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聚蚁扶危

依法治国,抓律师;道路自信,巴拿马离岸。你则承受污染,让别人笑你山寨,面对孩子已无颜,因为连你自己都不知道,除了三聚氰胺、过期疫苗,到底还有多少种毒素在他们身上,说苦瓜已不是说脸,是通体都成了苦瓜。

问题一个接一个,毒水、毒气、毒馒头、毒胶囊,冷不丁孩子还被校长开了房,马航去哪儿了?只剩下马航上的家人在惦念;几百人的“东方之星”沉没了,船长竟然游上岸;爆炸一声接一声,天津震撼大爆炸迎来抗战纪念七十年;你天天看着强拆的新闻,一抬头,p2p卷款万亿潜逃了;一低头,葱也吃不起了。

最近老做梦:包子糊了,包子糊了。醒来又一个微博账号挂了。不知现在那些举头望圣的人怎么想?总感觉这些人,人没生在晚清,脑袋生在晚清了,你见过欧美有朝圣颂圣吗?因为人家明白,身为一个公民,对待公务员就一个责任:监督和批评。管你是总统还是总理都一样,因为自己才是主人。

逻辑混乱是这种人的共同点。在大陆,最高权力是咋获得的,你参与投票授权吗?是不是一堆包子谈判均衡的结果,既然合同契约里没你什么事,你又凭什么臆想别人为你负责。奴才产生不了思想,蛮横毁灭思想。大陆公务员整体生存在一个奴才体制,基本不存在骏马奔腾而出,奴才得势挎枪是危险状态,您能别把吐字清晰,会背几个书名就搞成英明神武么?我只看见了一个神奇,没见到挥手,钱已经撒出去了。公民社会需要的已经不是爱民如子,而是爱民如大爷,你们家大爷如果说你两句甚至骂你两句,你就把他关进小黑屋吗?如果你连起码的尊重无法获得,还在眼巴巴仰望,我怕动物会对你竖中指。

最近,任志强反对党报姓党,他说:“彻底的分为对立的两个阵营了?当所有的媒体有了姓,并且不代表人民的利益时,人民就被抛弃到被遗忘的角落了!”并且质疑:“人民政府啥时候改党政府了?花的是党费吗?”“这个不能随便改!”“别用纳税人的钱去办不为纳税人提供服务的事。”这样的话语,除了点999个赞,还有啥说的,结果呢,留党察看一年,不是说不扣帽子、不揪辫子、不打棍子吗?漏馅按不住。试问当下中国有任志强成就与地位能几人,若不花痴,该明白包子是吃的不是看的。

一季度新增贷款4.61万亿,其中住户部门贷款增加1.24万亿元,只说明一个问题,不论是政体还是经济都已深陷泥潭,只剩大口大口吸毒,已经忘记去库存的目的是什么?不是再从大众中掠夺,不是给市场再生能力套罐,不是让非市场化企业延续下去,简单说:如果经济让年轻人失去希望,这样的经济注定没有明天,注定不会可持续发展。

现在很明显的问题:庞大的公务员队伍、国企、房企才是中国经济需要解决的障碍,而且解决的越快,经济复苏才会越快。但我们眼中看到更多的是背离,为什么会这样?奥尔森说的很明白:“纳税人是具有明显的共同利益的巨型集团,但就其重要性而言尚无人代表他们的利益。消费者人数至少不比社会中任一集团少,但他们没有任何组织来与有组织的垄断生产者的权势抗争……防止通货膨胀和经济萧条是极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但他们却不拥有表达这种利益的组织。”

这就是我们的现状,为数众多,数以万计的中小民营企业没有有效的谈判组织,十几亿的蚁民更是荒漠化,而垃圾围在中央。

缺乏谈判性组织,不仅伤害了自由,也毁灭了创造。但某党对组织患有恐惧症,总感觉组织就是不稳定。既往暂不论,现在它最深信的观点就是“托克维尔悖论”,即“革命在苛政较轻的地方发生”、“繁荣加速革命到来”。其实不论从逻辑还是事实来看,此论点都是荒谬和不成立的。如果人们的生活总是在向好的方面发展,总是能看到希望,谁愿意流血革命,革命总是和绝望相连。

事实上,当时的法国农民虽然形式上摆脱了一些中世纪苛政,但实际上要承担新徭役,还要忍受旧领主敲诈,最可怕的是军役税,托克维尔说:“众所周知,两个世纪以来,几乎全靠农民的血汗,军役税增加了十倍。”交如此重税,还得服兵役,能不爆发革命吗?

当下中国,经济是不是在恶化?如何解决利益集团?没有民众有组织的走上谈判桌,可行吗?可惜,某党仍在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而不是解决问题。拿维稳说事,使劲打压民间力量,律师都不能幸免。最简单的道理:不解决问题再增加桎酷是维稳还是引爆?

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好期盼,要创造人间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聚蚁扶危是每一个公民首要任务,要破除网络幻象,现在新浪微博注册数量5亿,微信、贴吧更不计其数,看着很热火,但现实中你周边的人,有几个神情怡然在谈政治,既然政治是大家的事,咋谈都不愿谈,甚至不敢谈?不知道,网络是不是已成同质化的大烟馆,云山雾罩其实脱离世界。真改变一定是现实的改变,千万别说熟人不好下手,一定要对着姐夫、小姨子、同学、兄弟、朋友狠狠下手,不停嘚吧嘚,现实中实现点对点,点成面才能挽回颓势。

如果我们连亲人朋友都无法唤醒,那聚蚁扶危就是海市幻影,灾难来临,冲去千里……

2016-5-5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