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G20峰会严重扰民,一切为了大国面子?

中国将于9月4日到5日在杭州主办二十国集团峰会,这将是中国首次主办最高级别的国际峰会。几个月来,中国倾尽社会资源,希望打造一个安定和谐,青山碧水的大国印象。但是为峰会采取的极端严苛的安保措施,不但引发当地居民的怨言,也成了许多境外媒体的关注点,模糊了峰会主题。与此同时,中国频频发动外交攻势,软硬兼施,希望主导峰会议题,避开南中国海仲裁等痛处。这次G20峰会,在得失之间中国最在意的是什么?被外界视为“极端”的安保措施,折射出中国当局的什么担忧?

参加讨论的四位嘉宾分别是:中天新闻华盛顿特派员臧国华先生;人权组织公民力量创办人杨建利先生;普林斯顿社会学博士,转型问题学者程晓农先生;政论作家,时事分析人士陈破空先生。

陈破空表示,浙江杭州,是习近平的权力成就地。在杭州举办G20峰会,正是习近平显示大权在握的绝佳机会。他绝不愿看到任何疏失,损伤他的面子,进而损伤他的权力。而浙江的官员们,为了争宠上位,一定会施出浑身解数,确保安保工作万无一失、滴水不漏。对照先后举办过G20峰会的国家,中国的安保措施,严密得过份,苛刻得极端,再次创下世界纪录。其实,与会的各国首脑心中都有数,都知道杭州的整齐划一、安稳有序、蓝天白云是怎么回事,内心只会一笑。外表华丽的杭州,又是一袭皇帝的新衣。中国因搭上全球化的顺风车而崛起,但就在国际话语权大增的时候,全球化却在世界各地陷入低潮,这又不免令北京尴尬。

杨建利说,G20峰会中国政府针对了国内国外两类观众。想向国内观众塑造的是一个万国来朝的形象:中国已经进入一流国家行列,在国际上的发言权大大提高,甚至成为规则制定者。对国外观众要塑造的是一个中国控制有效、没有任何反对声音的形象。所以这次会议中国只谈世界问题、不谈中国问题,不谈中国不想谈的话题。

杨建利说,杭州G20是中国政府的一个巨大的造假工程,这个造假工程是用过份的安保措施:大兵压境、驱赶民众、停工停学、关闭教会、打压异议、无限扰民来完成的。杭州现在创造了一个新的词汇,“被G20了”,意即“被干扰了”。任何G20主办国都要采取严密的安保措施,但是与其他东道主国家不一样的是,中国政府彻底地把人民当敌人来对待,表现了中国社会官方和民间的严重割裂和对立。外强中干,不造假虚张声势行吗?

程晓农表示,现在世界各国对贸易全球化有各种各样的批评,这与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很有关系。中国是机会主义式地对待全球化,是在利用全球化而不是对等全球化。比如中国很早就承诺要开放金融市场,但到现在还设置了种种障碍;在千方百计保护本国企业的同时也在千方百计地阻止其它国家的产品自由进入中国。因此很多国家对中国利用全球化又片面干扰全球化有很多指责。这是这次峰会中国不得不面临的一个尴尬。

程晓农说,习近平希望通过这次峰会,展示中国的成就和稳定,并且在经济方面给中国带来新的机会,比如引进新的外资、获取更大的市场,借此摆脱国内的经济衰退,同时对内展示外交上的最高成就。但是,到会各国首脑眼下都有自己的烦恼,对华关系并非他们的首要考量,他们要各自趁机私下会晤,谈自己的事,只是借峰会一席之地而已。所以,尽管中国对这次峰会看得很重,但会议本身不过是徒具形式,开不开都一样。欧洲各国参会首脑之间现在最紧迫的话题是,欧洲可能面临难民中的伊斯兰恐怖分子与当地阿拉伯移民共同发动的欧洲各国国内战争,德国、捷克和瑞典已对国内发出备战动员,要求国民储备水和食物,以应对紧急事态,并且鼓励建立民兵自卫;俄罗斯则与欧盟有乌克兰新危机问题要谈;而巴西国内政局变动剧烈。中国作为主办国,却在各国领导人互动方面插不上多少嘴;而中国最关心的重振世界经济话题,根本不是与会国真正关注的重心,各国对中国的期望只会虚与委蛇地应付。中国难得办一次峰会,却把美丽杭州变成了死城。昨天杭州市政府发出通知,除了为峰会服务的机构和人员之外,全城放假,禁止上班,禁止上学,禁止外地人留城。这种做法并未彰显中国的强盛,反而暴露出专制政权的脆弱。从几天前开始杭州不少马路上便空无一车,当地居民纷纷在马路中央的黄线上躺下来摄影留念,成为世界奇观。

臧国华表示,中国举办大型国际会议或活动即使不动用举国之力,也会倾尽社会资源,奥运会、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就是例子,因为中国的目的不仅仅在开好会,而且更把这些场合看作是展现自己进步发展的大国形象的舞台。杭州G20峰会将展示的似乎是中国深度参与主导全球治理、与一流国家平起平坐,中国也能引领世界的一种自豪。为确保会议安全顺利,安保措施无所不用其极,的确造成“扰民”的后果。安保措施没有错,但是过度就有问题。美国主办G20也有严密的安保措施,但是很难想象美国政府会下达工厂商店学校关门,居民出游这样行政命令,下了也没有人听,可能还会被告。中国的情况稍微复杂一点,比如说中国城市市中心的居民人口可能比美国多很多,安全管控比较复杂,如果这样,就应该将会场搬到一个容易管控的小岛上去。关键的问题是中国政府要学会尊重民众的权利,包括工作权、上学权、住家权。不能随心所欲地以民众的不方便换取与会者的方便。

来源: 
美国之音
作者: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