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抗战中的国军两大迫击炮(2/6)

迫击炮本来就是先进的玩意,1915年才刚发明不久,为什么中国会有这么多呢?

因为迫击炮的三大特性,非常符合中国人的需要。

第一,该炮结构简单,易于维护,使用成本很低。普通火炮零件至少有上百个,多则数百甚至上千,其中颇有一些精度极高的零件,需要小心保养。如果其中几个零件损坏老化,就必须及时更换,不然全炮就废了。而中国军阀的火炮都是买来的,零件配套基本都是不全甚至干脆就是0,所以火炮经常因为结构复杂,其中一个零件损害而报废。而迫击炮仅有3大部分,一共也没有多少零件,更没有高精度的零件。迫击炮根本不需要像野炮榴弹炮那样,要经常维护。这对于炮兵极差的中国军阀来说,是极其适合的。

远的不说,苏联曾经在20年代援助给冯玉祥西北军一批野炮。结果西北军宋哲元部参加长城会战时,曾经连续发炮13发落在日军阵地上,居然没有一发爆炸。炮弹维护尚且如此,更精密的火炮又会怎么样呢?西北军一些苏制野炮到了抗战时期,基本没有还能继续使用的,全部都报废了。

第二,易于仿造,造价低廉。迫击炮的结构很简单,非常易于制造。以火炮最难以制造的炮管来说,迫击炮炮管没有膛线,是滑膛结构,非常容易造出来。而普通的野炮山炮榴弹炮的炮管加工,需要很高的技术,还需要最优质的特种钢材。这一点,自从民国建立以后到抗战结束之前,中国没有一个军阀甚至中央军也解决不了。之前所有所谓自产的长身管火炮,除了少数滑膛炮以外,所有线膛炮基本都是从国外购买炮管以后,来料加工的。就是这个炮管限制了中国大口径火炮的生产。而迫击炮就没有这个问题,中国的大型兵工厂都可以制造,而且是大批量制造。它的造价异常低廉,大家都知道苏联喀秋莎火箭炮以造价低廉著称,比苏联122毫米榴弹炮要便宜近一半。而一辆喀秋莎火箭炮的造价,就可以购买20门82毫米迫击炮,或者80门60毫米迫击炮。

第三,该炮重量轻,又可以分解为多个部件由士兵背运。也就是说,只要士兵能走的地方,迫击炮就能够到,步兵永远都会有迫击炮的火力支援。这对于道路状况奇差,很多还是山地森林沼泽地形的中国来说,是最合适的了。抗战前,国民政府购买了一批75毫米口径的火炮。当时有野炮和山炮两种待选。正常来说,野炮各方面性能都比山炮要强,理应选择野炮。没想到最终国军选择是博福斯山炮。因为野炮不适合中国的地形,在中国南方的山地,丛林,湖泊,沼泽几乎寸步难行,而山炮可以拆卸由多匹马背负,所以适合中国。迫击炮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中国仿造斯托克斯·勃朗特81毫米迫击炮的历史很久。在该炮诞生的第一年,北伐军控制的上海兵工厂参照斯托克斯迫击炮,就成功仿制、改进生产82毫米迫击炮。该炮的炮管料开始用圆钢钻眼,加工量很大,制造速度很慢,后改用进口特制钢管,内径79.2毫米,外径108.5毫米,至1929年共生产780门。

1928年3月,四川军阀控制的重庆武器修理所试造82.5毫米迫击炮,至1938年7月共生产750门。

这是中国有记载,最早的现代迫击炮的制造记录。

随后3年都是大规模的军阀混战,还有1930年的中原大战,武器的研发工作也就停止了

到了大的战乱结束,国民政府立即开始制式化迫击炮的工作。

1931年,中国抗战期间两大迫击炮之一的20年式82毫米迫击炮诞生。

国民政府控制的金陵兵工厂参照法国布朗德1930年式81毫米迫击炮,从奥地利买进高质量的炮身钢,在沪造82毫米迫击炮的基础上,改制成功82毫米迫击炮,定名为民国20年式82毫米迫击炮,于1932年春夏之交开始交付使用。该炮初速196米/秒,射速9~20发/分,最大射程2850米,全炮重69公斤。可拆卸成三个部分,最重的部件为近30公斤。

实验性生产迫击炮成功后,蒋介石亲自下令建立迫击炮厂。

1932年,金陵兵工厂建立82毫米迫击炮厂,1935到1937年共生产82毫米迫击炮1100门。

大家一定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明明法国的迫击炮是81毫米,为什么中国仿造的迫击炮却是82毫米?

原因很简单,因为1931年918事件入侵东北的日军,他们的迫击炮是81毫米口径,所以我们不能用81毫米,以防万一弹药被敌人在战场上缴获,他们就可以直接使用我们的炮弹来打我们。

有人说,我们为什么不用小一号的炮弹?因为如果我们采用80毫米口,日军是81毫米,相差1毫米,我军炮弹被缴获以后,日军还是可以使用的。同样的道理,如果我军缴获日军的81毫米迫击炮弹,则是勉强可以用于82毫米迫击炮的。

我们最后定为82毫米,这样日军81毫米迫击炮是无论如何装不进去的。如果一定要装进去,但那就必须用打磨工具将82毫米炮弹的弹体整个打磨一遍。这个需要费很长的时间,如果平时闲着无聊,由工人慢慢打磨自然没问题,在战时依靠没有专业工具的士兵来打磨,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82迫击炮是八年抗战中唯一全面压倒日军的武器

在抗战之前,国军只有400多门长身管火炮,战争中购买了一些苏联货,后来又得到一些美国货,但在1944年之前,国军火炮总数尚且不到日军几十分之一,国军一个战区的火炮还不如日军一个师团。就长身管火炮的火力来说,中日天差地远。

不过,在整个八年抗战中,国军却还是造成日军伤亡120万,其中杀死日军70万左右。对于二战来说,火炮造成的伤亡占战场伤亡的九成,那么国军是靠什么造成日军100多万的死伤呢?难道是依靠枪械吗?

