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王宝强婚变,奥运精英不敌一顶绿帽?

上周末,中国演员王宝强的婚变消息成了中国网民热烈讨论的话题。如火如荼进行中的里约奥运,离奇死亡的雷洋百日祭,被判刑的维权律师和受迫害的家属,甚至感动全球观众的中国运动员在奥运奖台上的求婚,都被铺天盖地的王宝强新闻给淹没。王宝强不是第一个离婚的中国名人,但为什么相关消息在短短几天内,吸引了中国网民70亿次的点击?中国网民群情激动地参与讨论,凸显了什么现象?包括环球时报和央视等中国官媒也都加入报道,这是中国官媒的“突破”?还是当局对此事另有看法?

前人民日报记者,央视文艺策划王均认为,这虽然是一个八卦新闻,但不应该成为这么大的话题。最重要的原因大概是现在可以说的话题太少了,几乎没有。当前的热门话题,包括奥运,都不能深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等话题都没有机会说,于是有了这么一个可以说的话题,大家就都一拥而上,变成了热门话题。此外,从新闻话题产生规律而言,它是符合八卦新闻的基本特点的,也具有足够的离奇性、复杂性和接近性。

中国独立记者,前纽约时报中国问题研究员赵岩说王宝强是影视圈里“接地气”的一个最红的典范,是一个中国草根式的成功典范。不过此次他没有做到自己所说的“不抛弃、不放弃”。此外,赵岩认为当前其实有很多话题可说,比如“炎黄春秋事件”、“709事件”等,但在中国不能过多谈论。这些正常的事件被非正常的手段压抑着,因此当王宝强事件发生后,大家就激烈讨论。王宝强事件已经引发了82亿次的点击,创下了空前的记录。现在大家关心的已经不是情感问题,而是在“人咬狗”的新闻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门当户对”、“土豪财产”等话题。

一些观众认为王宝强事件幕后有官方推手,赵岩先生说这个事件发生是一个偶然,但既然发生了,官方自然会用它来转移公众对“709事件”及“炎黄春秋事件”的注意力,是用舆论压制舆论。王宝强的婚变没有政治因素,只是给公众一个舆论的出口。

王均认为官方默许这样的讨论继续发酵,因为官方并没有封杀或制止这一话题。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可能就是中共的主要决策人物这几天突然集体消失了,去北戴河会议,那么这个时候确实需要一些话题。此外,官方可能也希望通过这个事件引出一些正面效果,比如道德底线问题和对法治的关注等。

赵岩说,在文革结束之前全中国人民的兴奋点都在政治上,改革开放后不断回归人性。但现在有一种“娱乐至死”的倾向,炒作娱乐活动、八卦事件来转移公众的政治视觉,转而去关注其他话题。

王均认为这件事情没有受益者。中国盛行阴谋论,现在已经有人把此事往阴谋上引导。此事变成热点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公众无聊,并不能算一件有政治影响的大事件。而赵岩认为最大的受益者是管意识形态的领导,受害者则是关心政治话题的群体,以及一些没想关心政治话题的群体,因为这样的事情可能会在无意识中慢慢侵蚀到群众自身的利益。

来源: 
美国之音
作者: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