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临终患者的世界

每个人都有谢幕的时刻,恐惧的是活着的人!

中国的人忌讳‌‌“死‌‌”字,以至于与死亡谐音和同义词都忌讳,在中国的文化中,没有死亡教育,只有‌‌“长生不老、益寿延年‌‌”,如果只是美好的愿望也就罢了,如果您真的那么认真就惨了……

作为肿瘤科医生,我不但常常见到临终患者,也守候过这个世界上无条件最爱我的人、被胃癌夺走生命的父亲走过临终阶段…….

现在微博加V,关注我的粉丝有医生、媒体人、家属,更有患者,所以我不愿意说‌‌“死‌‌”,怕给他们带来心理负担……..

但是新媒体时代,还是有人写了这样的文章,没想到我的粉丝中很多人关注,更有很多误传误解,那就说说吧……

一次送走一位患者后很有感触,与母亲聊天说,人要是突发疾病瞬间就死亡多好,母亲说‌‌“那是修来的福气‌‌”,好吧,我努力多做善事,希望能修来这样的福气。

的确,癌症晚期患者,有各种各样的痛苦,很多都是医学无法缓解的,医生也是束手无策,减轻‌‌“患者痛苦‌‌”在临终阶段有的时候真是美丽的谎言,每当这个时候,作为医生的我很是颓丧,也常常感到自己很失败……

父亲没有癌家族史,我的叔叔和姑姑都是高龄,有的104岁,但父亲年仅58岁就患胃癌,这与他文革10年的牛棚非人生活分不开,在他生命最后的几个月里,我把刚刚交往的男友,还不一定是结婚对象就带到了他的床旁,只是为给他一个安慰,因为这个世界我是他最小的女儿,也是他最放不下的,即使这样他还是说不能看到我结婚生子很是遗憾,我相信这遗憾是所有患者都有的,也是所有家属和子女心中永远的痛……

父亲是医生,他对自己的病情很清楚,尽管心存遗憾,但他不愿意我们为他辛苦,我们更不愿意看到他受苦,在他生命最后的一月里有各种症状,也无法进食,我和同为医生的母亲除了守候就是给他间断的用了止痛和镇静,没有让他时时‌‌“清醒‌‌”的感受痛苦,他走的很安详,这也是我至今心里最大的安慰!

要说刚确诊癌症的患者,作为医生我真的不想家属对患者隐瞒病情,但是怎么告知坏消息和建立患者治疗的信心却很有讲究,最好交给医生去告知。但到患者最后的阶段是真不能听患者的了,这阶段患者的性情很颠覆,原来是一个很通情达理、性格温和、体贴家人的人,现在确是时时发脾气、不再善解人意,挑剔不通情达理。曾经一个丈夫在楼道落泪,我忙上前问缘由,他对我说‌‌“我们原来很恩爱,自她病了以后我放下所有工作精心照顾她,结果昨天却因为粥太热了无法喝扇了我耳光…..‌‌”我把晚期临终患者性情改变的现象告诉他后他不在伤心。听老人说过这叫‌‌“病拿的‌‌”,我也没有研究过机理,可能是患者极度失望和恐惧的心理反应吧,所以这阶段的患者求生欲望空前的强烈、多数会‌‌“疯狂‌‌”的积极要求治疗,可我们知道无法‌‌“过度治疗‌‌”,只能与家属沟通,不能听从患者的要求。

家属常见的误区是过度治疗,表现在要求给白蛋白、输血、各种中成药,甚至手术、化疗等等,实际上这样的输液对患者仅有的、勉强可以维持自身代谢的肝肾功能造成巨大的负担,只能加速患者死亡,对延长生命没有任何意义。医生头疼的是面对这样的家属,你只要劝解不要太积极了,马上就被反问‌‌“那就等死吗?‌‌”,我最头疼的也是这句话,不知怎么回答。

有些医生对临终关怀的患者治疗经验不足,有人问我‌‌“患者现在不能进食,按照人体每日生理需求不是要补充3000ml以上的液体和保证足够的热量吗?‌‌”说的没错,但这样的患者还有正常的代谢?输进去的液体能出来吗?能达到出入平衡吗?否则输液都进入胸腹腔和组织间隙,造成胸腹水和肢体水肿,加重患者痛苦。所以临终患者的治疗书本上的东西无法指导了。

关于患者生命最后几天的表现也是家属关心的,有人说看到患者流眼泪、有痛苦的表情、似乎有话要说、叫他能有反应等等,其实都是无意识的,只能是意识很清醒的人才会有这么丰富的表现,临终状态的患者这些都是无意识的反射而已。

总之,癌症患者,在能治疗的时候积极配合医生争取治疗机会和最好的结果,一旦放化疗失败后进入关怀治疗,临终前不要疯狂的输液、偏方等等。

癌症患者和家属不要问医生能活多久,因为医生也不知道。只要我们努力过就够了,家属心安,医生更心安!

临终患者以家属的陪伴、医生的心理安慰为主,不要盲目的应用各种神招儿,试图延长患者‌‌“痛苦‌‌”时间。

愿百姓们有健康的饮食习惯、积极查体、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是最好的防癌措施!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