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高考出分了,别亲手毁了自己的孩子

一、如何看高考?

这问题太庞杂,对农村孩子而言,高考是一个出口;对城市孩子而言,高考是一次选择。当大家普遍关注分数时,提及高考还有三个特现实的道理是大家必须了解的:

o 第一点,回不去

你回不去过去的高中时光,回不去家乡(对于外地学子而言),你和父母的关系也回不去了,以后,就是见一面,少一面。当然,你也回不去少年时候的爱情。

所以,高考是最残忍的告别;

o 第二点,无意义

或高或低,高考分数在你未来人生里,毫无价值,毫无参考意义,不会因为你是状元,就少吃点苦,也不意味着你不是状元,就死翘翘。

那些热衷分数比拼的人们忽视了一个现实:在大学四年后,一切招聘中,根本没有高考分数这栏。

所以,高考分数本不会影响一生;

o 第三点,又怎样

高考就算砸了,又怎样?心里不爽的,可以复读;牛逼的,在三本依然可以考上研,我见过很多三本的考生目前在中科院、社科院做研究的,所以,分数只是一个瞬间的评定,强者终究是强者。

一切的未来,只取决你对知识的渴望。

那么,高考是什么?我认为高考的本质很简单,国家保持民族文化素质水准的一个手段,以及,为真正进入社会的人和独立学习前,培养基础知识。

二、为什么有考生、甚至家长高考后自杀?

高考后自杀的新闻年年有,我特惋惜。自杀的有家长,也有考生,他们大多数都是把高考当成唯一出口的人。

从家长一端,那些传统而思维老化的家长并没客观理解高考,而把高考结果对标于一个家庭的“豪赌”结局,对家长而言,有三个心理:

1、前期投入白费了,尤其那些只能供一个孩子念书的农村父母,赶紧买农药去;

2、在朋友面前抹不开脸,不能再吹牛逼了,人说虎父无犬子,孩子不行就是父母不行;

3、因为孩子高考不行,在单位、圈子里被人看扁,本来就天天被人欺负,现在报仇无望(这点特别容易出现在国企事业单位的家庭);

对考生而言,一般自杀的考生(我身边有朋友经历过),基本出自三种心理:

1、一直为王,一直冠军,在节骨眼上败兵,俗称“老马失蹄”,抹不下面子;

2、不知如何面对父母,模拟考,之前的预演,营造大量幻觉,父母期待过高,不知如何面对;

3、前途迷茫,人生无望,觉得高考后给人生判刑了,感觉自我被边沿化;

以上两类导致自杀的诱因,归根到底,就是面子问题。

人可以为了面子,放弃生命,真是小傻逼。

三、我认为,高考后填志愿才是人生关键

下面内容是给父母写的:高考之后,分数出来,这才是决定你孩子一生的关键。考得好的,选专业选不好,一下子就砸了;考得不好的,再随便选择,那就是往火坑里推。

没填好志愿,才是真正意义上扼杀了孩子前途。

记得十年前,我是广东考生,那才叫豪赌,在你没有参加高考前直接填写志愿。

我那时手头有北京师范大学的保送,我父亲作为工业机械方面的工作人员,一直想我报哈尔滨工业大学,我填写志愿时,我父母刚好去做工程没在家,我直接就只填了北京大学,最后,当然没有考上。如果考上了,我可能生活就没今天那么丰富多彩了。

所以,我那时也是LOSER,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后来我去北大做分享,也不影响最近即将开始的,撕蛋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交流,而作为我就职的千年隼科技,我们还和深圳大学开设了硬件实验室。

我还记得出分数那天,我妈要自杀,但,这一切,不还是过来了么?

四、在如何选对专业的问题上

我认为只有一个核心:尊重,足够多的尊重。

因为我父母工作问题,他们没能及时干涉我的选择。但比起很多家长,对自己孩子是不了解的,所以在对照分数填志愿时,我建议家长先问孩子五个问题:

o 第一个问题:他是否有爱的人?他爱的那个人在哪里?

