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美国为何对台海两岸僵局静默?

在台海两岸为“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陷入僵局之际,有些观察人士注意到,美国政府对台湾选后的两岸情势保持沉默,并没有像陈水扁政府时期或2012年台湾选举时一样对台北或北京公开表态。这个现象背后的意涵是什么?美国何时会出手介入?

在上星期布鲁金斯学会的一场研讨会中,来自中国的华裔学者朱志群提出这个观察。

目前是美国宾州巴克内尔大学(Bucknell University)中国研究所所长和国际关系与政治学副教授的朱志群博士说,自5·20台湾新政府上台以来,奥巴马政府除了重申美国的一中政策、3公报及台湾关系法等长期立场外,对于北京当局与蔡英文政府为“九二共识”及一中原则的分歧僵持不下、无法恢复对话的局面却没有公开或积极涉入,他认为华盛顿这种“沉默”或“不作为”别有意涵,值得进一步加以分析。

朱志群说:“对我来说,有意思的是,美国作为台海最大的外部利害相关者,但是到目前为止它的态度是不介入。我们都知道,台北与北京之间有时候最短的捷径是通过华盛顿,可能华盛顿会有某种作为要促使两岸其中一方与另一方对话,但我并没有看到任何这方面的努力,至少台面上没有看到。”

朱志群认为,要解开两岸僵局,“灵活性”将是最主要的关键,尤其是北京方面,它应该慎重考虑是否要继续坚持蔡英文承认“九二共识”。

朱志群说:“我认为灵活性将是关键,尤其是对北京来说。因为现在北京应该充分理解到,要听到蔡英文口中说出‘九二共识’这4个字或许不太实际,问题在于,北京是否愿意接受某种非常接近‘九二共识’的东西?我认为北京应该接受,也或许它会接受。”

朱志群说,由于蔡英文的背景,北京对她并不信任,因此台北方面也要更清楚地界定它的立场,朝向北京的立场移近,双方才能找到一个彼此可以妥协的中途点来解决分歧。

朱志群提到台北市长柯文哲对“九二共识”的相关说法,它让台北与上海的双城论坛得以举行,或许这是一个可以参考的模式,他认为北京或有可能接受这种模式。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中国权力项目主任葛莱仪(Bonnie Glaser)在研讨会另一个小组讨论中表示,华盛顿对这次台湾选举和两岸之间的问题的确较为“被动”没有直接涉入,这是因为中国虽然对台湾有胁迫(coercion),但并没有做出具体的威胁(threat),美国也认为民进党与中国有可靠的沟通管道,美国无须介入其中。另外,习近平本人对于处理台湾议题也有相当自信,并不希望美国介入两岸事务。

葛莱仪说:“北京并没有真的对美国施加许多压力,要美国敦促蔡英文接受中国的要求。我的分析是,习近平对于处理台湾事务有较大的自信,他有较大的工具箱来对付台湾,他不想要、也不认为有必要让美国涉入其中。他在与奥巴马总统的会面中就说过,希望美国不要扮演负面角色。另一个原因美国没有介入其中或更积极调解,是因为美国有一定程度的信心,知道民进党与中国之间有可靠的沟通管道。”

对于目前的局面,葛莱仪说,美国希望中国能对蔡英文政府展现更大弹性,也期待蔡英文与习近平对于彼此的立场不要太过僵化,双方能够找到一个新的方程式来作为彼此互动的基础。

不过葛莱仪也提到,如果台海两岸关系出现3种情况,华盛顿还是会在必要时出手。一是美国认定台海两岸无法有效沟通;二是台湾对中国的政策被认为可能导致台海不稳,例如台湾的军事部署是防御性质或具有挑衅性,或是推动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或以台湾名称参加奥运;三是中国对台湾施压的性质与程度,而这也是所有因素中最重要的部分,例如北京对台湾的经济压力是否加大,现在台湾观光业正面临中国游客减少的困难,接下来北京是否加大外交压力,台湾是否能够参加9月27日的世界民航大会等等。

葛莱仪说:“如果美国在这方面的担忧增加,它可能会采取以下作为:公开发表声明表达它的担忧,私底下告诉中国,它的行为具有反效果,会导致台湾人民对它更有敌意,甚至引发美中关系更大的摩擦,美国有可能采取一些行动来抵消北京的压力。”

对于北京一再坚持要蔡英文总统接受“九二共识”与一中原则的政治基础,蔡英文7月间在《华盛顿邮报》的专访中已表示,“设定期限,要求台湾政府违反民意去接受一些对方的条件,其实可能性是不大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及中国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这个周末在会见8位台湾泛蓝县市长时仍然强调,九二共识与一中原则是两岸交流互动的政治基础,中国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上周也在新加坡《联合早报》的专访中,要求蔡英文对两岸关系做出明确论述,不要再“犹抱琵琶半遮面”。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