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好人不会总吃亏

蚝油的诞生和豆腐一样,都来自一个偶然的错误。

1888年,广东人李锦裳因幼年丧父,一直和母亲蔡氏相依为命,后从老家新会七堡镇辗转来到珠江口的南水小村谋生。当地人以打渔为生,盛产生蚝,李锦裳就地取材,平时在茶寮里煮点蚝汁售卖。有一天李锦裳生火开始煮蚝,谁知忙着接待客人,全然忘了火上有蚝的事情。等锅里传出味道才顿觉不好,他很沮丧,以为这锅蚝一定报废了。结果揭开锅,出乎意料的是里面煮的生蚝并没焦煳,而是沉在锅底,变成了厚厚一层浓稠油脂,奇香扑鼻——蚝油就此诞生。

广东人素来有经商的头脑,李锦裳将蚝油尝试着做菜发现是极好的调料,于是他把茶寮改成了专制蚝油的作坊,取名‌‌“李锦记蚝油庄‌‌”。李锦裳是个精明人,但也是个厚道人,在当初开茶寮卖蚝汁的时候他就慷慨赊账给当地渔民,允诺等他们收成好的时候一并还钱。大多数人都能信守承诺,也有少数人欠账不还,无论是真的没钱还是诚心赖账的,李锦裳不会去讨债,反而每到年终,就把这一年的账单烧掉。所以李锦裳在当地口碑特别好,加上做蚝油真材实料,舍得投入,没有几年,‌‌“李锦记蚝油‌‌”这个牌子就远近闻名。

后来因为一场大火毁掉了李锦裳多年苦心经营的成果,他只好辗转来到澳门,继续自己的蚝油庄生意。澳门人一直有吃蚝的习惯,李锦记蚝油在那里也是大受欢迎,产品不仅覆盖了澳门的食肆酒楼,还开始销往香港。李锦裳有三个儿子,长子兆荣英年早逝,次子兆登和三子兆南成为父亲的左膀右臂,合力把李锦记蚝油庄的生意做大。李锦裳退休之后,李兆南承继父业,成为第二代掌门,并正式把‌‌“李锦记‌‌”总部迁往香港,完成了‌‌“李锦记‌‌”从手工小作坊向大型加工企业拓张的过程,还打通了远销北美的渠道。

1954年,李兆南的长子李文达遵从父命,放弃在澳门红红火火的六家工厂,到香港正式加入‌‌“李锦记‌‌”。李文达时刻牢记祖父的训导,小时候祖父烧掉渔民欠账的账单的时候,就曾经语重心长的告诉他们,‌‌“不让账单成为下一代的负担‌‌”,他的经营理念同样是‌‌“绝对不让客户吃亏‌‌”。

早年曾有位美国经销商对一批蚝油的口味提意见,尽管不是质量问题,李文达也立刻把这批货收回,换了一批货再发过去,这笔交易单算运费就损失很多。李文达认为值得,对李锦记来说,口碑比赚钱更重要。创立‌‌“熊猫牌蚝油‌‌”后,一度不被市场接受,李文达让经销商们放心拿货,可以卖完了再付款。销往美国的产品,除了按照合同规定的数量发货之外,李文达还多发,‌‌“人家要一个柜,我就发两个柜;要五个柜,我就发十个柜。‌‌”这么冒险的举措,李文达却胸有成竹,‌‌“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诚信。‌‌”那些经销商不久又来拿货,说没想到这么好卖。

后来‌‌“熊猫牌蚝油‌‌”卖的好了,招来了仿冒者。马来西亚有家工厂生产的蚝油,商标和包装做得酷似‌‌“熊猫牌‌‌”,李锦记赢了这起维权官司,连带着销售侵权产品的十八家超市也要赔偿李锦记的损失。李文达为了减轻超市的损失,建议他们改卖正宗的李锦记产品,把赔款当作李锦记的市场推广费用。他的这个决定让那些经营者都很感激,此后拼命推销李锦记产品,真正的‌‌“熊猫牌‌‌”在马来西亚销量大增。

李文达的经商策略和脾气秉性,正是中国老买卖家的特色。做买卖当然是要挣钱,商人们都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但钱要怎么挣,或者怎么挣才能挣到更多钱,这里面却是有着对人性和文化的考量的。

著名作家、编剧邹静之讲过以前北京的老买卖人是怎么做生意的,‌‌“比如买书,你们家是读书人,书店的伙计就定时地去您家里,给您看,都有什么书。你说这书我想留下,一分钱都不用给,年底结账。留下以后看完觉得不好,他下次来拿走。你不要,可以。这就是那个时候的北京人,买的卖的,都有风范。‌‌”

你说有没有人看完书还不愿意付钱,就说不要了,让书店再拿回去?肯定是有的啊,即使在那个读书人还非常在意廉耻的年代,也不会人人都遵守规则,不过商人们虽然厚道讲风范,但都不傻。你来上这么两回,人家下次保证就不做你的生意了,你要是问人家伙计怎么不来了,老板会周到圆滑的说:‌‌“我看您不太喜欢我家的东西,就不送您府上招您生气了。‌‌”姿态谦卑,可是话里软中带硬,但凡要点脸的还好意思吗?

诚信经商,诚信待人,都是有风险的,诚信永远都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美德,小人会从诚信中得利,但精明的商人们知道自己做的是绝大部分人的生意,小人吞掉的那部分只是必须付出的成本,而他在另外尊重承诺的人身上得回的还是大多数。这个生意永远不亏本。

有人问李文达,有没有受过骗?李文达说当然有,不过‌‌“受骗只能怪自己看错人,你看到他脸,没有看到心。‌‌”李文达觉得上当也是上课,是为自己变得更聪明交的学费,但觉不会因此变得不相信人。因为他始终坚信,‌‌“好人不会总吃亏。‌‌”

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好人,捐资助学做慈善,诚信待人,不仅没有受损失,生意却越做越大,李锦记这个品牌实现了全球化企业的腾飞。这充分验证了他坚信的那句话——‌‌“好人不会总吃亏‌‌”是正确的。

‌‌“思利及人‌‌”是李文达的座右铭,这四个字出自唐代颜真卿书帖中的诗句:‌‌“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他说:‌‌“做什么事情都要思利及人,就是思考对方有没有获得好处。‌‌”对方有了好处,才会有动力给你好处,会互利互惠,这是一条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规律。他敢于超量给经销商发蚝油,就是因为相信,只要是诚心诚意做买卖的人,都能明白要长线销货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暂时贪下这批货,是可以得到眼前的实惠,但短视,贪小便宜,对他们的长远发展没好处。

现在很多人不愿意做好人,因为好人会吃亏。好人会吃亏,这是一定的,有底线的人常常斗不过没底线的,在一个人的世界中,猛兽会横行一时,这一点都不奇怪。

但好人不会总吃亏,因为人好,不等于人蠢。好人有信仰,有美德,对世界有敬畏,他所信仰的正是人性之中永不泯灭的善意和美好。那些聪明的有头脑有智慧的好人,都懂得怎么对别人好,也懂得怎么从别人那里得到自己应得的好,更懂得怎么保护自己的好不要给了不值得的人。

好人最后都能从世界那里拿回属于自己的报酬,这个世界正是因为如此才没有沦陷,虽然历经各种丑陋依然有值得人去热爱的理由。

好人不会总吃亏,真的,我们都应该做那种又聪明又心地好的人,这样不仅对良心有交代,对自己更有交代。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