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单边改变国际秩序的惨痛教训

每年8月,历史话题都会成为国际关系特别是亚洲区的焦点。日本纪念两次原爆及终战纪念日,日皇及政府高层会表明铭记战争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南韩则庆祝摆脱日本殖民地统治,重新确立主权国身份(可惜很快分裂成两个国家)。而中国则会大力提醒日本不要忘记侵略战争的伤害,认识军国主义的祸害。

反省历史、避免重犯错误当然重要,特别是像战争造成重大人命财产伤亡,剩下百年难解民族冤仇更必须尽力避免。而要真正吸取教训,最有效的方法是仔细、如实重温历史,太粗枝大叶可能错过真正的教训,又或只得到“阿妈系女人”的结论。

这里推荐由日本历史学者加藤阳子写的《从满州事变到日中战争》(《岩波新书·日本近现代史》丛书)。书中没有什么大理论或历史框架,而是从大量资料包括军人与平民的家书、剪报、政府档案纪录、外国文件透视日本如何一步一步增大领土胃纳,如何从区域秩序的受益人变成挑战者,再试图重写亚洲政经秩序,挑战美、苏在亚洲影响力。

根据加藤阳子的说法,日本在日俄战争后取得南满洲的权益,把东三省南部纳入势力范围。但当时俄国并未全退,在满蒙边境仍有大军集结;欧洲国家也是日本的障碍。直到一次大战欧洲深陷战争无暇东顾,大量日本企业及日本人移居东北开拓资源、土地。后来俄国大革命爆发,新政府放弃经营北满,日本成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实质控制者,并设置常备军队。

可以说,正因一战后东北亚政治秩序大变,权力真空(俄国撤出,美国未沾手),日本一跃成为地区强权。自此日本朝野都把中国东北看成理所当然拥有的,并希望重新打造区域以至国际秩序,包括后来的所谓大东亚共荣圈。

国家失控走向不归路

但到二十年代中期,美国开始大力沾手西太平洋,并联同英国迫使日本放弃部份取自德国的在华权益,限制日本海军的舰艇数目及吨数;更设立多边或四国(美、英、日、法)框架,处理争端。由美英主催的新东亚秩序大大限制了日本向外扩张。日本朝野为了打破“华盛顿体制”,下定决心把东北变成实质占领。九一八事变正是衍生而来的军事冒险。接着日本再向华北推进,意图把它变成不受中国控制的缓冲地带,确保东北牢牢控制在日本手上,动用当地丰厚资源,跟真正的对手——美、苏较量。

当然,这样的扩张加剧了跟弱势邻国(中国)的磨擦,加强军部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把自己构想的新区域秩序强加于别国头上,予取予携,提出越来越辛辣的条件如要中国把华北变成中国有主权无治权的特别地区,承认满洲国及让内蒙自治。对三十年代的日本而言,中国让出这些地方的控制(反正国民政府控制不了)便可成为日本的junior partner,共建新区域秩序。

可是,日本打造的新秩序建基在中国变成日本的腹地,并排挤其他“主角”如美、英、苏。即使原来倾向议和凝聚实力的中国政界力量,包括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也不得不抗争,美国跟日本也不能不兵戎相见。

改变旧国际秩序,单边打造新秩序往往改变、扭曲国家的战略计算。日本朝野精英二、三十年代正是陷入这样的幻想,把国家变成失控的列车,走向不断扩大战争的不归路。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