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金融时报》:中国违约个案突显债权人不满干预

投资界人士称,真正的问题是地方政府一方面不再愿意出手纾困,另一方面也不允许破产清算的法律程序。

中国东北发生的一连串债券违约使债权人对于缺乏透明的坏债处置过程表露出郁闷。现金拮据的地方政府日趋不愿动用纳税人资金出手纾困。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推动的“供给侧改革”的中心内容,是削减过剩产能和减少向所谓的僵尸公司(其中有很多是国有企业)发放信贷。这一努力正使债权人和依赖国营工厂提供就业和税收的地方政府之间产生冲突。

辽宁省政府拥有多数股权的东北特钢(Dongbei Special Steel)已经七次违约,涉及总计48亿元人民币(合7.15亿美元)的债券本金和利息。今年3月,该公司董事长被发现死亡。

突显债权人越来越郁闷的一个迹象是,东北特钢债券持有人上周散发了一份请愿书草案,呼吁主要债券市场监管机构采取前所未有的步骤,暂停审批所有辽宁企业的发债申请。

穆迪(Moody's)在香港的大中华区信用研究部门负责人钟汶权(Ivan Chung)表示:“由于没有标准的处置平台或渠道——比如法庭程序——可以让债券持有人在违约发生后收回自己的债权,当发行人不合作时,债券持有人可能变得咄咄逼人。”

深度依赖国有重工业的中国东北,是近年经济放缓的重灾区,预计还会发生更多违约。最新的违约案如何解决,可能为类似个案中的债权人权利设定先例。

国企发行的债券曾经长期被视为带有隐性担保。过去一年发生一连串国企违约后,这种观念正在转变。万得资讯(Wind Information)的数据显示,总体来看,2016年中国已经有17家企业发生国内债券违约,而2015年全年的数字是18家。

经过多年主要通过幕后谈判解决债务纠纷之后,过去一年正式破产数量飙升。但多数破产案涉及规模较小的私有企业。在涉及大型国企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仍然对法院施加影响,要求其不受理破产申请。

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周日表示,政府将不会干预企业违约,除非相关个案构成系统性风险。

穆迪的钟汶权表示,作为中国企业债券的主要投资者,商业银行现在更愿意挑战地方政府以保护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过去,银行更愿意承受一些信贷亏损以保持良好的政治关系,这被视为在整体上对它们在地区的业务至关重要。

据官方的《中国证券报》报道,新版债券持有人提议删除了切断辽宁所有债券融资渠道的呼吁,但紧张气氛依然存在。

投资者感到愤怒的是,东北特钢上周提出将其未偿债务的70%置换为股权,违反了5月份作出的不搞这种债转股的承诺。他们还对东北特钢董事长没有出席最初两次债券持有人会议表示不满。该公司拒绝置评。

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公司(E-Fund Management in Hong Kong)投资组合经理、投资于中国国内债券的Jeffrey Qi表示:“债权人当然很想得到纾困,但那并不真是主要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政府不会提供纾困,但他们也不允许破产清算的法律程序。如果让他们利用标准法律程序,债权人就没什么可抱怨的。”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