当然不是,国军还是依靠火炮杀伤日寇,不过我们没有长身管火炮,用的就是迫击炮。

二战后美国经过统计,认为战争中各国士兵有百分之五十伤亡在迫击炮上。在中国,这个迫击炮造成的伤亡率估计要在六成以上。

为什么我们的其他任何一种武器都不是日军对手,造成的伤亡也比日军同类武器要小,迫击炮却有如此辉煌的战果呢?

很简单,别的咱不敢说,就迫击炮而言,国军在抗战的前期和中期占足了日军的上风。

这个占足上风,是好几个方面,包括:炮的性能,装备炮的数量和生产数量,以及对炮的使用。

先说炮的性能

就性能上来说,金陵兵工厂生产的20年式82毫米迫击炮的初速、射速、射程略低于法国布朗德式81毫米迫击炮,但略高于日本最新式的97式81毫米迫击炮(原名为日本97式步兵曲射炮),远远强于日军的94式90毫米迫击炮,深受兵工署和国军一线部队的好评。

94式90毫米迫击炮,这是日军在二战初期使用的迫击炮。这种炮虽然射程较远,但重量近82毫米迫击炮三倍,超过150公斤,根本无法由步兵有效携带,就这一点足可以判这种炮死刑了。炮弹口径虽大,威力却和20年式82毫米迫击炮差不多,精度则比20年式82毫米迫击炮要差一大截。

即使这样,94式90毫米迫击炮也一直使用到二战中期,才由先进的97式81毫米迫击炮所逐步取代。

日军换装新式迫击炮,我们也没有停步不前。从抗战的第二年开始,国军兵工厂就根据实战中的一些问题,对原有迫击炮进行了改进,性能再次提高。

1938年以后的82迫击炮,性能有所进步,有以下几项主要改进:

①炮箍。将紧炮箍之部位改为方形平面,使之易于同紧,避免炮箍滑动。

②炮尾。原因球部甚小、颈部细长,后将圆球部加大、颈部改粗,增大了射角,防止了变形。

③底板。因烧焊不良,时有损环,后改用进口铬锰钢板、马丁钢板,并加小筋二条,保证了质量。

1934年兵工署制造司司长杨继曾在一份工作报告中评价说:“宁造20年式82迫击炮,共造16门……,谨查此项迫击炮,经由宁厂逐月改良,精密甚佳,携带方便,各部队纷纷请款,现额造仅只每月5门,而最大月产量则为20门,似有筹款加造之必要。”1938年3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后方勤务会议《军械工作经验报告》称:“征诸参战部队主管之称述,均颂射击威力甚为显著,实不在敌人之同种兵器之下,尤以金陵兵工厂的迫击炮、马克沁机枪两项兵器之威力最大,湘沪三个月之支持,前项步兵武器支撑之力,有相当之实效。”

这样一来,日军在抗战前几年,就迫击炮的质量上来说,是大大不如国军的。倒是1939年开始装备日军的97式81毫米迫击炮才和国军的相差不大,但也有差距。

再说数量上

国军武器有一个特点,单纯就一对一的武器质量来比较,很多国军武器并不比日军要差。关键在于两军装备武器数量上差别极大,国军有1门优秀的山炮,性能比日军火炮厉害的多,但日军有100门这种炮,国军如何能够对付?这样所谓国军武器质量优势,也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不过,就迫击炮装备数量上来说,国军却在整个抗战时期占有绝对的优势,主要是我们可以大量自产这种火炮。

实际上,抗战中由于缺乏炮管的来源,国民政府基本停止了长身管火炮的生产,全部转为生产迫击炮。

抗日战争爆发后,金陵兵工厂主要负责生产迫击炮。迁往重庆后,该厂于1938年4月改称第二十一工厂,继续生产82毫米迫击炮,至1945年共生产7611门,迫击炮弹约550万发(包括一部分60毫米迫击炮弹,其中仅仅1944年迫击炮弹产量110 万发)。

抗战时期历年迫击炮产量如下:

1937年:82毫米迫击炮710 门

1938年:82毫米迫击炮1136门

1939年:82毫米迫击炮960 门

1940年:82毫米迫击炮500 门

1941年:82毫米迫击炮760 门

1942年:82毫米迫击炮1381门,60毫米迫击炮200 门

1943年:82毫米迫击炮1140门,60毫米迫击炮1100门

1944年:82毫米迫击炮1084门,60毫米迫击炮2000门

1945年:82毫米迫击炮500 门,60毫米迫击炮2870门,120毫米迫击炮94门

而日军整个二战一共生产了7800门迫击炮,不过大多是老式火炮,最先进的97式81毫米迫击炮,整个二战一共才生产2000多门,根本无法和中国82迫击炮7000多门的数量相比。所以在抗战的各个战场,国军迫击炮装备相比日军有着很大优势。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