现在孩子发育都很早,很多高中生早已品尝过爱的滋味,不要忽视初恋对人生的影响。

作为父母应该关心下自己孩子的爱情状况,他喜欢的那个人是谁?他们有没有在一起?如果没有在一起,那么自己孩子是否还想争取?如果早就在一起了,那就尽可能考到一个城市,无论最后结果如何,至少可以相互照顾,彼此有个关照;

o 第二个问题:他开心么?快乐么?他如何理解自己和城市的关系?

从高考到大学,从大学到社会,未来,将越来越少人关心一个个体是否开心,是否快乐。我决定离开广东时,听了一夜《东风破》我是觉得自己不会再回去了。我想,父母对孩子最后的一点关怀,其实无非就是这个时候多问他一句,你快乐么,或者开心么?

如果他真的是想离开城市,就让他去选择;如果他并不想离开;那就尽可能找个离家庭近点的。为什么说很多个体最后会成为高智商犯罪,就是在一些关键点上,没有得到足够的关心和体谅。

o 第三个问题:他最想成为怎样的人?四年后?五年后?十年后?

很多孩子从小学到高中都没好好想过自己的定位,在填志愿前,真的该仔细想想了,这个问题其实是我国有缺陷的教育方式导致的。

不要埋怨中国,一是人口太多,二是教育配套有待完善,三是师资力量正在发展。所以中国孩子没能和国外孩子一样,六岁就能自由出入图书馆,做一些诸如“如果你要竞选美国总统你打算怎么做?”的研究。

事实上,这问题可以让孩子清晰预演未来有可能的人生,提前感知自己要面对的未来,对填写志愿有帮助。

o 第四个问题:他感兴趣的事是什么?平时的他是怎样的?

很多父母不理解自己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兴趣。兴趣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在职场的世界里,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人吐槽工作与兴趣的、相违,导致事业无精打采、人生连环失败。

所以,填写志愿时一定要问问自己孩子到底喜欢什么。很多家长的思维还很固化,认为“铁饭碗”就一定是对的,“公务员”一定就是好的,也很多家长基于时空的局限,并不能获知未来的趋势。

而我一直坚持的就是:做一些符合未来需要的事。

举个例子,前天我就收到一个好哥哥的电话,他孩子喜欢广告传媒,问我,到底选新媒体方向还是深度新闻报道方向。这问题,从目前的大环境看,当然是新媒体好。但,这只是第一直觉。而事实上,我推荐的是新闻深度报道。

因为我认为,新媒体是一个手段和技巧问题,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而掌握,但目前,很多人没有判断事物的思维,也没有办法系统组织自我观点的技能,从未来进一步“人格化”的时代来讲,人人都是媒体,个体自我采编能力很重要,再加上“混血城市”的未来形态,无论是立足中国去做新闻内容,还是立足国外去对话中国,我都认为出路比“新媒体”好。

这就是我坚持的,做脑,而不做手。当然,如果你的孩子特别擅长后期技术视觉传达,也可选择新媒体。

o 第五个问题:真的接受好大学生活了么?大学到底要做什么?

有时我们回忆起大学时光,觉得无忧无虑,吃喝玩乐,后来我们无不痛心后悔,我们在大学4年浪费了足够多的时间,作为家长,在填写志愿时,提前告诉孩子,大学到底是什么?

大学是半社会的组织形态,为什么说是“半社会化”,简单说就是一半学院,一半社会。所以,不要真的以为去学校只是读书。

真正意义上,在大学:

你要用四年的时间去获得知识、技能和吃饭本领;

你更要在学校里锻炼自己的社会活动能力,其中,外联组织能力,是提前锻炼你人脉的;

朋友维护能力,是提前布局你的社会资源的;

课外活动能力,是你自我营销的关键开始;

五、不要小看这5个问题

这些问题,是对你孩子最大的保护。

所谓保护,是出自对个体内心保护。

1、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关于个人爱情的,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性格与未来的婚姻;

2、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他和出生城市的知觉的,影响到孩子个体与未来环境的适应能力;

3、第三个问题,是关于个人成长和价值的,决定了他未来的社会角色;

4、第四个问题:是关于他财富的,必须记得,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才会真正意义过得好;

5、而第五个问题,是他作为个体和未来群体交流互动的全部,人,终究是社会性的。

这5个问题的交流深度,也决定了你和孩子之间的情感关系。在这5个问题上,我父母是缺席的,这样的缺席最后造成了我们关系之间巨大的陌生。

但我不怪他们,他们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之一,虽然他们的手法有点“野路子”,但,他们依然很厉害,他们用放养的形式,告诉我,人必须坚守的:勤劳、宽厚、隐忍、善良。

六、面对考生,我们应该做什么?

