州览桥机场,安徽广德机场。根据之前多次空中侦察,日军认为这两个机场,至少各有国军一个大队飞机和大量地勤设备。

与此同时,中国空军主力之一的第4大队的3个中队共27架飞机,也在从700公里外的河南周家口机场飞过来。由于一路天气恶劣,3个中队相距几十公里艰难前进,好不容易赶到目的地。因为和台风搏斗,每架飞机油料都消耗很大,降落之前仅剩40分钟的汽油了。

让中国飞行员没有想到的是,此时日本在台北的鹿屋航空队的2个轰炸机大队共18架三菱96式陆军轰炸机,正在向览桥机场扑来。

三菱96式陆军轰炸机是日本刚刚装备军队的新式轰炸机,性能非常优秀。它采用双发动机,全金属外壳,可收放起落架,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

尤其该轰炸机航程高达4000公里,是世界第一的。这种飞机速度也很快,高达370公里/小时,也是世界顶尖的高速轰炸机。

这两个轰炸机编队于14点50分从台北起飞,刚到中国福建上空就被我防空人员发现。但由于台风天气,地面失去目标,直到敌机于18点进入杭州湾,才再次被我们发现。

此时日军飞机距离杭州览桥机场不过10分钟的航程,而第4大队刚刚从周家口飞过来。三个中队中,李桂丹的第21中队的9架飞机率先在18点10分,于览桥机场降落。先期到达在机场的高志航大队长接到日军飞机接近的情报,非常着急。但老旧的霍克3战斗机没有无线电台,无法及时通知到李桂丹他们。

情急之下,高志航冲上跑道,对着还在滑行的李桂丹他们大喊:不要降落,不要降落,立即起飞,敌机马上就到了。

虽然李桂丹明知道自己仅有40分钟的油料,一旦升空就非常危险,却毫不犹豫的率领4架飞机紧急起飞。该中队另外5架飞机油料几乎耗尽,连40分钟也支持不了,被迫紧急加油。

几分钟后,毛瀛初的第23中队9架霍克3,也在览桥机场降落。高志航一边大声让他们起飞,一边登上自己的座机,让代为驾驶飞机的飞行员曹士荣下来。随后,高志航亲自驾驶飞机带领中队升空。

高志航他们刚刚升空,新田少佐率领的轰炸机编队已经赶到览桥机场,甚至开始投弹了。

由于台风的影响,能见度只有500米左右,这9架96式轰炸机投弹造成的损失非常轻微,只炸毁了几辆加油车。

不过,能见度不好,也影响了霍克3对敌人的搜寻。当时云层很厚,高志航和李桂丹各率领一个中队飞到4000米高空,反复寻找也没有发现日机踪影。随后日军轰炸机投弹,才指明了他们的位置。高志航立即率领13架飞机,从高空扑下来。

双方数量是9:13,敌人又是笨重的轰炸机,我们是战斗机,显然优势在我们这边。不过,霍克3仅有2挺7.62毫米机枪,攻击力较弱。而96式轰炸机有3挺7.7毫米自卫机枪,因为是大型全金属飞机也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击落它并不容易。

当先攻击的飞行员谭文,在较远距离和96式轰炸机对射。日军机枪手技术很好,他们射出大量弹幕,让谭文的霍克3无法靠近96式。而7.62毫米的子弹,在较远距离散布较大,无法有效击中大型轰炸机的要害。两机缠斗很久,谭文始终无法击落这架敌机。随后赶到的大队长高志航就不同了,他的经验很丰富。

自从1927年从法国航校毕业,高志航已经有10年驾驶飞机的经验,不是普通飞行员可以相比的。

高志航很聪明,他发现一架正在投弹的96式轰炸机以后,悄悄逼近敌机500米。此时,敌人的机枪手才猛然发现了他,立即射出大量子弹。高志航却非常能够沉得住气,继续迫近了200米,在300米距离两挺机枪齐射,当场击毙了日军左侧机枪手。

这样一来,96式轰炸机等于就没有左侧防御能力了。高志航从容逼近这架飞机仅有20米的距离,他清楚看到敌机上几张惊恐的脸。高再次射击,轻松将敌机左边发动机打爆。这架96式轰炸机顿时坠落,期间又引爆了携带的炸弹,炸得四分五裂。

这边李桂丹中队长率领3架霍克3,围攻一架96式轰炸机。这架轰炸机的机枪手也不愿意等死,拼命射击。但李桂丹很聪明,他们三架飞机同时攻击一侧,日军区区1挺机枪根本无法应付,都不知道应该向谁射击。

这架飞机前后中弹几十发,飞机油箱燃起熊熊大火,随后坠毁。

2架敌机被击落,空战还在继续。

这边其他几架霍克围攻多架96式,此时敌机已经仓皇丢下炸弹,向后溃逃。高志航发现一架已经被击伤的日机,正在踉跄撤退,却并没有霍克3追击。看来追击的霍克3因为燃料耗尽,已经被迫返航了。此时高志航燃料表显示也只有10分钟的燃料,如果追上去的话,很可能造成飞机空中停车,机毁人亡。不过,高志航不愿意放弃大好机会,他一咬牙就追了上去。经过几次攻击,高志航发射了70多发子弹,将这架96式的一个发动机击中燃烧。

此时高志航座机的油料已经显示为0,他赶忙驾机返航,还没有飞到览桥机场上空,燃料就耗尽了,螺旋桨停转。

高志航奋力控制住飞机,勉强滑行降落在跑道上,差一点就送了命。

这架被高志航击成重伤的96式,后来居然勉强飞回了台北机场。但着陆时,由于伤势太重无法控制,导致起落架折断,飞机全毁报废。

这样,攻击览桥机场的9架96式轰炸机被击落3架,余者都高速逃走。因为台风天气的影响,国军难以追上他们,况且霍克3的速度太慢,相比96式也差不了多少(仅仅高出10公里/小时),很难追上的。

