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资产荒下,深港通意义几何?

8月,立秋。海外往往是休假时间,中国市场也陷入某种停滞。深港通通过多少有些早于市场预期,可见为了活跃市场,监管方也是用尽了洪荒之力。

“深港通相关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国务院已批准《深港通实施方案》。”中国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8月16日的表态,引发热议。在各类题材推荐和一致看多之外,这一举措可以真正带来什么?

首先,深港通到底能够带来多大好处?直接的经济好处,目前看来可能很少。对比一下深港通的先行者沪港通,这一政策2014年4月正式批复,于当年岁末开展交易。其时资本市场也是一片叫好,开通之后也一度带来一波行情,上海股市指数两个月内上涨超过两成。沪港通之后指数提升,很大程度源自当时国家牛市氛围,随着指数走低,南北两地资金也难有热情。迄今接近两年过去了,根据8月数据,沪股通可用余额仍旧有一半,而港股通则尚有两成,可见南下资金热情明显高于北上资金热情,这也是人民币资产回报率走低之下的必然情况。

其次,如果不算经济账,那么政策账如何看?作为一项政策工具,无论沪港通还是港股通,除了公众关心的真金白银流入股市之外,其余宏大意义也被提及,比如通过改革促进开放、带动人民币国际化、甚至可能借机打通内地与香港之外的国际市场互联互通,等等。在过去的金融改革历程中,这样的逻辑或许适用,但是在当下的语境中,开放促进改革的边际效用已经不大,加上金融风险压力,也使得金融开放在近段时间整体处于停滞状态。

也正因此,深港通可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更值得注意的是,为何此刻推出深港通?所谓深港通,即开通深交所与港交所互联互通机制,让两地投资者互相买卖股票。按照中国惯例,多数新政在技术层面往往早已经完备,通过额度管控也可以有效控制风险,加上沪港通两年前已经通过,深港通在理论上应该一直没有太大技术障碍,今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及深港通。正因此,何时何地宣布推出,更多取决于整体考量,也是作为政策工具一种。经历过去年6月股灾波动之后,8月刚好距离人民币意外贬值一周年。目前经济乏力,股市清淡,推出深港通显然有提振市场信心的用意。

近年以来,中国经济陷入胶着状态。增长趋势确定仍旧下行,股市仍旧盘整,即使这个市场上最活跃的意见领袖也开始缄默,主要原因实在没有太多新鲜谈资,目前唯一的热点在于房地产。

根据央行数据,2016年6月末,个人购房贷款余额16.55万亿元,同比增长30.9%,上半年个人购房贷款新增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2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翻倍有余。对比之下,6月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1%,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3.5%。个人房贷的超速增长与房地产开发贷增速放缓,意味着居民层面的加杠杆与企业层面的去杠杆,房价暴涨之势也从一线城市蔓延到二三线城市,限购政策传言重新开始,一切似乎又回到原来的越涨越调控结果越涨的楼市循环。

在一个资产荒无处不在的时代,资金贬值焦虑令中产阶级陷入两难。对投资者而言,加大资产配置分散化程度无疑是降低未来投资风险的急需,这要求更加宽广的国际投资渠道。但从监管当局的立场来看,大规模资金外流是现在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形。微观与宏观意愿之间出现了深刻的矛盾,而监管当局执行的“外松内紧”的防止资金外流的政策,无疑加大了国内流动性泛滥与可投资品种稀缺之间的矛盾。

四顾茫然之下,似乎只有坚实可见、“永不看跌”的房地产值得寄托信心,而放贷的井喷状态更可以准确描画中产阶级无处安放的惶惑。在这一窘境中,深港通为投资者的矛盾心理平添更多矛盾,是借钱买入已经高企的房子还是继续投资缺乏增长前景的股票?

对于监管者而言,只要国内流动性泛滥,就无法不时刻警惕各类资产泡沫。当务之急,恐怕不是急于酝酿限购之类手段,而是在于总结国家牛市之类教训,无论刻意打压还是过分护持某类资产,最终都会惹火上身,回归基本面最终必须寄望于市场之手。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