在我40岁之后,我想做一个学校。

在这个学校里,有世界上最残忍的真相,但也有世界上最普世的道理。甚至我会希望是教会学校,或者是国际类的,能让更多的孩子开阔视野,提前接受更系统的文化。

有时我们经常说:政府做不到的事情,企业来做。在中国大学教育层面,确实有很多问题,无论是志愿的准确与否、合适与否,还是教育是否有意义,这些问题,都很庞大,所以我们真的想要给这个国家最大的善意和真诚的话,只有通过自己努力。

我脑海里,真正科学并符合道义的教育方式是这样的:

o 第一年:技能与常识

大一:正常录取,按照考生意愿分配专业学科,进入学习。

在这个阶段,专业之外,老师务必培养学生五个能力:

一是逻辑能力,知道事物从无到有的过程;

二是分析能力,懂良知,明是非,不人云亦云;

三是搜索能力,懂得如何去论证自己观点,懂得如何去寻找有用的知识;

四是表达能力,能把话说明白;

五是思维能力,对未来要有感觉。通过一年的基础学习,可以在假期适当地去实习。

在这个模式里,实习是提前预演的,不是到了大三才开始实习,基本第一年就知道自己学的东西,适合不适合自己,有没有用;

o 第二年:选择与调整

大二:提供调整专业的可能,不同学科可以相互调配。

经过大学一年,很多学生都会对自己专业未来有所判断,这个时候允许调整专业,不合适的,避免浪费学生时间,尊重学生,换专业,这里就必须要求大一时期的老师必须用心去传授有用的知识,我设计了一个倒逼型的机制,如果你大一不好好教书,让学生觉得无用,那么你的专业一旦没人喜欢,那请你滚蛋,避免很多老师打酱油;

但学生也不要以为你换专业很容易,换专业的学生必须通过大二一年时间补回大一的科目,我的逻辑是,如果你真的那么想换,那请你自己用刻苦的付出去拥抱未来。在大二假期,依然有实习,等于大学四年,是一直在强化大学的“半社会性”的,大学生,也是社会人。

o 第三年:实习与测试

大三:选择研究的方向和论文主题,去企业实习

到了大三,是以去企业实习为重心的半工半读。为什么我会提出这样的机制,是因为目前大学的教育量是不饱和的,以我为例,我大一基本就把大四的书都看完了,其实我们都知道,如果你认真,一年30本书实在是太简单了,而我们很多老师和学校就是把有限的知识拖放式教育,本来一年学完的东西非要放到四年。

大三,让学生进入对应的企业实习,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完成研究方向和论文主题,避免未来论文抄转贴,而相关企业要完成学生的技能培养,确保个体通过大学教育出来后,是个有用的人。

o 第四年:出发与开创

大四:论文答辩,选择企业或自主创业

经过三年的学习,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这个人是有用的、有脑子的,所以大四论文答辩后,如果学生喜欢实习企业,就直接签订劳动合同。如果学生确实超级牛逼,想自己创业,结合国家政策,学校、企业分别拿出部分资金去支持学生创业。

同时,学生创业后,一旦成功,将成为学校未来提供大三实习的企业资源,而学生个人,也会直接成为学校未来外聘讲师,而创业成功后的利润,也必须拿一部分在学校成立奖学金,鼓励更多有想法的学生。在这个模式里,我也是有参考国外大学城的发展模型。
说了那么多,简单两句:

第一句:家长填写志愿时,多想想孩子的内心,是他要成为怎样的人,而不是我们想他成为谁。

第二句:目前国内大学教育机制应该多参考教育和企业资源搭建的模型,这也是满足国家未来“政用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