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师徒反目互别苗头才是社会主义文艺新常态

作为一名严肃的时事评论者,我一直要求自己少碰八卦、多谈正事,然而我发现,在周末寻找严肃正经关乎国计民生的评论选题,几乎已经变成一种奢望。先是王宝强夫妻,然后是郭德纲师徒,总之最近这几个周末,朋友圈里都被这些德艺双馨、琴瑟和谐的人民艺术家组合给刷屏了。尽管中间有那么一阵,半路杀进来个陈光标,但考虑到标哥接近科班的演技水准,强烈建议中国曲艺家协会也将他发展为会员。当然,联系到当下新闻宣(guan)传(zhi)的新常态,这其实也没什么好纳闷的,所以我也就厚着脸皮毫无愧意地将此事放入选题之列。

话虽这么说,但要是哪个真来询问:王宝强和马蓉到底谁在说谎?郭德纲曹云金那些破事儿究竟应该信哪个版本?那我肯定只好两手一摊,无可奉告了。因为我既不是圈内人,也买不起郭德纲隔壁家的别墅,即便郭大师心慈手软,在他那私搭乱建的违章部分里给我留一张床铺,越明天,也会因为没有北京暂住证而被当成“盲流”(注意:不是流氓)加以驱逐。所以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所知晓的资讯并不比其他吃瓜群众更多,如果仅仅根据当事人的回应文就胡乱发表评论,并且以为这都能够定纷止争,那这天下估计一百年前就太平了,文艺座谈会也没必要开两回。

相比70多年前的那场窑洞座谈会,海里高的可不止是硬体设置。单就小组长的那份讲话文稿,可圈可点之处就有许多。比如话才讲到第二部分,也才铺陈了不到3000字,就单刀直入指出了问题:“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速食式消费的问题。”“当前文艺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浮躁。”——简洁、精炼、切中要害!但接下去秘书代为开出的药方——“处理好义利关系,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却吓得我不敢去药房抓药,免得被掌柜说“文不对题,头痛医脚”。

因为在我看来,当前文艺界的浮躁,不在于竞争而在于竞争机制被扭曲。套用一句流行语,就是陈旧的文艺体制与多元的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这矛盾的军功章里,既有颟顸官僚的一半,也有陈旧师道的一半。尽管韩愈老先生早就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但现实中,几乎每个师父都自我感觉比弟子牛逼,要是哪个弟子胆敢当面指出老师的不是,就是大逆不道;要是一句不合叛出师门,那更是悖逆人伦,必须夺回艺名逐出家谱。于是乎,弟子一代不如一代,而师父却一个比一个厉害,祖师爷自然最最厉害。结果我们看到,书法在王羲之之后就止步了,诗歌到李杜那儿也算到顶了。原本这应该是个很丢脸的事情,哪曾想碰上个不要脸的文人,美其名曰“退步史观”。

退步史观、进步史观、打圈圈史观,到底哪个更正确、哪个更牛逼,吃瓜群众自然傻傻分不清,但具体到文艺那一亩三分地,好坏还是看得明白的。作为一项传统的曲艺门类,相声界历来十分看重师道尊严。从积极方面讲,这有利于技艺的传承;但就消极的方面来说,过于尊师重道其实并不利于创新突破。好在相声虽说是“穷不怕”朱绍文老先生一脉传下来的,但毕竟一根藤上七朵花,所以过去倒也算得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无奈经过窑洞座谈会后的“社会主义文艺改造”,整个相声界犹如五岳剑派,归于一宗,全部纳入“官家”门下。此后虽然冒出个自称“非著名相声演员”的犯上作乱,将一众拥有“官籍”的著名相声演员打了个稀里哗啦,期间也是波折不断,但最终又将相声界重新统一到了德云社门下。

所以很多人说,郭德纲虽然是以叛逆的形象出现,但内心对传统那一套其实相信的不得了。这一点从其所编的家谱中印满“欺天灭祖”“卖师求荣”“逐出师门”等诫语,以及此番回应文在举例说理时所透露的师尊本位都能看出。不过老子不是曾经曰过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错了,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就像令狐冲要是一直待在华山派,到顶也就是个耶律齐,曹云金、何云伟如果不脱离德云社,那么一辈子演的可能也就是从师父郭德纲那边传下来那几段看家绝活——看家还可以,绝活还真称不上——结果就像小岳岳,演得再好人家说起来也不过是“第二个郭德纲”,永远成不了“第一个岳云鹏”。

现在可好,师徒反目互别苗头,过去温情脉脉的面纱被撕得碎了一地,看上去好像闹了个鸡飞蛋打,其实反倒是教学相长。此前,无论是郭德纲还是曹云金,擅长的不过是说学逗唱,经此一事,又被逼出了一门技艺——写。看着两人蹭蹭蹭上涨文字水准,我真担心要再不出面制止一下,我们这些专门吃文字饭的恐怕都要失业了,所以郭师傅,您行行好,也给吃瓜群众留条活路吧。至于说相声江湖,从此也不再一家通吃,起码有两家竞争,说不定是一超多强。想想战后国际为啥能够和平那么多年,靠的不就是这种恐怖平衡吗?

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社会主义文艺新常态”,我看除了要会报书名,师徒反目互别苗头也是题中应有之义。缺了这一条,小组长指出的问题、强调的事项恐怕还真解决不了。就冲这一点,我们也应该向郭德纲、曹云金师徒,又错了,是前师徒,致以崇高的敬意。天涯路长,各自珍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