览桥机场的第4大队的第23中队第21中队击落了3架敌机,这边高志航第4大队22中队也击落了1架敌机。

22中队是最后赶来的部队。由于他们遭遇的天气更恶劣,油料不足以赶到杭州,只能在安徽广德机场降落加油。他们赶到广德的时候,正好遇到9架96式轰炸机被一架没有武装的霍克3,也就是周庭芳的座机搅和得一塌糊涂,被迫仓促投弹后返航。其实周庭芳因为霍克2座机被击伤,刚刚在览桥机场换了一架霍克3,还没有来得及安装弹药,突然发现浅野少佐率领的9架轰炸机飞来。周庭芳被迫起飞,防止被炸毁在跑道上。没想到这9架轰炸机却是去炸安徽广德机场的。周庭芳急忙飞到广德机场去示警,但地面人员以为他是中弹迫降。眼见敌人轰炸机越来越近,周庭芳无奈之下,毅然驾驶没有弹药的霍克3战斗机勇敢的冲向敌人机群,做虚假攻击。

日军见有一架中国战斗机迎面飞来,做梦也没有想到他没有弹药,只得仓皇迎战。周庭芳用尽全力做逼近工作,打乱了整个日军轰炸机编队。日军见周庭芳逼的太狠,惶恐之下丢下全部18枚炸弹。这些炸弹胡乱扔在广德机场附近,没有一枚击中机场。

此时的日机已经被吓破了胆,随即开始返航。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周庭芳唯一一次以少对多的冒险,武汉会战中他还曾经1对14架敌机。更令人惊讶的是,周庭芳居然活到了抗战结束。

返航的这队敌机,正好被22中队发现。

22中队长乐以琴率领郑少愚等几架尚且有些油料的霍克3追过去,先后击中多架敌机。

其中一架受了重伤,勉强飞到台湾附近,坠落在海中。

其他返航的敌机,大多是弹痕累累。只是霍克3的7.62毫米机枪威力较小,不容易击落成员多达7个人的96式大飞机而已。如果像p38战斗机和零式战斗机一样安装1门20毫米机关炮,这9架日本轰炸机怕是全部都要完蛋。

因为战时估算战果会有差距,当时认为击落了6架敌机,而己方无一被击落,是辉煌的胜利,这就是814空中大捷。

实际上,我们击落的敌机是4架,另外2架被击成重伤,但居然迫降台北成功,飞机稍后修复,所以不算是我们的战绩了。

即使这样,也是4:0,相当了不起了。8月14日也是中华民国空军建军节。

我军唯一的损失是刘署藩的2105号霍克3。在广德机场紧急起飞时,这架飞机发动机突然出现故障,导致飞机空中停车。飞机坠落撞到一棵大树,刘署藩头部受伤很重,不幸殉国,但飞机损坏不大。

自然,这架飞机并非空战损失,不过是因为机械故障而已。

814空战是霍克3猎杀日军轰炸机的一个经典套路。

日军轰炸机比较笨拙,面对水平机动性极佳的霍克3是不能对付的。遗憾的是,霍克3的火力太弱,仅有两挺小口径机枪,往往连续击中敌机40,50发也不能将其击落,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这只是一次空战而已,第二天第三天,不甘心失败的日军又发动了815、816大空战。

815空战中,日军调动近百架轰炸机大举反攻,结果被我军霍克战斗机和地面防空炮火一共击落21架之多。

此战由于日军使用了比较落后的89式双翼舰上攻击机,造成了重大损失,共被击落了12架之多。

89式双翼舰上攻击机是日军1932年装备的老式轰炸机,双翼结构导致速度很慢,仅有220公里/小时。该机虽然有3名成员,自卫武器却只有2挺7.7毫米机枪(1挺在尾部),防御能力也很弱(飞机木制结构,不是96式的金属机身)。该攻击机携带800公斤炸弹以后非常呆滞,在机动性极佳的霍克3的猎杀下,很难幸存。

第4大队21中队长李桂丹,就一举击落3架89式舰上攻击机。在霍克3从各角度的冲击下,89式舰上攻击机不但无法防御自己,连逃跑也跑不掉。

不到半个小时,一个编队的9架89式双翼舰上攻击机就被第4大队全部歼灭。

事后89式舰上攻击机飞行员哀叹:在敌人霍克战斗机面前,89式舰上攻击机毫无还手之力,就像待宰的羔羊。

8月16日,日军再次集中大机群袭击,当天又被我军击落11架。短短3天,日军损失20多架飞机。由于白天轰炸损失太大,日军转为夜晚轰炸。

整个8月,由于日军参战的战斗机主要是九五式双翼舰载战斗机。这种老式双翼战斗机性能和霍克3也就伯仲之间,加上数量较少,无法在空战中占据完全的上风。

我军的霍克战斗机非常活跃,压制得日军轰炸机不敢抬头,打得九五式舰载战斗机也难以招架。

日军96式轰炸机一度战损率高达百分之六十,很少有不带伤返回基地的。

甚至我军还多次出动霍克3战斗机搜索日军的航空母舰,准备予以歼灭。8月30日我军出动10架霍克3战斗机携带2枚炸弹,在外海寻找日军航空母舰,结果发现一艘日军运输船,将其击伤。由于当时天气恶劣,飞行员误以为这就是小型航母,汇报了战果,一度报纸大肆报道。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