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银监会放“大招”,通道业务压缩可能引发金融去杠杆

中国金融空转,实体虚弱,宝万之争把这个问题推向了前台,金融空转的主要方式就是盛行在市场上的所谓通道业务。

由于商业银行受到监管指标约束和政策限制,没有相应的存款和资本作支撑发放贷款,或不得向某些行业(如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等直接发放贷款,为此转而通过“理财产品”的形式吸纳资金,再用这些资金认购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发行的资产管理类金融产品。而这个金融产品的投向,其实就是银行事先选定好的项目或房地产企业、政府融资平台限制性行业。此类业务就是所谓的“通道类业务”。

通道业务是在中国货币泛滥,而实体经济消化货币的能力不强,创造利润弱化的情况下,银行又没有股权投资的资质,业绩导向又非常严重,于是只有将资金投向信托行业,就是前几年很火的银信合作。这个业务把信托公司给彻底搞火了,这个时间大概是在2012年2013年左右。

而当时由于市场处于熊市,信托的火爆让券商们很眼红,觉得我们也可以做,当时正好是郭树清做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又实行的是证券监管的开放政策,于是通道业务开放给了证券公司,基金子公司也大量设立。

此后由于信托公司风险严重,银监会叫停了银信合作,影子银行业务也进行了规范,于是通道业务在券商大行其道。

接着保险公司也眼红了,项俊波也实行保险监管的开放,保险公司的投资范围大大开拓,然后通道业务也向保险公司开放,然后就产生了安邦、生命人寿、宝能等等突然冒出来的奇葩型金融机构。

这种通道业务才是资金空转的最主要的形式。

那么今后怎么办呢?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一次券商内部的业务培训上表示,通道业务早晚是要消亡的,不是资产管理业务的重点;行业的问题是,部分机构设计了比较复杂、不透明的产品,进行监管套利、政策套利,未真正创造社会价值,反而主导了金融扭曲;有的机构还涉及非持牌业务,甚至非金融业务。采取的措施将包括,对表现恶劣、问题严重、履犯的机构投行业务牌照可考虑收回牌照。

对于近期整个市场正在广泛谈论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李超指出,“虽然业内有声音过严,信托公司又要火了,压缩了行业的空间。从监管机构来看,如果有些业务转移到信托公司,但风险也接过去了。

“对证券基金机构来讲,要真正着重资产管理的实质,提高核心竞争力。通道业务风险责任也说不清楚,虽然合同里约定原状返还,但实际运作中风险并未完全规避。

“现阶段给予一定的缓冲期,不是要将通道业务全停掉,要逐步压缩通道业务规模,通道业务早晚是要消亡的,不是资产管理业务的重点。”

李超这个表态意味着今后即使一些业务转移到信托公司,也要压缩券商的通道业务。当然他也担心,去杠杆过于迅猛,引发市场动荡,因此给了缓冲期。

其实不仅仅证监会,近期由于宝能和万科的旷日持久的争夺,已经引发全社会对保险业万能险的大讨论。万能险这几年之所以能够大爆发,事实上也是类似的通道业务。银行资金购买万能险,或者银行杠杆资金成为保险公司收购上市公司的杠杆资金。

万能险在社会上讨论非常热烈,保监会也开始监管收缩高收益型产品。保监会已于近日下发《中国保监会关于清理规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通道类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要求,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清理清理规范的银行存款通道等业务(以下简称通道类业务),在清理规范期间,保险资管公司将暂停新增办理通道类业务。

不过笔者担心的是,几十万亿的银行理财资金如果没了券商和保险的通道,那么他们将去哪里呢。

有券商的统计显示,仅仅银行理财资金就有26万亿,这些资金今后去往哪里才是要关注的焦点。而且由于商业银行不能进行证券投资,不能进行股权投资,尽管有投贷联动的试点,但是由于银行的文化和团队能力,做投资的能力远远不足,这些多余的资金,从通道业务里被排挤出来的资金将投向哪里?

有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底,整个金融市场的通道业务合计规模应该在20万亿元以上,其中保险资管通道业务仅约1万亿元,90%以上是银行存款的通道业务。

这些资金大部分在券商和基金子公司发行的产品中存在,这些资金最终以各种形式投入到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和其他资产市场,对市场影响更大的是,券商以及基金子公司和私募基金的通道吸收的银行理财资金。

这些资金如果逐步退出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将对证券市场的估值体系产生重大影响,这个政策措施将改变整个市场的大格局。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